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院长视点 > 正文

当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八个观念问题

2020-04-27 15:51:52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4月上   作者:陶建杰

摘要: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也急需采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进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充分考虑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提高人才供给质量。

  互联网的崛起,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新闻业。作为新闻从业者的主要培养单位,各新闻院系近年来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改革,以适应现实之需。新闻传播教育(以下简称“新闻教育”)在技术、市场等多重压力下,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新闻学2004年至2015年连续12年就业率低于80%。课程设置老化、教学大纲固化、师资队伍弱化、课程内容泛化、技能提升虚化、从业促进淡化……种种情况,都使当代新闻教育面临重重挑战,急需进行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改革。

  从文献看,国内已有针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改革的相关讨论,多为基于新闻传播教育提供者(新闻院系)角度的分析,缺少来自需求方的依据。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急需采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充分考虑国家、社会和学生自身需求,适应时代要求,提高人才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人才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前,必须对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结合今天的国家需求和时代背景进行再讨论。观念是改革的起点,观念对则方案正,笔者把这些问题梳理为八个方面。

  问题一:从国家需求看,今天的新闻传播专业重点培养什么人才?

  任何一个专业,都是为了培养扎实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拥有娴熟专业技能、胜任专业岗位需求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必须满足国家的核心需求。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与新闻教育有关的内容表述是:“新闻院系教学方向和教学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素质。要把马克思主义贯穿到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学中去,使新闻学真正成为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使学新闻的学生真正成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优秀人才。”①从这个表述看,习总书记代表党和国家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是“未来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再看《教育部中宣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行业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这些都表明,国家需要新闻传播专业培养“专门人才”。“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模式2001年在复旦大学率先试点,并于2013年底正式推广至全国,中宣部、教育部正式出台了《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也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新闻传播教育首先是一种“专业教育”而不是“素养教育”。既然是“专业教育”,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大部分人也必须拥有坚定的专业领域从业志向和职业追求。具体到我国,进行新闻舆论工作,承担国家内外宣任务的首先是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在公共外交时代,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大型企事业单位是“第二梯队”,同样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职责使命。因此,为各类媒体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输送优秀的新闻舆论工作人才、内外宣工作人才,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核心指向。

  问题二:回应国家需求,新闻传播人才最重要的能力和素养是什么?

  人才需求是有层次的,不同用人单位的需求也各有差异,但我们必须首先关注国家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此同样有明确表述:“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效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具体来说,一名党和人民需要的合格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努力做到:一是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讲政治是第一位的;二是牢记社会责任,新闻舆论工作者不是自由职业者,不是自由撰稿人,而是党的事业的一分子;三是提高业务能力,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掌握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历史、法律、社会、生态、国际、党建等各方面知识,善用现代传播手段,成为全媒型、专家型新闻舆论工作者;四是转作风改文风,要有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②如果对上述内容进行概括,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优秀的业务能力”。政治素养具体包括政治站位、社会责任、理论水平等,业务能力包括对国家相关政策的掌握情况、全媒体时代“十八般兵器”的运用,是否具有实事求是、深入基层的文风和工作作风等。因此,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必须紧扣“过硬的政治素养”“优秀的业务能力”两方面进行设计。

  问题三: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体现“专业性”?

  “专业性”必须由一系列的“专”来保证:专业的人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通过专业的方式方法进行。具体来看,要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专业的师资队伍。以“适应媒体行业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人才”标准来衡量目前的新闻传播教师队伍,令人汗颜。新闻院系的多数教师缺乏新闻实践经验,多为学术出身,学生对新闻教育的评价也令人忧心忡忡。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对新闻院系的师资来源和队伍结构进行优化重组。第二,要有专业的培养方案。想方设法克服“千案一面”、因人设课、概论化流行等多年的“顽疾”,对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订。事实上,“专业性”最核心的体现就是“聚焦”。如果瞄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必须是聚焦的。第三,要有专门的培养方式,包括课堂讲授、参与式作品分析、优秀媒体人讲座、校园媒体日常化实践、集结性任务化短期训练、优秀学生师徒制精英化训练、社会媒体参访、媒体集中实习等多种形式手段。通过这样的全面改革,努力突出“专”字。

  问题四:数字媒体时代,内容、技术、渠道等到底哪个“为王”?

  今天,媒体到底应该坚持“内容为王”,还是应该转向“技术为王”,或者“渠道为王”?这个问题,经常困扰着新闻传媒业,也同样困扰着新闻院系,深刻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具体实践中,直接体现为大家纠结于网页制作、数据挖掘、程序设计等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比重到底多少才算合理,这些技术内容到底要讲到怎样的深度与难度,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要掌握到怎样的程度……其实,习总书记在2015年12月25日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就已经代表国家对这个问题有了清晰回答:“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③很明确,数字媒体时代,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核心优势依然是“内容为王”。互联网等传播技术是当今媒体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生存环境,对媒体的核心业务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要求。新闻媒体对此必须正视和高度重视,但这个过程中,切忌迷失方向,不能过于重视“时代背景”(各种新传播技术和手段)而忽视了“行业核心优势”(专业的内容生产)。认清这一点,不仅对新闻单位有重大意义,对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也有根本性价值:要始终明确,检验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金标准是从国家和社会用人单位看,能否适应互联网时代国家、社会和受众的需求,培养优秀的内容生产者,至于技术、营销、运营等,都是围绕优质内容生产的各项保障。

  问题五: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去媒体机构就职,还有优势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闻学子发现,在就业竞争中,自己与法律、经济、管理、外语等其他人文社会类专业毕业生相比越来越没有优势,甚至和理工科学生相比也毫无行业优势。很多新闻学子为此陷入深深的焦虑与迷茫:我们连去媒体机构都没有优势了,学这个专业的意义和价值到底在哪里?

  这种错位,正是“供给-需求”不匹配的体现。仔细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第一,今天的媒体机构,尽管名称上还是多以“报业集团”“传媒集团”“广播电视台”等形式出现,但在实质性的业务领域和岗位设置上,多元化程度已经非常深入。以上海报业集团为例,2018年新媒体收入尽管属“爆发式增长”,占集团媒体业务收入的50.83%,但媒体主营业务收入只占集团营业总收入(集团其他文化产业收入包括图书、文教、音像收入,园区、楼宇、教育收入等)的40.41%。综合计算下来,新媒体收入仅占集团总收入的20%左右。即使在新媒体内部,服务收入也包括版权内容、财经信息、第三方劳务输出(内容、技术、审核等)、信息流内容分发及交易、自媒体广告、整合营销等六大块,并不仅限于内容生产。④对于如今多元化的媒体集团来说,新闻传播人才所对应的内容生产岗位只是众多岗位中的一部分,还需要技术、财务、法律、经济管理等各种专业人才。但在前互联网的“铅与火”时代,新闻机构对技术的依赖有限,也远远未达多元化格局,用人需求几乎全部集中于内容生产类岗位。因此,大家普遍感觉到对新闻传播类毕业生的用人需求降低了。其实,不是绝对数量的降低,而是相对的集团内比重下降。如果进一步研究岗位的具体专业要求,会发现新闻传播类专业在媒体招聘时仍然具有压倒性优势。以人民日报社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为例,在总共36个部门中,有21个岗位接受新闻传播类学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019年校园招聘,除了技术研发类、工程管理类岗位外,职能管理类、内容采编类、产品运营类岗位中的绝大多数都接受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所以,形势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严峻。

  第二,新闻传播类学生就业困难,主要原因不是需求侧的需求减少了,而是供给侧的供给数量大大增加了,供大于求是真问题。据统计,2013年我国大陆地区有1080个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在校大学生约20万人。到2015年,新闻传播类专业分布点增加到1244个,在校本科生也增加到23万人。⑤供给侧人数“井喷”,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就业困难。

  第三,毕业生尽管多了,但岗位最看重的学生能力和素质似乎没有根本性提升,甚至还有下降,能较好满足数字媒体时代优质内容生产需求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去媒体机构就职到底还有没有优势,关键看学生自身。如果是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优秀的业务能力”的专业人才,当然有优势,而且优势明显;但如果在这方面不行,再加上新闻传播专业扩张厉害,这些学生想去媒体机构工作就毫无优势可言了。

  问题六:与其他文科专业相比,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指向的能力,具体到新闻传播专业就是:适应媒体行业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这个能力至少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对最有价值信息的筛选能力。今天,各种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信息过载”导致有用信息获取成本大大增加。如何从海量信息中甄别出真与假、“干货”与“水货”、有用与无用……正是新闻传播专业人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价值的体现。相比其他专业学生,新闻学子应该有一双更敏锐的“火眼金睛”,能迅速发现对受众最有用的真信息、好信息。

  第二,对筛选出的信息的快速分析、整合能力。对筛选出的信息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整理,否则只是“信息原胚”。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如何?哪个是因哪个是果?根据现有的信息,事态将会如何发展?能有效预测与分析吗……对信息的快速整合、分析能力,也是专业性的重要体现。

  第三,最适合受众接受的信息表达和呈现能力。从谋篇布局、行文结构、文字措辞、视觉化图表、编辑手法等各方面,将加工后的信息最终以受众喜欢的形式表达与呈现,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又一个重要能力。通过最高效的方式、最少的信息损耗、最清晰的接收度、最容易的理解度,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这种能力如果不经过专业训练,短时间内是很难具备的。

  第四,将受众反馈准确运用于后续新闻报道的能力。交互传播时代,将受众反馈迅速运用于后续新闻报道,指导后续选题、采写与表达,既需要新闻从业者有敏锐的信息感知力,也需要他们对受众有充分的同理心和较强的换位思考能力。

  第五,过硬的政治素养。前面四个能力,概括起来都属于“优秀的业务能力”,在业务能力之上,更需要新闻从业者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培养过程中的政治素养训练,是新闻传播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最鲜明特点,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或许是新闻传播毕业生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的根本和长期的优势。

  问题七:新闻传播学专业是否应该坚持大类招生、大类培养?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大类招生”,有些学校大一大二甚至只分文科类、理工类、经管类三个培养方向,也有些学校把新闻传播类学生大一大二“寄养”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其他专业进行培养。一般认为,大类招生的优势主要是降低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有利于培养综合性、复合型人才。但是,我们的实证研究发现,至少在新闻传播专业,“大类招生”并不能有效提升专业承诺,一定程度上还会降低专业承诺。⑥同时,在维持现有学制不变的前提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时间上是“零和博弈”——大学本科四年,如果学生花一年甚至两年时间接受大类教育,留给专业教育的时间就非常有限。任何专业,之所以有必要作为一个“专业”留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就是因为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如果一味强调“宽口径”,连专业学习的基本时间都无法保证,就是舍本逐末、标新立异。另外,从受教育者角度——学生们的现实评价看,对当下普遍采用“分专业前大类培养”的新闻教育,无论是课程设置、师资水平,还是知识覆盖、技能提升和从业促进,满意度都不高,对现行的“大类招生”提出质疑。

  因此,我们认为,过于宽泛的“大类招生”似乎没有必要,“大类培养”必须坚持,但要重构内涵。理想的状况是,学生迈过“大类招生”环节,大一就直接进入“新闻传播专业”学习,保证专业学习有足够的时间;同时,将“专业内大类”坚持到底,取消目前被很多高校采用的大二或者大三再分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等更细的专业方式,将本科阶段的新闻传播教育整合成一个专业——新闻传播专业,真正体现“融合”思路。与学生未来发展对接,在高年级,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发展志向,引导学生在实务和研究两个高阶课程模块二选一,进行更集中深入的学习。这样的设计,“大类”边界清晰,摒弃以往按照媒介类型来设置具体专业的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兼顾了学生志向和下阶段学习兴趣,立足当下又放眼未来,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前瞻性。

  问题八:课堂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践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笔者通过梳理16所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大部分高校把课堂教学和专业实习实践作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前后两个阶段:低年级先通过校内课堂教学打基础,高年级再去社会媒体进行为期10-16周的专业实习。这背后的理念,是对两者不同功能的认知:理论学习主要通过校内课堂完成,技能提升则主要通过校外实习实践完成。这种被各新闻院系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少存在着三个弊端。首先,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理论是对实践的指导,实践是对理论的检验,两者同时存在互为促进。人为地把理论与实践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有违新闻传播工作的实际。第二,部分对专业有较浓厚兴趣的学生低年级偷着去实习,“低龄化”的学生无法真正胜任新闻传播岗位的要求,实习质量大打折扣,也影响了校内学习,得不偿失。而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的集中专业实习,与有考研意愿的学生备考时间产生冲突,很多学生为了复习考研,专业实习流于形式甚至干脆放弃。第三,对专业实习的理解过于狭窄。只把校外单位实习当作专业实习,忽视了校报、校园电台、学校官网或者官微等校园媒体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和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课堂教育与实习实践的关系:它们不是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而是人才培养中互为补充的平行环节。在课堂教育的同时,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实习实践。与课堂教学由浅入深类似,实习实践也必须是一个有梯度、进阶性的连续过程。同时,放宽对专业实习实践概念的理解,去社会媒体是专业实习,在校园媒体同样也是专业实习;从事报道工作是专业实习,去媒体参访、与媒体人进行深度交流和探讨同样也是专业实习;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新闻报道是专业实习,承担媒体部门的某个其他任务同样也是专业实习……只有对以往专业实习实践概念有彻底颠覆和更宽泛理解,树立起“大实习”理念,才能对现有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有根本性创新与突破。

  上述八个问题,关系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根本,只有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厘清这些问题,才能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进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而更好地满足国家、社会、学生现实之需。

  【本文为上海市教学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数据时代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编号:C17079)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第438页;第434-438页

  ③新华社:《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社》[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26/c_1117588434.htm,2015年12月26日

  ④《上海报业集团2018年总收入35.29亿元,新媒体收入“爆发”,但仅占总收入的20%》[EB/OL],“报业转型”公众号,https://www.sohu.com/a/296798335_654813,2019年2月22日

  ⑤蔡雯:《新闻教育亟待探索的主要问题》[J],《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3期

  ⑥陶建杰 张秋:《传媒学子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J],《未来传播》,2019年第2期

  (作者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4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