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首页>前沿报告 > 正文

认知传播:实践与创新

2024-04-28 18:10:24

来源:青年记者2024年2月   作者:王立纲

摘要:为应对社交机器人传播带来的信息污染,我们应采取智能识别、追踪等手段及时感知风险态势并精准防范治理。

  认知是人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不同的传播媒介、不同的传播者、不同的传播形式、不同的受众,都对认知效果有着影响。认知传播研究关注人类社会传播过程中信息与意义的产生、加工和认知改造,心智与传播现象的关系,以及传播活动与人类认知行为的关系。

  如今,算法作为网络传播中的重要技术支撑,具有分配认知资源、安排认知秩序的功能,为受众提供认知的框架和手段。在信息洪流中,算法客观上促进了信息与受众个体的适配,缓解了人们的认知压力和信息焦虑,但也削弱了人们认知的自主性,将其限定在其预设的认知规则和框架中。我们要重新认识和思考算法在认知域中的角色与功能,对其与政治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形成全面的、全新的认识。

  从国际传播角度看,认知传播作为以改变人的认知为核心的传播方式和模式,其对人的心理、思维的干预,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目标国家受众形成深度影响,可以作为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维度加以提倡。比如,可通过对目标国家受众施加心理和思维方面的影响,完成对本国形象的正向呈现和树立。另外,要重视传媒技术赋能下的认知争夺,以此助推国家软实力的跃升。

  “爽感”短视频、微短剧等的流行,也为认知传播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为融媒体传播实践带来启发。在个体认知层面,轻松愉悦的内容在减少认知资源消耗、令受众迅速进入心流体验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精准把握大众审美偏向与娱乐消费渴望成为媒介内容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内容创作层面,媒介技术的迭代塑造了新的语言与交往模式,利用好新兴媒介语言,有利于在具身传播实践中达成新的社会认知思维模式。在情境层面,要通过重构现实环境达成认知,令受众在社交表达中投入情境互动,形成交互。

  从“信息差”到“信息迷雾”,从“后真相”到“后真理”,从“伪科学”到“泛政治”,社交机器人参与生产和传播了大量不实信息,炒作热点事件,拼贴错误信息,偷换概念,凸显偏见或消解真实,误导大众或操纵人们的认知,为网络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不稳定因素。可以说,今天的网络传播已经从信息传播转向“认知建构”与“情感引导”,从舆论博弈转向认知干预。为应对社交机器人传播带来的信息污染,我们应采取智能识别、追踪等手段及时感知风险态势并精准防范治理。

来源:青年记者2024年2月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