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8日 星期二
首页>前沿报告 > 正文

突发事件中的媒体与传播

2024-10-15 10:14:19

来源:青年记者2024年10月   作者:杜鹃

摘要:  在深度媒介化的社会,媒介化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新闻媒体能发挥监测风险、传递信息、沟通

  在深度媒介化的社会,媒介化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新闻媒体能发挥监测风险、传递信息、沟通社会、消解危机等积极作用。然而,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巨大冲击、受众流失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沟通危机,基于传统新闻业的社会共识构建方案效果减退。

  传统新闻业向数字新闻业转型、打造可沟通的新闻媒体,是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的有效路径。面对突发事件中群众对信息资讯、话语表达、参与行动的需求,新闻媒体要发挥主流媒体服务社会的价值属性,积极主动、靠前作为,切实关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热点问题,在新闻发布、舆论引导和群众动员的基础上,增进社会互动,完善社会共识生成机制,推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不断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将新闻媒体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责任与义务,从法律层面支持和保障新闻机构进行采访报道和舆论监督,赋予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法定权利。建立完善的政媒协同机制和保障体系,让新修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真正地落地生根,才能推动媒介化治理在国家治理进程中发挥最大效能。

  在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不仅仅是事件信息的传播者,更是良性社会讨论的组织者和社会情感创伤的修复者。突发事件是激起社会负面情绪的现实因素,恐慌、焦虑、愤怒、悲伤等情绪在社会范围内的持续性传播和扩散,会加深社会矛盾或衍生出其他次生灾害。在突发事件中的情绪引导和情感创伤修复方面,专业的新闻媒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在处理危机事件方面是不可替代的,这是其作为“社会瞭望者”应尽的社会责任。

来源:青年记者2024年10月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