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专业人士,慎吃舆论红利

2019-09-04 14:41:33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8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失去标准的舆论场,唯有乱字可言。

  张扣扣近期被执行死刑。一波舆论又趁机发酵,仍然是老调重弹的复仇论。案件报道故事化的弊端又多一例佐证。比起稍显冷酷和枯燥的法律解读,还是那些案犯成长史、犯罪心理和周边八卦传播度更高。

  这种现象早就是网络传播常态:专业论点干不过新闻观点,新闻观点又容易败给自媒体爆点。好在越是浅薄的信息,越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反而是当新闻冷下来,看热闹的围观者散去,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才容易冒出头,为理性看客接受。现在对于专职经营营销号的自媒体占据舆论制高点的现象,已经不必过分夸大它的威胁,事实证明网络舆论生态有了更理性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网友能辨别出职业舆论投机分子。

  然而在法治事件的传播中,一小撮专业力量的舆论引导力显然越来越突出,不容忽视。这股力量就是——各行各业专业人士的发声。如张扣扣被执行死刑引发的热议,大部分来自张扣扣律师公开的辩护词。就算在法律界,对这份辩护词的评价也是冰火两重天:认同的赞之精彩绝伦,否定的认为有悖职业精神。

  说到底,是这份辩护词,一篇长文,在不同人心中是如何定位的问题。定位不同,评价标准就会迥异。在法律人眼中,它承担着为罪犯辩护、呈现证据、达到辩护目的的职责;而在路人眼里,它只是一篇文章,文采斐然就不失为好文,言之有物就能称得上佳作。

  但回归本质,辩护词作为专业法律文书,必然以专业性为第一标准。法律文书和新闻报道一样,不应以文学造诣为第一价值取向,最重要的是实现它所担负的使命。失去实用价值,再好的文笔也是空中楼阁而已。

  个中真相,也许非专业人士不懂,但身在法律圈、新闻圈中,一些基本的行业原则、规则应该人尽皆知。法律界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新闻业的“客观、真实、公正、全面”,医学伦理的“有利、尊重、公正、互助”……各个行业总有一条红线原则。

  为什么在舆论狂热的公共事件中,我们容易发现一些专业人士有违职业精神的言论?利用大众对某一专业领域的不了解,巧妙挑起情理法的冲突,披着普及专业知识的外衣,内里则悄悄夹带私货,迎合大众想象定向投放所谓的专业观点,这种操作为某些专业人士赢得了广泛赞誉,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也许有人说,这是见仁见智的原因,专业领域也要百花齐放,观点碰撞,要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这不无道理,但要明确一个问题:每个专业领域都有入门门槛。按照社会对于该领域专业门槛的定义,本不该做出这种错误判断。即使因为专业能力有限,专业成果有高下之分,但始终坚守原则的努力是可以被看到的。而能力达标,却避开了最基本的行业原则,搞出震惊四座、显失水准的所谓专业成果,大多数非能力不及,而是刻意所为。

  资深媒体人石扉客对此也深恶痛绝:“这段看人看事,越发确信只要足够厚黑,以玩信息不对称为核心的精准营销,确实可以在短时期内名利双收。比如同一个人,公共领域与业界公认是阴险恶毒的一级滥人,在圈外和普通网民面前则成了仗义执言的公知学者。同一篇文字,圈内普遍认为不及格,内行更是烦得要死,在圈外则喝彩声响彻云霄,营销号上动辄十万加。”

  尽管略通专业知识的人都会认为,脱离现行法律原则和规定,凭借想象的细节或无关细节编织出的新故事,以及衍生出的观点,不能称为舆论,只是八卦而已。但在隔行如隔山的“懵懂围观者”眼中,很容易被专业辞藻丰富、逻辑严谨的文章迷惑,奉之为金科玉律。所以,专业人士一旦抛开底线,玩起信息逆差收割舆论红利,比无良自媒体造成的恶果还要毒。一切以文字为武器,刻意模糊事实诱导舆论,利用专业信息逆差收割舆论红利的人,不过文棍罢了。

  让专业领域的社会事件回归专业。虽然很难将法治案件剥离人伦情理来看待,但以法治原则为第一视角仍然是专业人士应当坚守的底线,否则,失去标准的舆论场,唯有乱字可言。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8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