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特约专稿 > 正文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引领

2024-03-12 15:12:33

来源:青年记者2024年1月   作者:曾祥敏 杨丽萍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分析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向。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本文通过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分析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向。具体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三个事关”,精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时代内涵;从“三个方面”精练总结了宣传思想文化发展的理论方位;通过“七个着力”,精准提供了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指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实践伟力。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媒体融合;国际传播;新闻舆论;自主知识体系

  在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党中央首次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发展了我们党成立以来领导文化建设的探索成果和宝贵经验,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并发展,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时代发展需求,以“文化思想”统领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和文化创新发展,氤氲意识形态的向心力、价值观的引领力和文化内驱的凝聚力,不仅展现出理论创新和实践伟力,也开创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其鲜明特点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不仅有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而且有具体工作部署要求。

  精辟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事关”强调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新时代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

  综观国际国内局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化、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思潮和力量交织博弈,国际形势波诡云谲。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协调促进,重要行业产业正在优化发展方式、发展结构和动力机制,全面推动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在这一重大历史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从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布局,促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夯实思想文化保障基础。

  文化的内核见之于意识形态,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意识形态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具有的艺术、宗教、哲学、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和其他社会意识。它是一种为特定阶级或阶层的政治合法性和思想合法性辩护的关于自身利益或自身存在价值的观点的合理体系。[2]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曾强调意识形态之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意识形态是历史所必需的这个意义上,它们是‘心理学的’,它们‘组织’人民群众”[3]。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整合社会意识、引领社会思潮,守护意识形态阵地、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是加强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文化犹如空气,无处不在、无人不需,能够于无形之中形塑人们的情感和态度,于无声之处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也正因如此,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兼具复杂性和重要性。对于国家发展而言,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思想基础作支撑,有利于团结巩固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有利于助推党和国家政策的有效落实,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对于社会稳定而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心、汇聚民意,有利于稳固思想文化防线、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

  尤其在互联网领域,促进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引导网络舆论朝着理性和健康方向发展、推动形成清朗的网络空间、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繁荣发展等,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能够发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从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保障。

  (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化是凝聚社会的黏合剂,是代代相传而最稳定的精神基因。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学者指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当代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要素主要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美德、先进的时代文化等。[4]

  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增强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阐释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时指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6],突出强调文化主体性建设的重要性。如今,面对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其引领整合,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精练总结宣传思想文化发展的理论方位

  理论创新是时间积累的阶段性总结和再认识的结晶,宣传思想和文化工作经过十年的创新发展,需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两个巩固”到“九个坚持”,从“十四个强调”到“七个着力”,这些具有引领力的观点论断持续丰富并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发展的视角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涵盖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思想理论、精神文明、主流舆论、文艺创作、文化传承、公共服务、文化产业、国际影响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集大成的思想理论体系,并且伴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的新成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等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中国现实为基石,在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中构建中国理论,形成了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通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笔者总结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六个方面的主要理论维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培育维度;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自主维度;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舆论引导维度;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国际传播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传承维度;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的文化发展维度。

  这些不同维度的理论相互协调统一,每个维度都包含了丰富的观点和论断,并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发展。例如,就党的思想舆论建设方面而言,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围绕媒体融合转型战略进行了不断丰富的、系统化的论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2014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整体推进。此后,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解放军报社、2016年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2017年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列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2018年提出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2019年提出四个维度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和“四全”媒体环境建设、2020年在国家“十四五”发展总体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等国家重要文件中指引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论正是在这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和政策文件中不断丰富发展起来。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为文化是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为实践所检验的。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理论产物和生动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中,“第二个结合”正是立足于中国实际,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的目标指引,从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认识中华文明、理解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一次重大理论升华和理论创新,是又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具有与政治紧密联系的特性,因而被认定为一种文化政治,并且驯化经济为人类整体利益服务,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理想。[7]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文化建设的两个总体要求,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首要政治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的文化使命。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对于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论。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不断丰富其内涵和实践发展的维度。201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的“48字方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任务;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8年,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2021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系统战略,并明确设立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网信事业要“切实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

  从新闻舆论到网络安全,从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积极推动理论创新,积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思想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精准提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指引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有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中国发展的理论总结与提炼,才能为实践创新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引。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我们新的文化使命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其中,“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从整体系统的角度,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精准而具体的实践指引,为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具体方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

  (一)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原则,这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是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坚持党性原则是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是实现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前提。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

  (二)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团结进步都具有重大意义,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工作。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新机遇、新使命。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要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的引领作用,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通过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实现全方位的组织引领、思想引领和行动引领。

  (三)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涵盖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体层面的倡导,具有清晰的逻辑层次和价值指向,为增进国家、民族与社会认同提供了思想基础。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要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系统化的舆论宣传和价值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成为稳定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追求,并转化为自发自觉的行动。

  (四)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文化思想涵盖了丰富的指导新闻舆论工作的纲领性论述,包括“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方针”、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原则、推动新闻舆论“四力”建设、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等等。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发挥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舆论引导作用,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加强传播的内容创新、技术更新、管理升级,能够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

  (五)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其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要通过创造性的转化方式和创新性的发展路径,推动“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的传承与传播。

  (六)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面,两者之间是一体两翼、互为支撑、协调补充的关系。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同时,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应有之义。

  结  语

  新时代新征程,新机遇新挑战。放眼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纵观国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在新形势下,我们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必然面临着新机遇和挑战,需要担负起新的使命和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也表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达到了新的广度。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内涵、理论脉络与实践指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新时代中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习近平文化思想着眼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时代内涵,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脉和根基,深化理论创新,坚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聚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引领伟大实践,推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将不断开创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局面。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究”(编号:2023JZDZ03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3-10-08)[2023-11-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3-10/08/c_1129904890.htm.

  [2]王爱玲.中国网络媒介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

  [3]安东尼奥·葛兰西. 狱中札记 [M].曹雷雨,姜丽,张跣,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92.

  [4]田旭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0.

  [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5.

  [6]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98.

  [7]王有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41-42.

  (曾祥敏: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丽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24年1月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