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记者节
2018-01-24 11:47:10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2月上 作者:时统宇
摘要: 即便现在面临诸多困难,我们依然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未来。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已经是连续13年,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举办记者节公益活动。今年的主题仍然是白岩松提出的: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新闻:学什么?教什么?分配给我的题目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这一环节的主持人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嘉宾是我和白岩松。
白岩松首先发言。他将新闻专业学生的学业二八分开——包括如何写好导语,如何提炼标题,如何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的意思等基本功,是大头,是“八”,是决定个人能走多远的关键所在。他举出了若干年前“赫鲁晓夫死了”“蒋介石死了”的经典新闻标题,以此说明新闻写作基本功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我也是这么想的。因为我的这一看法从来没有动摇:社会再怎么变,公众对记者的期待不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问真相,内容为王。
这些年,在一些场合经常能看到晃悠着自拍杆的记者,并时不时做出网红状、自恋状。即使是文字记者,他们手中也往往不是拿着笔和本,而是直播的神器。给我的感觉经常是怪怪的:这样行吗?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啦?脱了马甲我照样认识你。再往大了说,比如媒体中流行的中央厨房。如果造价昂贵的厨房也就是煮煮方便面、下点儿速冻饺子,那岂不糟践了、白瞎了?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马甲和电饭锅不重要,掌勺的人才重要。
我举出了德国《经济周刊》批评中国共享单车的例子,并进一步谈到有人鼓吹的所谓“新四大发明”。不错,高铁和共享单车都是车,但车和车能一样吗?我们只要回到常识,无论是技术含量、市场规模、国际影响、惠民程度,它们是一个级别上的吗?
本次论坛上的另一个热门话题是记者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状态。中国青年报前社长陈小川在发言中饶有兴味地念出了有关记者的一副对联,上联:一名记者两部手机三餐不定月月四千工资累成五脏俱伤虽然六欲尽废还得七点起床八点上班找九个选题不敢说十分辛苦;下联:十年编辑九回肠断八方约稿周周七道禁令搅得六神无主即便五内如焚仍要四番检讨三番道歉落两头不是也只好一声叹息。
此处还有一个小插曲:轮到白岩松发言时,他又把这个对联背了一遍,可见主持人功力真是了得。
实际上,这个流行于网上的对联几年前就有,那时候形容媒体的“断崖式”“跳水式”等词汇还没有。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媒体的大河现在水量不足,记者的小河呢?可想而知。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新闻民工”变得流行起来。这个词特别扎眼,充满自虐。从“无冕之王”到“新闻民工”,如此断崖式、跳水式的落差,这其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些什么呢?
喻国明教授在若干年前就有媒体军师之称,如今已经有了大师的范儿,他在发言中也以“青年问大师”的段子开头,青年问大师:“我是个记者,每天准备采访提纲、去采访、写稿,还要24小时开机,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我该怎么办?”大师右手拍左胸,不语。青年醒悟道:“您是说不要抱怨,要对得起心中梦想,对吗?”大师摇摇头:“我出家以前也是记者,今天听你又说这些,心有点堵。”
这些过去叫鸡汤现在叫嘻哈的东西不算新鲜,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既看到丰满的理想,也面对骨感的现实,新闻学什么、教什么其实不难回答。30年前,我们刚入行的时候,不是也被筒子楼、小平房所困扰、所焦虑吗?我们不是都扛过来了吗?
让我们一起,相信未来!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2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