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执笔“2014第一稿”

2014-03-04 17:17:33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主持人:赵  金
  嘉  宾:张灿灿  检察日报总编室记者
  王学峰  北京晚报副总编辑
  沙元森  齐鲁晚报新闻评论部主任
  潘  媛  成都商报首席记者
  高金国  鲁中晨报编委
  
  主持人的话:报纸的元旦献词是新年给读者的第一声问候,盘点过去一年,期冀新的开始。综观各报的元旦献词,既有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也有对报业改革的呼唤;既有对国家和读者的祝福,也有对读者的承诺;既体现着报纸关注社会的不同视角,也彰显出自身未来发展的思路;既有磅礴大气之作,也有平实从容、清新幽默之文。
  各报的元旦献词,是如何确定主要内容和风格的?在稿件背后经历过怎样的修改和完善?请看执笔者们讲述“2014第一稿”的创作故事。
  
  
  检察日报:关键词,“大法治”
  张灿灿
  
  “小清新选手操刀大格局文章”,这就是我写作今年新年献词的写照。
  在此之前,我从未涉足过这类文体,也没有刻意关注和研究过。记忆中此类文章大约分为两派,一是慷慨激昂派,一是理智平和派,形式上也分为献词、总编社长寄语等。一度感觉写作这类文章,应该文字功底大于其他能力。但真正轮到自己构思执笔时才发现,绝非只是加强文字修饰那么简单。
  在阅读了几家党报和市场化媒体近年来的新年献词后,我对这类文章的特点终于有了一个相对深入的认识:一脉相承、密集直白的价值观传递。比起平日里通过选题筛选、报道角度、文风等相对“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表达办报理念,新年献词传递的价值观一目了然。每年的形势、大事件是变动的,但每家报纸的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而为自身坚守的价值观呐喊,值得反复强调。新年献词,大概是报纸一年中传递价值观最淋漓尽致的一次,导致元旦当天有种热闹的价值观宣传日之感。
  检察日报将新年献词称为元旦社论,仔细品味这两者似乎有些不同。简言之,肯定要有一些理性的“论”,不能全是抒情的“词”。领导为今年的新年献词定下的基调是“大法治”。我供职的媒体是政法类报纸,理所应当传递法治理念。这也符合当下的发展趋势,而且2013年发生了很多具有大影响力的法治事件,“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也是当年的热词。
  但在搜寻资料和初稿写作阶段,我很快发现所定基调的关键词并非“法治”,而在“大”字上。就像行业报或者专业报,对于本系统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这并不代表新年献词就可以写成“报告体”、“公文体”,充斥着上级指示下级工作的居高临下感。当写作者代表全报社阐述观点时,极容易让行文的调子“一路走高”,情不自禁地“指出、要求、强调”,文章形似领导讲话。但是这样一来,文章所承载的价值观就局限在系统内部工作总结和计划里,整篇文章格局变小了,内容也容易僵化。
  在初稿写作中,有这样一段内容被我插入正文中:“要牢牢把握改革要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三中全会确定的司法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让司法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坚不可破的防线。”当时自己也感觉比较生硬,但是出于对关键问题宁多勿缺的考虑,还是把这段内容强塞进去。
  果不其然,在最后一次审稿时,领导大笔一挥,将这种要求性的叙述段落整段删除。这意味着全篇没有任何要求性的语句,没有工作指导、工作计划等赘述,但所剩内容已经形成逻辑紧密的论述型献词。
  除了把握文章基调外,更重头的内容是摸清2013年全国发展主线,找到国家发展方向。这应该是每个新年献词写作者花费时间最多的工作,因为2013年实在是大事件频现的年份,以至于很多内容很难取舍。而1200字的内容要展现全年大事,还要有起承转合以及升华主旨的语句,真的是字字如金。
  在对影响全国的大事的认定上,我认为人民日报的敏感性处于最高级。在大事件上着墨多,这本身就是报纸判定新闻事件重要性的一个信号。所以我粗略翻阅了全年的人民日报,研究他们刊发评论和综述的事件有哪些。先厘清国家层面上的重大事件,然后从本报的定位出发,梳理全年法治工作的新进展,把一年的法治进步融入全国发展大局里,既能展示工作,也能看到法治工作对于大局发展的保障作用。
  翻阅资料占去所有写作时间的五分之四。最终我将主题定在“法治护航改革新征程”上,这也是在对全年大事的分析和整合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2013年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国家各个层面上进行创新探索,三中全会绘就全新的改革蓝图;而2014年则是踏上改革新征程,前一年各方面积聚的能量,将在这一年的各项改革任务里得以释放。
  在资料充实的基础上,写作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主线上,我采取的是,一段对2013年的总结陈词,再过渡到2014年全国人民是充满信心的,然后用四段排比罗列出为什么有信心,即从政治环境、改革前景、反腐倡廉和法治建设成果等方面展示2013年全年大事件,继而回归2014年的主题“改革”,点出法治发展对于改革新征程的重要作用,未来改革离不开司法工作,最后一段以展望结束全文。这样的逻辑框架,使全文脉络基本清晰,通篇看下来不会有太大负担。在语言文字上,我也努力摆脱平时“中性偏冷”的用词风格,尽量使用大气、充满正能量的词汇。
  对于最后的完成效果,自己基本满意,起码不会因为自己是新手影响本报新年献词一直以来的风格。但从题材、文字功底来看,我感觉距离挥洒自如还差了些火候,语言欠缺韵味、不够平实,而且调子起得还是有些高,应该放平些。这大概就是“小清新选手”的局限性,这种大格局的文章看似调子高、节奏快,实则很难把握尺度。现在,国家领导人的同期声也会通过视频或者文字原汁原味地传出,现在的大趋势是,领导讲话、新闻稿件的语言风格都走向平实有力。如何将国家层面上的情感表达得恰如其分,确实值得进一步思考。
  
  
  北京晚报:北京该依靠谁
  王学锋
  
  北京晚报每年的新年献词内容都不尽相同,不变的关键词只有一个:北京。
  我们是北京的报纸,创刊伊始就定位于为北京的城市居民服务,“包括工人、店员、手工业者、干部和家庭妇女”(摘自1958年北京市建议筹办北京晚报的报告)。这在当年实属难得,在今天仍然弥足珍贵,最基础最普通的城市居民需要一份媒体来代言、说话、陪伴,这种归属感对于晚报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讨论今年的献词时,北京晚报编委会提出,在几乎全国媒体和大街小巷都在议论首都的空气污染问题、交通拥堵问题、高昂房价问题时,北京是否还有足够的吸引力成为中国发展的制高点?北京作为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从北京市为即将召开的人代会准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切入点:尽管有诸多问题,每年仍然有约六十万才俊涌进北京,构成全中国最多的高素质“寻梦人”群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字头智库机构、中关村、中国网都……它们的共性就是顶级智力资源。北京不具备上海那样的金融地位和政策,也赶不上广东的开放和自由,却成为高端知识、高端智力、高端人才集聚之地。更可贵的,这不是自上而下形成,而恰恰是自下而上繁衍开来的。北京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也都来自于自下而上的实践和突破。中关村没有向上面要政策,就被那些为生计所迫打破围墙的中科院基层科研人员创造出来,百度、搜狐没有要政府一分钱,走的是海归创业加国际资本的路子。我们认为,今天真正影响甚至决定北京这座城市未来的,仍然是这些一代代的寻梦人,这是北京人的属性,他们天然地具有包容气质,不存在什么狭隘的地域观,更不在意你来自何方,只要你来到北京,这个城市就拥抱你,给你机会。
  基于这些思考,北京晚报的新年献词其实只回答了一个问题:北京未来该依靠谁?不是靠中央,不是靠政府,不是靠卖地,而是靠成千上万的个人奋斗者,这些人在中国的首都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最终成就了一个城市的繁荣。
  
  
  齐鲁晚报: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
  沙元森
  
  报纸新年献词的规格有越来越高之势,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献词越来越成为报纸直接表达立场和价值观的重要机会。在众声喧哗的全媒体时代,报纸也需要借此机会以更鲜明的姿态引导舆论。在新年到来之际,报纸以献词的方式回顾过去的一年,必然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大事件,也必然做出自己的判断,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提出对新年的期望。由是观之,新年献词也是写在新年到来时的社论,它要代表整个报社“说话”,既不是执笔人的一己之见,也不是泛泛的总编辑寄语。
  为做好2014年的新年献词,齐鲁晚报评论部分管编委张金岭提前两周就在内部讨论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能抓住一年来的主线,仔细梳理时局脉络,对时事、社会做具体的观察和判断,写出能立得住的新年献词。因为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被普遍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齐鲁晚报在2013年的新年献词里,也曾经表达过对这一年的期待,并满怀深情地表示:“如果时光有岸,这新的一年将是值得纪念的出发港”,“以此为起点,一段可能决定中国现代化成败的新航程即将展开”。回顾2013年,自然不能离开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但是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诸多领域,千头万绪,无远弗届,要想从中提炼出一个主题词并不容易。作为执笔人,我最初的设想是围绕平权,谈全面深化改革对大众的影响。我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中,多处标注了关于公平和平等的制度设计,在公权和私权之间划出更清晰的边界,就是要以权利保障公平竞争。在初稿里,我曾经写道:“政府寻求职能转变,曾经渗透日常生活各领域的权力逐步让位于社会和市场,这些变化将创造一个新的发展环境,保障更多人平等地参与竞争。”
  拿出初稿之后,我又和总编辑蓝海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听取了他对新年献词的写作意见。他谈到过去一年反腐的重要意义,认为2013年的重大变化是中央领导集体抓党风促政风,以政风党风的改进引领了全社会的变革。此后,我对草稿又做了一些修改,在元旦前两天交了上去。分管编委张金岭看后,认为献词的观点还不够清晰,建议围绕“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提倡脚踏实地的劳动和奋斗。经过再三修改和推敲之后,新年献词最终在元旦前夕定稿,当晚值班总编斟酌再三,又对标题做了修改。见报稿件和初稿相比,从内容到结构都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凝聚着集体的智慧。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弄明白“为什么写”和“写什么”,其实还有个问题在考问执笔人,那就是“怎么写”。新年献词虽然可以被看成社论,但是它和日常的社论肯定是有区别的。献词既然被称为“词”,就应该有“诗词歌赋”的样子,体现出这个文体的特殊性。或许是受南方周末的影响,不少媒体的新年献词在这些年都表现出了“煽情”的特点。新年献词写在佳节来临之际,修辞炼句以求激情洋溢,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笔者以为,作为报人的献词,绝不能缺少理性的表达,否则以文害意,过犹不及。与2013年相比,齐鲁晚报2014年的献词在文字风格上更趋严谨。其实,把文章写得平实直白,同样需要功力,也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的新年贺词引起巨大反响,就值得很多报纸尤其是大众媒体借鉴。
  
  
  成都商报:跳出“我”,关注“你”
  潘  媛
  
  每年1月1日,许多报纸都会在头版推出“新年献词”。在我的理解中,这是一次意义非常的报纸的拟人化亮相。就像是新年第一天,去亲戚朋友家拜年的人,穿着新衣服,说着吉祥话,脸上带着喜气洋洋的表情,骨子里能透出真正的新的气象。这是都市报为数不多的机会,可以挣脱新闻本身,完全只为展现自己:展现自己的风貌、自己的品格、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转变。
  而对于成都商报来说,2014年的1月1日是她20岁的生日。所以,今年成都商报的新年献词,也是她的生日献词。作为执笔者,诉诸笔端的,将是整个报社的核心表达。
  20年的报纸,譬之如人,意味着成熟,也意味着烦恼。这是我的同事徐琼说的一句话。当前,整个中国报业正在艰难转型,就像我们的国家与社会面对的一样。20年前的时光重现,我们再度逢着一个大转型、大变革、大繁荣也是大挑战的时代。
  关于新年献词怎么定调,如何措辞,换句话说,这个生日怎么过,报社的总编辑陈海泉先生、副总编辑杨力先生以及各个部门的主任、精英在一起进行了头脑风暴。这场风暴一开头,陈总就定了调调:不自我陶醉,不沉湎过往。
  所以,类似“20年风雨历程的回顾”、“20年报道精品的罗列”、“20年与读者深情厚谊的展示”等老套的设想,都在第一时间被否定。因为这些,都是有关“我”。
  我们的新年献词最终定调在读者身上,在“你”身上。
  我们自问,作为一份有着20年历史的报纸,我们最想对读者说什么?
  感谢,是最容易想到,也是最由衷冒出来的想法。我们想到要感谢许多具体的人,一位在印刷厂印刷了20年成都商报的工人,一位被认为是“没啥子出息”的送了整整20年报纸的发行员,一位风雨无阻买了20年报纸的读者……还有批评过我们,监督过我们,哪怕是为了一个错别字打举报电话的人……甚至是,我们在成都最重要的竞争伙伴——华西都市报。
  第二个想到的,是道歉。这是总编辑陈海泉先生提出的。20年了,我们犯下的错误不少,有大,有小,有影响一个人的,有影响数千人甚至更多人的。不论大小,陈总的意思是,一一列出,“老老实实的,列一个版,诚恳地道歉,希望当初被我们伤害的人能够看得到,感受得到”。
  第三个想到的,是提醒。这是都市报除了报道新闻以外的另一大功能: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通过新闻的选取和站位,成为一个善意的提醒者,一个正能量的传播者——这一点,在今天的社会中显得尤其重要。我们的生日恰逢新年,临近春节,正是中国人的情感最容易与家庭、父母、温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刻,这时候,一句善意的提醒,最温馨不过。
  所以,最终讨论形成了这样的主题:20岁的生日,我们决心只做三件事:感谢、道歉、提醒——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抛弃姿态,没有花哨。
  在中国报界,最著名的新年献词来自1999年的南方周末。当年,这篇文章曾经打动了无数热血青年,甚至有不少人是因为这篇千字文选择走上新闻的职业道路。“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影响至深。直到今年,我们仍能在南方周末读到这样风格的新年献词,许多人仍然为此感动。
  但是,2014年我个人更喜欢的是东方早报的献词。原因很简单:能打动我,能看到报纸的人格化。
  这篇题为《大河奔流》的献词,开头一句是“和老Z最后一次见面是2009年的夏天”,根本不像报纸的献词,更像是个人色彩浓重的小说开头。花了千字左右讲完普通人老Z的故事后,作者笔锋一转,“也许每一条新闻,都这么平淡无奇……可是这个充满悖论的年代,如果没有迷雾中的洞察者,没有茫然中的悲悯者,没有疼痛中的激昂者,我们将无比愧对那些卑微甚至卑贱地生活着的老Z们……”
  没有太多大开大合,没有太沉重的使命感,文字平淡却深刻,像与老朋友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却在最后大口干完杯中酒,昂扬激越地收了尾。最后一句“莫忘初心,坚定向前”,在今年年初的记者圈内流传甚广,堪比当年的“总有一种力量”。
  这篇献词,出自东方早报社社长邱兵之手。
  
  
  鲁中晨报:浓缩时光,雕刻希望
  高金国
  
  新年献词显然不是一个“因为流行,所以要写”的东西。在做这类“程序性动作”之前,想清楚“为什么写”很重要。想不清楚“为什么写”、“为谁而写”,就容易做成“官样文章”,空话、套话多,沦为应景的社论。
  既然叫“新年献词”,就是报纸为读者做的一份回顾、总结与展望。回顾2013,要能让读者有所触动,把他们经历过、感慨过的东西梳理出来;展望2014,要让读者心生希冀,新的一年会有什么,国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能为自己规划什么,读者想不到的,我们要替他们想到,做他们办公桌上的日历牌。
  但不能仅仅满足于这两点。因为每到年底,媒体这样的回顾、总结与展望已经汗牛充栋,该做的,已经做了。那么,“新年献词”的另一使命,就是“发声”:发出读者最想喊的声音,从读者的心底,喊出读者期盼的声音。
  读者最想呐喊的,往往是他们最不满意的。对社会、对国家所感激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通过痛哭流涕来表达了;服务型政府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对政府的服务心安理得。现代人,越是不满意的地方,越容易呐喊;表达出越多的不满,就越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当然,纯粹表达不满,也是“新年献词”的一个误区。激进式的革命固然能引发最多人的同情,但一旦革命真的到来,真正流血、真正痛苦的依然是那部分“最多的人”。所以,进入激进误区的献词,只是一条看上去很美却无法抵达的道路。
  这就让“新年献词”的撰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表达不满的呐喊很简单,纯粹的歌功颂德也很容易,流畅的笔法和犀利的文字也并不困难。难的是,在这中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既要表达出读者内心的呐喊,又要给人以充分的希望;既要有积极的思维和向上的精神,又不能沦为“喜大普奔”的官样文章。
  另一个难点是,一篇千字文,要表达“1314”两年的事。2013年的热点,要涉及;2014年的展望,要陈述;事件之外,还要有提炼,有分析,有观点。原本的想法,是这篇“新年献词”至少要两三千字,不想报社倡导“短文风”,要求千字左右说明问题。所用的文字,只能浓缩、再浓缩,删减的时候甚至担心会不会删得太过导致读者理解困难。
  好在这篇“新年献词”的准备时间比较充分,提前半个月就开始考虑了。15天的时间,笔者有14天又23小时都在想一个问题:稿子该从什么地方着手?从哪个点写?
  就跟工作总结一样,事情太多,找不着北了。越是大的题材,切入点越要小,毕竟这不是政府工作报告。这个点,要具体,不能太大,而且一定要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让他知道“你写的是我关注的”。这个点如果读者不关注,整篇文章,就是失败的。
  最终的切入点,选择了“雾霾”。大家对这个词很熟悉,和每个人都有关系,也是2013年的热点。但“雾霾”也是个大概念,怎么写,从哪里写?后来落脚到“霾”字。这个字以前是生僻字,至少作为中文系本科生,我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并不认识。可现在呢?大概小学生也认识了吧。
  从冷僻字到常用字,这强烈的对比一出现,主题就出来了。当然,不能光陈述这一现象,必须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这个字重新成为冷僻字。
  光说雾霾,笔调容易灰色。新年的第一天,希望必须大于失望。于是,把“中国梦”请了出来,让它来对付一下雾霾带来的灰暗。
  有趣的是,雾霾、梦魇两个词,都有点对立统一的味道。雾是中性的,霾却是一种人为的污染;梦是中性的甚至美好的,魇却是梦中受到惊吓后呼喊。想到这一点,整篇文章的思路就出来了:要雾的美,不要霾的污染;要梦的好,不要魇带来的惊吓。有了这些,不需要再铺陈很多,就已经足够了。○


  来源:青年记者20142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