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寻找豫籍新闻人张宗厚先生

2017-05-12 16:48:38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5月上   作者:刘宪阁

摘要:  即便在如今的信息飞速更新时代,一些老新闻人的贡献仍值得回忆和追寻。

  最近,浙江大学的吴飞教授在微信公号重发他前几年的微博文章:《关于新闻立法的那些往事》。其中谈到了出生于河南洛阳的新闻人张宗厚先生,又重新勾起了老友、后学及各方对张先生的回忆、惦念与追寻。

  话还得从2009年于建嵘那篇《寻找为新闻立法的张宗厚先生》说起。原来,于建嵘198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地级市党委的机关报工作,并负责重要评论的写作和政法新闻的采编。但他还想为改善当时新闻界的环境做些什么。由于当时还兼职从事律师工作,他逐渐体会到,必须通过法律“保障团体和个人当然也包括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于是,他利用几个月的时间,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草案)——?一个新闻和法律工作者的建议》,并寄给有关机构。没想到由此引起正在参与新闻立法工作的张宗厚先生的注意,并建立起通信联系。后来世事沧桑,中断了音讯。

  2001年,于建嵘博士毕业后,决定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做博士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能在北京见到张宗厚先生。他曾专程到先生工作过的法制日报社去探访,但是被告知张先生在1990年代初调到了某企业的研究院;而这家企业也没能提供更多有用信息。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他也多次试图从网络上寻找相关线索。可无论如何努力,都很难打听到张先生的具体情况。直到2009年写作那篇文章时,仍未见到张宗厚先生。但是,他坚信总有一天会如愿的,因为张先生“为中国新闻立法做过的努力不会被人忘记”。

  2014年8月,吴飞教授在网上读到了这篇寻找张宗厚的文章。他当年读新闻学研究生时,就读过张先生与陈祖声合著的《简明新闻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在1983年出版。这是那个时期少有的几本新闻理论著作之一。再后来研究新闻传播法,他对张先生的思想有了更多的了解。用今天的眼光看,也许没有什么深度;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是有眼光的”。也因此,应该说“张宗厚先生对我国的新闻法研究有一定的贡献”。

  更巧的是,2013年某次聊天时,陈力丹教授告诉吴飞,他与张宗厚、孙旭培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的同学;而张宗厚与孙旭培都是专门研究新闻法方向的研究生。不过,“似乎他们之间现在的联系也不多”。吴飞教授不禁慨叹:新闻学圈子里,已经很久没有张宗厚先生的消息了。年轻一代的新闻学子,估计知道张先生的人已经很少了;读过他的书的,可能就更少了。感念及此,他又动情地写道:“透过于建嵘的文章,我对张先生又多了一层敬意,愿好人平安。”也因此,最近他在微信公号重发此文后,再次引起人们对张先生的追忆和惦念,特别是先生的一些老友们。

  事实上,我当年在微博上也发过几条有关张宗厚先生的信息。其中一条的链接中,曾误把先生的出生日期给写错了:本来应该是1945年9月,却错成了1954年9月(后来发现问题可能出在1990年版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大概在2016年初,这条微博引起张先生家属的注意,并给我留言提醒。也是在此前后,其家属注意到吴飞教授的微博文章,并慨叹:张先生“自1992年离开新闻圈至今已24年,想不到至今还有人记得他。他老先生是属鸡的,无论在新闻学还是法学领域,都充当的是半夜鸡叫的角色。虽然叫得早了点,但终是提醒有心人。试看中国走向法治化的道路,不是有他的理论的影子吗?”

  根据其家属的相关网文片段,我们知道:这些年来,张先生一直在坚持思考和研究。在他写下的数百万字的文章和著作中,“都凝聚着一位视社会、人民及事业的需要为生命的理论家的忠诚、勤勉”,以及“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永无止境的赤子之心”。近年来,张先生已年逾古稀,身体、视力欠佳,很少再写长篇大论。但是老人家仍然十分关注法治建设的每一进程,以及法治与社会生活交叉的热点话题。他和他的学生及年轻朋友们经常交流和讨论,并把一些感受和体会在网上发表。在此,谨祝这位豫籍新闻人平安、健康、长寿!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5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