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时统宇:永不消逝的电波

2008-04-08 15:46:55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时统宇

  去年末,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送我一个收音机;今年春节前,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决定向湖南和贵州、湖北、安徽等受灾较为严重的7个省(区)捐助5万台收音机。
  我获得的收音机,是因为我今年又多了一个活儿——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做节目嘉宾——“新闻天天谈”;而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捐助5万台收音机,原因却值得人们深入思索。请看这样的新闻:
  自1月12日起,陕西境内经历了1957年以来的最强降雪。至1月20日,陕西省宝鸡地面积雪厚达8~12厘米。这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套频率“中国之声”的主持人忽然发现,短信平台上出现了一位新疆司机请求救援的短信。短信说,他们的油罐车队因大雪被堵在310国道陕西宝鸡段已经两天两夜,更为严重的是,他们运输的是液化天然气,长时间停留会有泄漏甚至爆炸危险。 从1月19日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从听众陆续发来的短信中发现了灾情趋势,并先于其他媒体在20日的《新闻直播间》、《全国新闻联播》等栏目中启动了对雪灾的高强度聚焦式报道。“战争”在周日开始。20日上午9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旭辉发出指令:今天和明天所有节目都要增加对气象的关注,调动一切资源采访连线,包括现场的司机,发动全国听众帮助他们。电台迅即派出记者赶往现场进行报道,并向当地政府反映情况,呼吁救援和疏通。21日早晨6点,电台一套频率“中国之声”紧急动员,所有没有采访任务的记者全部提前到岗。从7时开始,“中国之声”打破既定节目编排,临时推出48小时不间断的特别直播《爱心守望,风雪同行》,编辑、记者每3小时轮换,全力关注各地因雪灾长时间滞留在公路上的司乘人员和灾民,联系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实施救援。据新闻编播部高级编辑高岩介绍,光台里参与此次直播的主持人和编辑就有约50人,加上驻站记者有上百人,“这么大规模还是第一次”。
  地方电台同样在冰天雪地中大放异彩。河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等部门联手,在河南人民广播电台19楼直播室设立了河南省道路交通临时应急指挥中心,每天通过广播向全省播报路况信息,及时接受司机求助,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发布保证畅通指令,共同应对恶劣天气条件下带来的各种复杂问题。同时,及时汇总全省路况,向广大群众解答有关问题。为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服务面,河南广播电台主动配合,中断交通广播所有正常节目,把整个频率作为“空中”联合指挥中心专用指挥频道;新闻广播、旅游广播每天各调整出6个小时的时间与交通广播并机播出,使一道道电波在河南境内回荡。利用广播电台进行应急指挥做大规模的交通疏导,是河南的创造,在全国还是第一次。
  大雪灾让一种曾经的“夕阳媒体”大放光彩,人们有目共睹。电台在此次雪灾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电视无法比拟的——地方电视台也派记者到现场,但拍回去后全天滚动的就是一条新闻、同样的镜头,而广播却比电视更快,更及时,更有互动性。广播无可替代的优势还表现在:广播还联结起政府部门之间的即时交流。而保持对公共事件的密集关注,又必将提升电台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还有一点也必须说明:广播的这种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提升,并不增加太多的成本。
  就我而言,已经和“新闻天天谈”连线了两年。今年要进直播室,我明确表示想打退堂鼓——太忙。不过,这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后,我似乎当以更加敬业的态度,把我们的广播节目做好。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08年3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