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詹新惠:网络的速度与媒体的脚步

2011-09-30 13:38:26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詹新惠
  八月的高温、炎热笼罩着神州大地,与天气一样高温的还有我们的新闻媒体。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快速传播面前,媒体的脚步似乎有点错乱,甚至失去了方向。
  说起媒体脚步的错乱,需要追溯八月发生的三起与媒体相关的新闻事件。
  8月13日,《广州日报》A10版首发《年终奖个税计税方式将修改 避免多发1元多缴2万》的稿件。该文见报后,引发网络大量转载,次日,全国大多数媒体都当作重磅新闻在显著位置播发,其中不乏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但在8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发文声明从未发过该文件(47号文)及解读稿,此文件及解读稿系伪造;
  8月15日,《新京报》发文《民航局:航班关舱门后30分钟内须起飞》,8月16日,《北京日报》发文《民航部门称航班关舱门30分内起飞属误读》;
  8月16日2:05,新浪网转载《经济参考报》报道《国家海洋局拟就渤海湾漏油事故发起上亿元索赔》,12小时后,国家海洋局网站发文《海洋局澄清渤海溢油向康菲索赔上亿元传闻》。
  误读、澄清、“集体乌龙”,一个接一个与媒体相关的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发问一句:媒体怎么了?是不是因高温而“发烧生病”了?如果真的“病”了,这个“病”又到底是什么病呢?又该如何医治呢?
  追踪、解读是媒体的长项,但对于“集体乌龙”的“47号文”事件,至今还没有看到来自媒体对此次事件的深度调查,事件依然留有太多质疑和悬念未解。比如,首发媒体的文章是从网站转载还是有独家新闻源?如果是从网站转载,有没有核实?为何媒体不披露文章发布、审核的过程?中央级媒体采访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是否真的采访了?国税总局网站的46号文名称是《关于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有关问题的公告》,伪造的47号文全称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采访总局负责人的报道中文件名称却是《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 采访是针对46号文还是47号文呢?
  到写此文时为止,只有两家首发与转发的网站出面道歉,部分媒体将“集体乌龙”作为新闻进行报道,并没有媒体的声明、解释或致歉。有些媒体还把板子打到国税总局,责怪政府部门行动迟缓,没有及时辟谣。似乎媒体的一切错误都是因国税总局“蜗牛式”的澄清而引起。有些媒体甚至认为,即使是“乌龙”,但报道的内容符合老百姓的意愿,替百姓说话有点小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
  看来,媒体真的生病了,病得连自己的原则和职责都忘记了。
  公元前5世纪修昔底德在介绍他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叙述方式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关于事件事实的报道……我定下了一条原则:决不轻易写下我听到的第一个故事,甚至也不接受自己的一般印象的引导;我描述的事件,有的是我亲历的,如果是从目击者那里听来的,我一定尽可能详尽地进行检查。
  关于新闻报道真实、核实的原则已经不需赘言,但为何这些原则如此脆弱、如此经不起现实的冲击呢?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有媒体发文要求“高铁慢下来,中国慢下来”,其实,媒体又何尝不需要慢下来、不需要降温呢?
  媒体的脚步一方面主动同步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又被动提速以应对互联网的冲击与挑战。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快速已成为网络媒体的成长基因。从新闻业务层面上说,不仅发布快、传播快,而且反馈快、点评快,甚至修改快、删除快,一切都在快节奏中完成;从行业扩张层面上看,用户增长迅速,市场份额扩大,广告经营攀升,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互联网的速度打乱了媒体的脚步和节奏,也让媒体承受到巨大的外部压力,逼迫媒体不得不提速应对。
  当我们追赶网络的脚步时,当我们疲于应对层出不穷的微博传言时,当我们面对社会热点急于发声时,我们是不是也急了点、快了点呢?我们是不是因此而“得病”?又或者我们已经在带着“病体”前行呢?
  快不能成为丢失原则的借口,也不能因快而丧失新闻的真谛。南美有一句谚语:“当我们跑得太快的时候,应该停一停,等灵魂赶上来。”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9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