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罗建华:为“抢修哥”的发现而发现

2011-09-30 13:39:28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罗建华
  这是一张在网上蹿红的照片,几天内不胫而走,引发网友的热烈围观。照片上的主人公是武汉一位50岁出头的供电抢修工,脖子紧贴着脏水,在摸索水底出故障的电缆。网友不吝美誉,亲切地称他“彪悍抢修哥”。
  7月29日,“抢修哥”赢得了我们“国台”的致敬,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报道形式是“新闻特写”,标题是《致敬,抢修哥》,播出时间长达2分14秒。
  7月14日,汉口汉正街一处大型商城停电4小时,刘跃青和工友一路排查追踪到故障点,打开盖板却傻了眼,电缆沟与污水沟贯通,满是粪水,臭气扑鼻。刘跃青二话不说,只穿一条裤头下到齐胸的粪水中,摸索一个多小时,才找到那节肇事的电缆,然后一点点抠除淤塞在上面的泥沙,才把它拉出来更换。碰巧,供电公司一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拍下几张照片,随后发表在内部报纸上。
  此事到这里也就完结,但闪光的东西毕竟亮人眼睛,有网友将照片传到网上。一时,天涯社区、新浪微博等纷纷转载。汉网立即聚焦报道。次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及长江网等跟进,传播效应放大。
  这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网友的价值取向,他们并非都是“遂臭族”、都是“扒粪者”,他们看到“抢修哥”出水时背上还沾着安全套,他们更看到“抢修哥”脸上辛勤的汗水和舒心的笑容,他们的心也常怀感动。他们同样有着对人类美好事物的共同向往和热切关注。《长江日报》、《武汉晚报》乃至央视,关注了网友的“关注”,发现了网友的“发现”,提升和放大了他们的“关注”和“发现”,这是对刘跃青与网友的双重价值认定。
  网络的无限空间,为人人成为“自媒体”提供了平台,这些“自媒体”都在传播信息,传播他们的价值观。尽管网络充满信息垃圾,但“扒网”不等于“扒粪”,传统媒体要善于沙里披金,把网友真善美的本质结晶,捧到阳光下闪耀,为我们这个转型期经历“阵痛”的社会增添亮色。
  7月27日,重庆酉阳街头出现蓝衣姑娘跪地嘴对嘴为“溺水老人实施人工呼吸”的动人一幕,路人熊科林拍下照片在网上发帖,寻找“最美女孩”唤起美好情感,打动人心。8月15日,《长江日报》版面又出现《热心哥”污水坑抢修水管》的网上图片。
  此前,据《长江商报》报道,3月6日下午1时多,类似一幕已在武汉街头出现。一位20多岁的女孩,不仅向路旁一位残疾女童捐了5元钱,还俯身帮小女孩拉上外套的拉链,以免她身受风寒。记录这一刻的照片上网后,当晚6时,就有60万余人次点击,呼唤“最美女路人,你在哪里?”
  5月31日,山东新闻网刊发《网曝农民工乘地铁不敢落座》,转发了当日网友“当时我震惊了”发布的微博图片,这条微博被腾讯、雅虎、搜狐、凤凰网、中华网等几十家网站转发,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和思考,反映了他们对弱势群体的一分人文关怀。
  网上掠过一阵阵清新的风,张起激扬向上的帆,正是我们这个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在“华商论坛”上,有网友基于“打开网络,看到很多让人生气、郁闷的事”,发起“群晒记忆中的温馨时刻”。《长江日报》6月24日的“非常网闻”,为此做了一个专题——《那些温暖你的心的暖镜头》。
  这表明:社会不乏温暖,受众渴望温暖,网友也拥在一起相互取暖,媒体为之添一把柴,燃起不熄的融融之火,这正是道义所在。
  西方媒体也提倡一种“积极新闻学”的理念,反对一味渲染“坏消息”,多给受众以良性心理暗示。美国权威新闻学教材《新闻报道与写作》,有一章节要求即使讣闻也要“挖掘闪光点”,找到熠熠生辉的“天然金块”。写下《红星照耀中国》的斯诺,崇尚写代表时代的故事;与他齐名的罗素·贝克,则追求写普通人的故事。这两者如果结合,那就更完美了——写代表时代的普通人故事,反映时代真正跳动的脉搏。网络是监测哨,网络是排气阀,网络是万花筒,网络也从不缺乏美。
  少一些封堵,开一扇亮窗,对谁都会有益。当真、善、美长成一片片赏心悦目的芳草地,与假、丑、恶的垃圾形成鲜明对比,能给人们带来什么不言而喻。
  (作者为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9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