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罗建华:为马锡五的“拴牛”而“拴牛”

2011-11-29 15:56:38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罗建华
  天高云淡的时节,有一个记者节。一年一度,催促我们的脚步,又让我们歇一歇,看看鞋子上的泥土,听听内心的召唤,再出发。
  这个记者节,好多人在路上,天南地北“走基层”,不知怎的我由此想起一个人。马锡五。马锡五是谁?我也陌生。只是前几年办报,习惯性地做了一则手记,摘自《南方周末》一篇文章《马锡五“复活”》(2009年6月11日),才知道历史上曾有一位马锡五。
  上世纪50年代,马锡五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十分讲求“依靠群众办案”,他这样要求法官“走基层”:“作为法官,当你下乡找老百姓调查了解情况,恰好遇到他下地归来,这时候,你应该把他的牛绳接过来,帮他把牛拴好,才跟他了解情况”。摘毕,我还顺手写下一行字——“这适用于记者采访”,然后有机会聊天时,转告一些记者同行。
  拴一下牛,推一盘磨,插一把秧,抽一袋烟,唠一会家常,再办案,再采访,再搞土改,再做群众工作……那个年代都是这样的,寻常得很,管用。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
  可现在还有多少人“拴牛”呢?
  有一年武汉瑞雪初降,我们报纸的一版要大图,摄影记者俯拍一张静夜街景,一溜小车像蓬松的雪糕,真漂亮。再一瞧又觉眼熟,原来就是报社大楼门前的一条马路,记者探个身就交了差。
  医保扩大范围也好,常用药品降价也好,每次采访的对象,居然都是附近的一家药房。碰上什么“街头热议”,男女老少齐全,白领民工不缺,其实就是在对面公交车站那儿随便采访了几个路人。有一次,气得值班总编拍桌子:你们扫街都不会扫,不是台北路,就是香港路,能不能滚远点?
  莫以为这是个案。时政记者在场外凭材料写会议新闻,热线记者在办公室凭电话写社会新闻,体育记者在宾馆看电视转播写赛事新闻,文娱记者在网上拿经纪人通稿编写出新闻……圈内司空见惯又心照不宣。我们的多少“采访”,都在为“走马观花”、“蜻蜓点水”、“隔山打牛”、“闭门造车”这些成语,提供着如此精准的注释。网友调侃,“不用东奔西走,新闻身边就有。”
  可见,“拴牛”何等质朴又何等金贵,它不是一个采访技巧问题,甚至不是一个采访作风问题,就像“走基层”绝不是一个走不走、怎么走的问题一样,核心在于为什么要走?
  一说“走基层”,就满足于采访“接地气”、新闻“有灵气”,版面或频道如何鲜活。其实,“走基层”就是新闻记者的本职所在、责任所系。到老百姓中间去,听民声,察民情,达民意,深刻感受社会现实,获得对客观世界的真正认识和反映,如同人活着要呼吸空气一样天经地义。
  我们本身就是百姓中间的一员,所谓社会责任感,最终体现在对百姓的态度上。一个对百姓漠然的人,很难想象他会“走基层”;即使“走”,又有多少隔膜?多少居高临下?多少浅尝辄止?至少,他是断断不会“拴牛”的。
  马锡五要求法官“拴牛”,无外乎是尊重百姓,把百姓当自家人,与百姓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你贴人家的心窝子,人家才为你掏心窝子。
  仔细想想,似乎还没有哪个职业,比记者更直接、更广泛、更密切、更能动地置身于百姓之中,与社会生活有着全天候的联系,对社会层面有着全面的覆盖。作家、诗人、演员固然也要“下生活”,那只是短暂的角色体验,而我们就是社会中一个“不变”或“万变”的角色,每一天都体察着时代跳动的脉搏,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不管是热的血,还是热的泪,都流淌在一起。
  真正的记者,不在于用脚丈量世界,而在于用心拥抱百姓。郑板桥身为“些小吾曹州县吏”,即使“衙斋卧听萧萧竹”,也能“疑是民间疾苦声”,因而“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正是我们记者应有的境界。京剧《春闺梦》中,女主人公眷念远方从军的丈夫, “门环偶响疑投信,市语微哗虑变生”,那么敏感,那么牵挂,这也是我们记者应有的情愫。
  心系百姓,方能心系天下。媒体在本质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记者在本分上是群众的代言人,如果知晓了“我是谁”,明白了“为了谁”,“走基层”必然成为一种常态、一种自觉、一种本能,每天都在路上,每天都在百姓中间。
  
  (作者为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11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