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时统宇:我当评委为人民

2012-01-06 17:32:02

来源:   作者:

摘要:

  文/时统宇
  当专家当到一定程度就成了职业评委,我就是。
  细数起来,今年我当过评委的大型活动有:播音主持的“金话筒”奖、第22届“星光奖”、广播影视大奖的外宣奖;广电总局的社科项目评审、广播电视第七届学术著作终评……而最辛苦的当数中央电视台的第六届主持人大赛——从初赛开始我担任点评嘉宾,除了初赛“逃”了两场外,直到总决赛的15场下来,真有被掏空的感觉。
  本届大赛结束以后,《光明日报》以“一个电视竞赛节目的样本”为题,在《大视野》专栏中用较长的篇幅总结归纳了本届大赛的一种坚持:普通劳动者的屏幕形象永远是中国电视的优质资源;一种态度:对以牺牲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来换取收视率的倾向说不;一个理念:坚持中国电视新闻为本的立台原则。
  坚持把“走转改”的优质资源引入竞赛类节目,是我在现场的突出感受。中央电视台从今年春节期间的“新春走基层”到与全国新闻界广泛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为本届主持人大赛提供了丰富、生动、鲜活的节目资源。
  本届大赛的决赛阶段,普通群众出现在大赛的“特别现场”,他们包括:感动中国的信义兄弟——当哥哥一家五口因车祸不幸遇难时,弟弟孙东林赶在除夕前将33.6万元钱足额发到60余名农民工手中;38年挑出山村孩子希望的教师周宏军;云南怒江的索道医生邓前堆;30年义务当交警的贵州农民刘兴德;给垃圾穿衣服的“裁缝师”叶方桂……除了“感动中国”和全国道德楷模的入选人物外,“走转改”中见诸央视“蹲点日记”等专题的普通劳动者,同样成为决赛这一重要“特别现场”的主角,比如黑龙江千里铁路维修车的小夫妻、为燃气管道排雷的巡视工王光仪、齐云山上的女挑工汪美红、以大山为伴的找矿人杨瑞西……
  大赛决赛阶段共有24名选手,也就有24名“走转改”报道中的人物来到“特别现场”。本届大赛极力要营造一种精神,一种价值,一种气场,这就是核心价值观的感人氛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毫不夸张地说,从那些普通劳动者身上,我们分明看到了雷锋、王进喜、张秉贵等老典型、老劳模的精神再现,尽管他们的职业不同,但他们的精神、风采、技能、创造、贡献实际上凝聚着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者几代人的奋斗与追求、光荣与梦想,透过这些电视形象,我们可以生动地感触到什么是干一行、爱一行,什么是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什么是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而且,人们能够感受到他们从内心里发出的声音——我工作,我光荣;我工作,我贡献;我工作,我快乐。记得在2007年全国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在谈到什么是快乐时,曾非常动情地引用了诗人艾青的诗:“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我们还可以说,去问我们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真的很快乐。
  带着情感,带着关怀,带着责任,带着对真善美的追求走基层,也带着它们来参赛。我们想以此证明:普通劳动者的屏幕形象永远是中国电视的优质资源,中国电视的屏幕上应当有更多的普通劳动者的良好形象。我们一定要为扭转媒体上存在的“明星代替了模范,娱乐覆盖了文化”的不正常状况做出努力。
  这里,我特别想谈谈大赛评委的地位和作用,有比较才有鉴别。在当下中国电视的一些选秀节目中,所谓“另类的评委”被刻意打造成节目的“看点和卖点”,这些人在节目中的“评委”角色不是从艺术和审美的角度,哪怕是最低的善意的底线进行专业的点评,而是对选手极尽讽刺挖苦、冷嘲热讽之能事,以此人为地制造所谓“节目看点”,从而导致节目的低俗甚至恶俗。当然,另一个极端的“捧杀”也时有所见。
  我们认为:坚持电视竞赛节目的先进文化方向和正确舆论导向,评委的选择和他们的现场表现十分关键。评委们坚持在与人为善的基点上的专业点评,满腔热情地肯定选手的出色表现,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选手的问题和努力方向。一句话,大赛在要求选手堂堂正正、大大方方、干干净净的时候,首先要求评委率先做到、做好。大赛决不用牺牲节目的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为代价,去换取可悲的收视率。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12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