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首页>传媒透视 > 正文

“龟兔赛跑”,电视何以输给报纸

2010-06-25 14:49:08

来源:   作者:

摘要:

  ● 马  良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前不久做客人民网传媒沙龙时,强调报纸要向广播和电视学习。因为广播电视是24小时的连续传播,新闻一旦发生,就可以及时地向听众、观众进行播报;而报纸只能一天出版一期,再好的新闻也只能“明天再说”。尹明华认为,这就是今天广播和电视活得还算不错,而报纸却越来越艰难的原因所在。
  其实,报纸完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也许是应了那句老话 “萝卜快了不洗泥”,正因为电视在即时播报、现场展示、多元符号传播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实际操作中,反而经常出现忽视形象、忽视细节、忽视结构、忽视遣词造句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十分明显地反映在电视新闻的文风当中。就像龟兔赛跑,兔子总认为自己跑得快,可是因为中途睡了个懒觉,最先到达终点的却是乌龟。

  跟着镜头走,拍哪儿写哪儿
  传统电视媒体是一种典型的线性传播,观众只需要坐在那里,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来收看一条又一条新闻、一个又一个栏目,因此有人称电视是一种“懒媒体”。电视新闻记者似乎也深受这种线性传播的影响,经常是按照采访的先后顺序来结构文本,却又不像央视《新闻调查》那样展示层层深入的调查过程,而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在写稿的时候,记者又来不及或懒得去思考采访到的各种事实的内在逻辑关系,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电视新闻套路:“上午,记者来到××××,看到……随后,记者又来到××××,看到……”。有人就批评说,电视新闻是一种“拍照式新闻”,记者只不过是一台移动的摄像机,拍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或许有人觉得,这样的报道才客观,其实,时刻不忘记者“我”,恰恰是客观报道的大忌。记者以自己的行踪来结构文本,给受众的印象是,记者试图把自己变成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想让受众感觉到他(她)是新闻事件的制造者,而不是新闻事件的报道者,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文稿跟着镜头走,与长期以来对电视新闻声画关系的误解也有直接关系。暨南大学黄匡宇教授在《电视新闻语言学》一书中,就批判了“图像崇拜”理论,认为电视新闻是语言叙事、画面证实的双主体构成。如果电视新闻文稿完全是对镜头的写实,而没有对事理或情感的写意,恐怕很难有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提升。

  “万能镜头”泛滥,形象优势难体现
  电视媒体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动态画面、声音、文字以及静态画面等多种形象化的符号来传播信息,同时开发人们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取得复合的接收效果。表现在电视新闻文本上,就是大量的现场和细节展示,这是报纸所不如的。
  可是有画面有声音,就一定会有形象感和现场感吗?非也!我们看到的电视新闻中,有着大量的所谓“万能镜头”,这在经济新闻中尤为突出:同样一组银行镜头,说存款时用,说贷款时也用;同样一组老外搬金块的镜头,每天用在国际金价的报道中,不知道已经搬了多少年。画面的背后,是文字的干瘪与苍白。
  真正的形象感和现场感,来源于对现场细节和情节的描写。在新闻文本中,应该使用朴素、洗练的白描笔法,将人物、事物、景物的状态、神态、动态具体真切地勾画出来,使其直接诉诸读者的感觉器官,进而产生对主题的深刻认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电视新闻文稿中没有这样的细节和情节描写,画面当然也就只能拿“万能镜头”填充。
  反观报人,早就认识到自己先天的不足,十分注重运用白描手法。1983年,时任新华社社长穆青就提出,文字记者不光要会写“新华体”,还要学会写视觉新闻,让文字“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起来有声有色”。
  如今,大量的描写性内容 “跃然纸上”,尤其是财经类报纸,已经用熟了华尔街日报体。例如《21世纪经济报道》在报道各地争抢国家发改委4万亿元投资的时候写道: “附近三里河的各个复印店机器在不停地疯转,将各省官员带来的准备上报国家发改委的项目报告书复印或装订成册,有的报告书被复印装订了10多套,垒砌来有一个书柜隔那么高。”而许多电视新闻记者,只是照本宣科地报几个数字,从未想过去展现这些生动的细节。

  过犹不及,患上“同期声依赖症”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梅尔文·门彻教授认为:“报道新闻应该进行‘展示’而非‘陈述’的定律就是:必须把直接引语写入新闻的重要部分。”而在我国,新闻报道中经常忽视直接引语,尤其是在一些时政新闻报道中,大量使用“××强调”、“××指出”、“××要求”,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称之为“中国新闻文风的癌症”。
  和报纸相比,电视因为有同期声,所以使用直接引语的频率要高得多。然而大量使用采访同期声,有时也会造成电视新闻的表面化和冗长化。在日常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记者罗列一大堆的采访同期声作为骨架,然后用几句无关痛痒的正文连缀起来,或者把部分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几乎不用动脑子,一篇文稿就出来了。就像一棵刚刚栽下的树,只有树干和几个干巴巴的枝杈,毫无枝繁叶茂的质感,更严重的是根没扎下去,缺乏深度。实际上,作为整条新闻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追求单段同期声本身的完整性,而应追求整条新闻的完整性,就像砌石墙一样,对石料进行一些砍凿加工,砌出的石墙反而更严密。
  即使单独拿出某一段同期声来看,也存在不少问题。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位领导人讲话一二三四五地介绍本地区本部门成绩的采访同期声。总结、分析加展望,大而全的采访内容,再加上不紧不慢的“官腔”,同期声时长不但早已经超出了业内公认的一般不超过15秒的时限,客观上也造成了被采访人把话说尽,正文无话可说的局面,使整个报道缺乏节奏感,拖沓冗长,观众看不到半分钟就要换台。

  懒文风源于懒作风
  “懒媒体”养了一批“懒记者”,电视新闻之所以会在文风的“龟兔赛跑”中输给报纸,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电视记者的工作作风有问题。
  经常听一些电视记者抱怨说,报纸记者收个通稿的电子邮件就可以发稿了,而他们还要到现场去拍镜头、采同期声。其实只要换个角度思考就会发现,这正是电视记者的优势所在:因为你要亲临现场,所以就有机会了解到更多信息,掌握更详细的情况。
  然而实际情况是,一些电视记者外出采访只带摄像机和话筒,基本不用采访本,无意去开展画外采访,采集更多的非影像素材。摄像记者也只是漫无目的地“泛泛而拍”,没有展现关键细节的特写画面,更没有展现关键情节的成组画面。结果就造成回来写稿拍到哪儿写到哪儿,拍到什么写什么,同期声采访人家说什么就用什么,说多少就用多少。最终发出的电视新闻是“通稿﹢镜头”或者“通稿+镜头+同期声”,几乎看不到现场的任何细节或情节描写。等到下次再有类似新闻,也可以拿上次的镜头一贴,不用再去现场采访了。
  当今时代,媒体竞争日趋激烈,“龟兔赛跑”每天都在上演。希望兔子们赶快从睡梦中醒过来,不要等到比赛见分晓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作者为青岛电视台制片人、中国海洋大学在职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10年6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