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典型人物报道的认知误区和采写策略

2022-01-06 08:27:4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邱晨辉

摘要:做好典型人物报道,在采访上,要“广撒网”,和受访对象交朋友“拉家常”,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让每个故事都站得住脚;在写作上,人物呈现要真实立体,彰显人性温度。

  典型人物是时代精神的标杆,典型人物报道是彰显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媒体融合背景下做好此类报道意义重大。过去几年笔者参与采写的《哈佛八博士后“集体归国”记》《中国面壁者》等典型人物报道,首发于《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经新媒体平台传播后均收获10万+阅读量。笔者就此梳理总结该类报道的一些常见认知误区和采写策略,以期对媒体同行提供参考。

  常见的典型人物报道认知误区

  一些典型人物报道之所以不受欢迎,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出在新闻的采写环节,以下是三种常见的认知误区。

  一是抗拒懈怠心态。接到典型人物报道的选题,一些采访者有抗拒心理,认为典型报道没什么写头,也没什么看头,对待相关选题便是一副消极怠工的姿态,既不卖力采访,也不细雕文字。于是,采访蜻蜓点水,写作东拼西凑,创作出的事迹式报道自然没人爱读,也砸了典型人物报道的“招牌”,加剧同类报道“记者不爱写、读者不爱看”的恶性循环。

  二是官方背书心态。有的典型人物报道往往以政治正确做“挡箭牌”,手持官方背书,背靠典型大山,采访不“冲锋”,事实不“调查”,简单跟宣传部门对接一下,凑些材料便草草了事。结果一些报道的基本事实逻辑经不起推敲,成了“低级红”“高级黑”,容易引发负面舆情。

  三是盲目崇拜心态。很多典型人物是在某一行业或领域取得成就的“成功人士”,面对他们,很多采访者往往会自我矮化,产生盲目崇拜心理。在采访环节的提问方式上,容易仰视受访对象,在写作环节的文本表达上,则不可避免地“神化”人物形象,塑造不食人间烟火的“完美人设”,让人读起来不接地气。

  典型人物报道的采写策略

  1.采访“广撒网”,和受访对象交朋友“拉家常”。操作典型人物报道,同典型人物所在单位的宣传部门进行沟通是一个难以回避的流程。尤其像科学家、工程师群体所在的科技战线、军工战线,更是需要相关部门配合“开绿灯”“提供线索”。

  在实际操作中,宣传部门通常会根据采访需求,协调并组织外围采访,有时还“坐镇”陪同。这样的“座谈会”可帮助采访者快速进入“战场”,搜集到大量背景“情报”,“广撒网”进而锁定重点受访对象,挖掘更多的故事细节。

  以《中国面壁者》的采写过程为例,笔者和同事先是与一群风华正茂的核武器研制者进行座谈,之后在将近一周的时间里,充分利用一切“闲暇时间”:饭桌上,晚饭后散步,房间里闲聊等,“以空间换时间”,和受访对象交朋友“拉家常”。

  徐晨是座谈会上唯一的女科技工作者,牛津大学博士。会上她表示自己十几岁就到国外读书,后来回国加入核武器研制队伍,缘于锲而不舍的邀请——这吸引了笔者的注意。当天,笔者和同事一起同她聊至深夜,敞开心扉后,她聊起回国前后内心的纠结历程,才有了报道里那段感染无数留学生的故事:

  “读博时她和同学去看一场新电影,座位周围都是英国本地人。黑暗中,她有事扫了一眼手机,马上关了。可没想到,后排的白人男性上来就在她头上锤了三下。徐晨流着泪想:如果是在自己的祖国,或者如果自己是白人,绝不会受到这种侮辱。她在船上决定,要将职业选择与强国梦合二为一。如今,29岁的她在牵头研究核废料的回收,手头的科研经费已过千万元。”

  2.多问几个“为什么”,让每个故事都站得住脚。在一些报道里,典型人物是一种畸形的“高大全”“伟光正”形象,有的甚至活在真空里,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不符合基本的事实逻辑。媒体融合背景下,受众视野开阔,信息选择能力越来越强,对于“端起架子”“不说人话”的这类报道自然敬而远之。

  还以《中国面壁者》研制核武器的那群年轻人为例,笔者在走近他们之前就有一个疑问:不同于老一辈科学家,这一代年轻的面壁者,已经无法回避山外的世界,面对大城市的高薪诱惑,他们为何选择留下?如果用“理想”“情怀”这些大而笼统的词一笔带过,在舆论场传播后不仅不能释疑,反而可能引发争议。必须用脚采访,找到这些选择背后的故事细节和“前因后果”。

  同样地,笔者在采写《哈佛八博士后“集体归国”记》过程中,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一说起回国,就有人大谈“放弃国外高薪和优厚生活”“做出巨大家庭牺牲”。这些宣传话术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让人难以信服。这就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让每个人物的故事都能站得住脚。在后来的报道中,笔者对这些疑问进行了客观讲述:

  “王俊峰是触发连锁效应的那个人。但他不想‘拔高’这次选择:‘所谓放弃国外的优厚生活——那不是真实的情况。’……搞科研的人经常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探索未知’,这需要他们练就一个很强的本领,就是‘看得见未来’,至少‘看得见未来的方向’。王俊峰觉得看见了自己在美国的‘未来’——上面有一层触手可及的‘天花板’。”

  再如,笔者另一篇刊发于《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的典型人物报道《“农民院士”朱有勇的扶贫经》,写的是扶贫院士朱有勇。院士是知识分子,擅长做学问搞研究,但能下田教农民种地吗?这是一个稍微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会提出的问题。作为报道者,笔者当然不能装聋作哑,而是直面这些问题,并在报道里加以呈现:“不少人听后第一反应是‘诧异’:院士还能比农民更懂得种地?或者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还要院士来教怎么种地吗?”

  当然,在采访过程中,也要注意多方求证,做足“话外”功夫——不要只听受访者本人怎么说。还以“农民院士”朱有勇为例,笔者在采访院士及其学生团队之外,还采访了当地农民刘扎丕、李扎袜,以及扶贫产品马铃薯的农户承包商陈万伍等人,请他们站在第三方视角来谈其人其事,更有说服力。

  3.人物呈现要真实立体,彰显人性温度。采访突破,精心写作,对于典型人物报道,两者缺一不可。前者逼近事实,探求真相,后者还原事实,传播真相。有的采访下了不少功夫,但从文本呈现来看,效果并不理想,要把典型人物报道做好,还要细雕写作,把故事讲好。

  以《中国面壁者》为例,文中讲述的青年科技人员,他们经常加班,有时顾不了家,难以陪伴孩子——这些是事实,但不是全部的事实。从概率真理、证伪主义等角度来看,一个反例就可轻易证伪——只要有一个人周末不加班,只要有一个人在某个周末陪了孩子,这样的典型报道就“站不住脚”,一不小心就成了“假新闻”。从表达真实的角度来说,如何在写作中呈现这一细节值得推敲。

  如果简单粗暴地讲他们加班没法陪孩子,很可能引来质疑:“加班有什么可说的,哪个年轻人不加班?”“他们就没时间陪孩子吗?身为父母难道不会愧疚吗?”……报道典型人物不如自信一些、大方一些,把人物面对这些问题时为难纠结的一面、更鲜活丰富的层次表达出来,立体呈现才更加彰显人性温度。在对待加班、孩子教育这些问题上,《中国面壁者》这样呈现:

  “法涛也有些犯嘀咕,从孩子出生,他们就总能感受到全国时不我待的教育焦虑。‘在这个山沟里,会不会耽误了娃娃的前程?’……明明都是海归名校,孩子有的竟连高中都没法上……但无欲无求的时代毕竟过去了。法涛只要不加班,周末就开上车,接上夫人孩子,一脚油门去成都。在那个繁华的大都市,听听音乐会看看比赛,让孩子在城市中心的游乐场玩一玩,见识一个四通八达的大社会。”

  4.挖掘典型人物的时代价值。典型人物之所以是典型人物,就在于其强烈的时代特征,挖掘人物的时代价值,是其题中之义。以笔者采写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管敏鑫“被解聘”调查》为例,该报道的主角是管敏鑫,他和施一公、饶毅、王晓东等“明星科学家”一样,属于近些年海外高层次归国人才中的符号式人物。不同的是,后者拥有更丰硕的科研成果、更大力度的科研改革支持以及更为斐然的名气,无形中成了归国大潮中颇具号召力的旗帜性人物;管敏鑫则“恰恰相反”,他在归国后的三年经历了种种阵痛、委屈甚至是不适,和所在学院部分教师的积怨、矛盾、冲突“公开化”,最终酿成“聘期未到却被提前解聘”的“悲剧”。可以说,他的归国故事看上去“并不那么成功”。

  尽管中国正在经历最大的“海归潮”,但在真正的高层次人才群体中,持观望态度的仍不在少数,他们中有的真心想回来,却对国内“传说中”的科研环境行政化有几分畏惧,对一些过于死板迂腐、扼杀创新的文化弊病还有几丝忧虑;当然也不乏一些投机者,只是觊觎国内几何倍数增长的科研经费,以及数量翻番的博士生廉价劳动力。在王晓东、施一公这些科学家的归国故事中,有些问题也可能出现,但因为他们足够“典型”,政策上有时广开绿灯,甚至特事特办,一些问题不能说迎刃而解,却也少了许多绊脚石。

  这时候冒出来一个被“解聘”的管敏鑫,似乎很具有时代价值。是人才自身的问题还是客观环境的问题?在各级政府求贤若渴,想方设法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大背景下,这个问题值得调查,更具有解剖、分析和借鉴价值。通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典型故事,折射出一个时代面临的问题和出路,值得记录,是为历史的一份底稿。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部副主任)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23期】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