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治理网暴,应以被网暴者的需求为导向

2023-07-27 08:46:47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张灿灿

摘要:被网暴者需要的,不仅是权益受到非法侵犯的事后司法救济,而且是一整套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因为武汉校内被撞身亡小学生的母亲坠楼身亡,打击网络暴力的社会呼声再次高涨。每一次整治网暴的声音响起,可能都意味着一起惨痛的极端事件已经发生。而眼下,网络世界的平静是如此轻易且频繁地被打破,凡社会热点,都有网暴的身影。理性真相可能缺席,公平正义可能迟到,但网暴从未离线。有人说,这是人性使然,而非单纯的法律问题、社会问题。

  关于治理网暴,一个悲观的角度是:距离最高法、最高检2013年9月发布《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经过去了近十年。当年这一“解释”一发布,人们寄希望于重磅治理下网暴很快消失。因为“解释”非常明确地规定,诽谤信息被转发达500次可判刑、网络诽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可公诉、网上散布谣言起哄闹事可追究寻衅滋事罪,让打击网暴有了较为明确的司法解释依据。

  但之所以悲观,是因为十年过去,网暴并没有结束,反而愈演愈烈。近几年治理网暴也是法规不断、举措不停。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又明确了平台的信息安全管理义务,包括不得传播违法信息,应当防范和抵制传播不良信息,不得在重点环节呈现不良信息等;明确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2022年11月,中央网信办又制定出台《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目标就是拦截清理涉网络暴力信息,从严惩处施暴者账号,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通过立法、司法反网暴,并没有问题。但被网暴者需要的,不仅是权益受到非法侵犯的事后司法救济,而且是一整套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假如此时社会氛围是“实施网暴是不道德的”“大家羞于对别人施加暴力”,那么口出恶言者将会大大减少;假如现在已经有了完备的网暴投诉处理机制,那么出现在页面上的侮辱诽谤之词也不会存在那么久,以致随时扎痛被网暴者脆弱的心;假如被网暴者随时可以找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及时接受心理疏导,那么其选择极端方式应对网暴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

  治理网暴,要以被网暴者的心理感受和实际需求为导向。网暴的恶劣,最突出的就是对被网暴者身心造成严重伤害。而这也是我们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只要被网暴者的心态和处境得到多重保护,就会最大限度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

  而现在问题之所以容易失焦,是因为施暴者、网暴言语、网暴现象成了关注焦点。火力都集中在如何打击、惩治施暴者,如何消灭网暴铲除网暴滋生的土壤,而忽略了被网暴者应被放在救助、保护、治理的中心位置。更不要说,被网暴者选择极端方式应对,往往不是单纯因为被网暴。被网暴前,TA可能已经失去了救济渠道,网暴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假使其他社会支持力量充裕且给力,被网暴者可能连看到网暴言语的机会都没有。

  一些人认为,基于人性中的恶,网暴永远不会消失。加上网络环境的推波助澜,网暴比生活中的言语暴力更甚。侮辱谩骂、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违法信息容易清理,但不友善的信息恐怕永远不会从网络上消失,就如道德审判一样如影随形。完善立法、司法,提高对网暴的法律震慑力,是治理的重要一环,是必需的,只是没必要寄希望于只要法律出手,网络就立即清朗。

  要过很久,人类才能从一种落后、错误的认知中走出,而从这种认知中衍生的网络暴力也就自然消亡。我们要接受一个现实:网暴对象不是固定的,而是始终在流动,网暴他人者很快就迎来遭受网暴的一天。我们将与小型且不违法的网络暴力长期共存,它只是将根植在人性中的阴暗面曝光在网络日常社交场景中。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力让被网暴者最大限度地得到他们想要的支持。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13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张灿灿.治理网暴,应以被网暴者的需求为导向[J].青年记者,2023(13):111.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