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融合传播视域下广电媒体短视频制播思考

2023-08-01 10:17:24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杨旭

摘要:本文围绕融媒体短视频制播实践,以优化短视频媒体发布流程、推动新闻短视频表达创新、确保新闻短视频短而可信,以及纪录性短视频去仪式化传播等为分析维度,对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在短视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广播电视媒体的跨界融合正在有力推进。融媒体短视频制作发布,是广播电视媒体坚持“移动优先”原则、推进实施媒体融合的重要发力点。本文从短视频产品的运行架构、制作发布入手,对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实践进行分析。

  推进融媒体中央厨房建设,优化短视频媒体发布流程

  以新闻短视频制作为例,要整合现有的广播电视播出新闻的资源和移动端新闻发布资源,必须突出、强化总编室应有的“中枢性”“决策性”媒介职能作用。要通过总编室对全网新闻资源进行统一调度,让新闻短视频制作播出走上“制度推进”“移动优先”的高速发展快车道。

  (一)加强短视频媒资内容的分发力度和制作效能

  在加快推动以总编室为调度核心的“中央厨房”式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要将大数据、云计算、舆情监测以及各路融媒体矩阵资源有效运用在新闻生产的选题策划、制作发布机制当中。利用算法技术、大数据分析可以对一定时间段内的政治、营商、生态、农业、环保等重大选题进行筛选预判,进而向各频率频道以及新媒体发布等业务执行部门分解、下发采制任务。要通过以总编室为核心、各业务归口高效协作的“中央厨房”式新闻采制模式,提升包括短视频创作在内的媒体资源处理效能。

  广播电视媒体在烹制“新闻大餐”的过程中,按照大小屏呼应、视网协同、广播电视同向发力的矩阵式融媒体传播理念,对各类型媒体资源按照不同传播媒介的属性特点进行分发调度。针对移动端“小屏化”“竖屏化”的信息获取特点,将更适合移动端播发的采制内容及时分发配送给移动端制播平台。而集视音频、图像和文字创意等多种融合传播元素为一体的短视频产品能够有效拓展移动用户的信息获取路径。因此,短视频制作成为“小屏化”媒体产品呈现的理想资源。

  广播电视媒体要按照小屏化的产品呈现形态以及短视频用户的使用感受分析,究竟哪些“菜”更符合短视频受众的“胃口”。人们通过移动端点击观看短视频内容的时候,几乎无法做到绝对的专注。移动资讯的推送过程,往往伴随着聊天、聚会等社交情境同步展开。而信息接收的物理环境几乎涵盖了移动通信终端能够到达的所有场域,例如办公场所、餐厅、咖啡厅、商场、地铁等。因此,具备足够的视觉表达亮点就成了移动短视频赢得流量的关键。视觉表达亮点是能够引发人们持续关注的“高能量”媒资内容:可以是大气优美的航拍素材,可以是运动感实足的GoPro运动素材,可以是在场感强烈的移动直播信号,也可以是新颖别致的主播Vlog。例如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Vlog成为各大主流媒体常用的一种移动直播新技能。在新华社推出的《我在两会》主播Vlog中,记者李俞辉以移动自拍的“日记体”方式记录其在进入两会时间后的工作状态。移动自拍、即时解说、现场采访在Vlog中进行融合穿插。主播Vlog以鲜明的角色代入感为视频用户提供了一个进入两会的全新通道。在两会报道的严肃基调和宏大叙事之下,Vlog短视频更真实地展现了一线记者的工作日常。

  (二)构建“视网有别”“网络优先”的短视频内容发布新模式

  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制作发布短视频新闻产品时一度沿用“先视后网”的惯性思维。按照“先视后网”的信息发布习惯,就是优先进行新闻产品的广播电视平台发布,再根据需要进行移动端有关信息的播发编排。“先视后网”的短视频推送模式仅仅完成了移动端的信息重播过程,没有利用好移动端信息推送的首发优势,即时发布、转发分享、二级传播等这些移动端信息发布的诸多技术优势和社交属性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在媒体融合发展初期,广播电视媒体通常是将各类电视新闻内容以拆条形式拆解成若干独立条目后直接分发配送至移动新媒体平台。先视后网、简单拆分的短视频制播方式看似简便易行、流程简化,但直接导致了两个平台呈现内容的同质化。从视、网差异化传播的角度看,“大屏”和“小屏”在新闻呈现的方式上各有不同。《新闻调查》《焦点访谈》《东方时空》这样擅长叙事论证的深度报道专栏更适合在电视平台组稿播发。而通过移动端进行“小屏”内容推送时,更应注重新闻内容呈现的直观性和简明性。

  从信息传播的速率、覆盖面和互动反馈情况来看,一些突发性新闻内容更适合在移动端寻找新闻报道第一落点。2017年8月12日,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突发山洪,情况十分危急。广西日报记者谌贻照在经历8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后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杆洞乡交通中断,电力中断,一时间几乎失去了与外界的全部联系。在孤立无援的危急时刻,谌贻照以手机短视频直播的方式第一时间向外界发布了他所看到的塌方、泥石流情况。短视频报道一经发布便在移动端迅速形成“占屏”式传播效果,持续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救援力量迅速集结。可以说这是一次传播介质条件反向激发传播方式融合创新的大胆尝试。凭借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平台极高的用户占有率和基础性社交功能,进一步推动形成了信息传播的几何倍增效应。

  移动传播特性驱动引领短视频产品制作

  融媒体短视频制作需要根据移动传播的运行逻辑从技术架构和内容研发两个方面同步推进。在技术架构方面,广播电视媒体要在5G直播、全息影像、AI技术、虚拟场景等方面探索短视频制作的前沿技术。而在内容研发方面,通过合作、众包等形式,有效汇聚各层面专业力量。对社会热点、地域文化、传播媒介以及用户分布等传播要素进行深入挖掘,让“好故事”“好声音”在短视频创作中找到最佳的呈现形式。[1]

  (一)以小屏化媒介特点推动新闻短视频表达创新

  正如上文所述,很多时候,人们在移动端看到的各类新闻短视频都是对各类新闻产品进行拆条分解后的条目化内容呈现。一则新闻短视频产品,依然是按照广播电视新闻的产品生产逻辑进行制作编排。新闻标题、同期字幕、采访对象信息介绍等新闻传达要素被套用挤压在尺寸有限的移动端屏幕当中。由于屏幕内容过于密集、视觉体验感不佳而致使拆条分解后的新闻短视频在移动用户终端无法得到更好的视觉呈现。

  新闻短视频发布页面集视频播放、文字呈现、视觉设计和插图编排于一体。以电视媒体为例,其在向网端推送新闻短视频条目时,新闻插图往往是从电视播出的新闻中直接截取。标题字幕、版权信息、节目角标等电视新闻包装要素大比例占据了一幅新闻插图的空间。就新闻插图的内容呈现来看,截屏得到的图像在意义表达方面呈现弱指向特征。形式与内容以这样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会造成信息冗余和视觉表意模糊。就图像本体而言,一幅图像所诉说的内容,有时候超过了千言万语。[2]一个感人的瞬间、一种强烈的震撼、一处细节的展示等图像叙事的视觉意义就真实地蕴涵在图像本体的故事和情感向度之中。视觉意义的阐释与生成其实质是对图像元素的识别与把握,并不依赖于图像的外部注解和修饰。大眼睛姑娘苏明娟在人们心中留下过无比深刻的视觉记忆,图像本体之中的一系列视觉元素汇聚形成“我要上学”的视觉隐喻,课桌前的这双大眼睛成为希望工程具有代表性的视觉表达。作为新闻短视频的重要组成,插图选配是新闻叙事和主题表达的重要路径,不应按照“补充说明”的预设去弥合形式的完整性,而折损了其在意义表达方面的优势与能力。

  针对上文提到的图文信息冗余问题,可以在短视频界面响应、窗口悬停、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方面寻找扩展信息表达的最佳技术方案。通过技术创新,多角度线索说明、事件背景介绍以及新闻知识等延伸性内容,在不增加新闻短视频呈现复杂度的情况下更加智能、恰当地表达。例如在党的二十大的宣传报道当中,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甘肃新闻》推出“今日热词”系列新闻短视频,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全面展示甘肃在经济、社会、生态、民生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系列报道利用虚拟演播室系统、三维实景和虚拟现实技术,让演播室巧妙转换为高还原度的沉浸式虚拟场景。在讲到甘肃省力争高质量发展时,大气醒目的三维数据模型以灵动的出场方式与主持人的场景播报形成了高质量互动。而在展示甘肃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技术优势时,沉浸式场景带着主持人仿佛游走于由一块块芯片、电路板组成的“数据楼宇”之间。这就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扩展新闻短视频信息表达容量时的创新。这是对新闻短视频时空关系的一种全新搭建,“小屏幕”中蕴涵着立体化新闻叙事的“大能量”。新闻短视频通过表达方式的创新,给予移动用户视、听、演、说一体化的感官体验。

  (二)新闻短视频的存在价值体现为短而可信

  按照新闻构成要素原则,一则新闻报道要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为何发生进行全要素新闻内容的呈现。[3]缺少任何一项新闻要素,都可能造成新闻报道失真,进而误导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客观认知。包括新闻短视频在内的任何形式的新闻产品,必要的篇幅设置、叙事结构能够保证新闻叙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但就目前移动新闻短视频的制作而言,其叙事篇幅较传统电视新闻报道更为短小。一则新闻短视频长则两三分钟,短则十几二十秒。由于新闻素材来源广泛,缺乏镜头意识的“一镜到底”式简易拍摄就相对普遍化。单一化新闻视角会造成新闻叙事缺少多视点佐证的主观化表达倾向,而过短的篇幅很难展现一个新闻事件完整的发生发展过程。

  在为了短而短的过程中,掐头去尾、断章取义是新闻短视频制作需要规避的误区之一。在这类新闻短视频中,极短的视频素材配以记者基于个人主观体验的文字描述,其背后却隐藏着含有事实争议和观点偏颇等新闻叙事伦理性问题。[4]例如国外某视频网站一则有关滑翔伞运动的短视频,在原版视频拍摄当中,一个穿戴好滑翔装备的年轻人从山顶滑翔出发,镜头记录下滑翔爱好者翱翔天际的运动状态,整个滑翔过程安全平稳。但就在这个时候,滑翔运动之外的其他事件将拍摄镜头吸引了过去。于是在有关这场滑翔运动的另一版视频中,编者有意将正常滑翔的画面内容裁剪掉,剪辑叠加滑翔运动出现安全风险的篡改化内容。经过选择性剪裁的视频内容因为新闻要素不全而有意误导了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的客观认知。可见,移动端的“小屏”叙事,同样要遵循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要能够客观完整地陈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三)去仪式化传播让纪录性短视频更具共情潜能

  移动通信技术正在成为人的有力延伸,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接触、使用媒介的感受和心态。媒介技术的进阶式发展,让人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体察和触及社会生活的能力愈发强大。媒介技术有效延展了人们与世界对话的层次和空间。围着电视机“看春晚”是很多中国家庭在除夕之夜必不可少的活动。“看春晚”与除夕年夜饭一样,是一场特殊而重要的家庭节庆安排,它是家庭团聚和美好祝愿的仪式化表达。在传播学者戴扬和卡茨看来,这就是基于特定环境和特定氛围的一种媒介文化仪式,它是一场具有突出仪式性特征的传播活动。[5]然而当移动通信技术日渐发达,人们接收使用信息不再受到物理空间的框定与局限,这种“围坐式”“聚集性”以及“空间特征”明显的媒介仪式活动被互联网端点分割为了无数个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对话空间,不断滑动的手机屏幕,卧室中明暗交替的页面转换,将用户的万千思绪引向了网端世界。基于互联网分散端点的信息接收与反馈,网络社交更具独立性与排他性,人们步入媒介活动的过程由此前的庄重、正式变得不断趋于随意化和平常化。这就是一种去仪式化传播效果,是对仪式性的消解和弱化。在去仪式化传播过程中,更具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化思维模式将有利于形成多元开放、共性与特性高度兼容的对话沟通体系。概念的传导、思维的建构、共识的形成在去仪式化的媒介活动中变得更加行之有效。去仪式化传播所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受众易产生心理共情和沉浸式体验,人们在不断刷新跳动着的屏幕的过程中更易共鸣,进而实现思想的延展。

  新冠疫情期间,视听甘肃、每日甘肃、奔流新闻、呦呦视频等甘肃省内新型主流媒体客户端以多种形式组织发布疫情防控融媒体新闻资讯。其中,由奔流新闻客户端创意出品的《低一分贝·安静下来的兰州》和《兰州·兰州》疫情防控纪录性短视频,在舆论引导、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则纪录性短视频以平静沉稳的画风以及涵养着从容、沉着和果敢自信的解说风格,舒缓了人们在特殊时期的焦躁情绪,给予了人们行稳致远的温暖力量。疫情期间,城市的节奏在放慢,而医护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群体所释放的力量令人安心,他们的忙碌和坚守换来了更多人的正常的生活。短视频激发了人们从容应对、共克时艰的情感共鸣。由纪录性短视频开启的沉浸式体验,既展示了一座城市的旷达与宁静,又给予了每一位生活奋斗者最大的心理慰藉和精神鼓舞。在酝酿情绪、共情共鸣方面,不受时空局限的去仪式化视觉传播有着其独有的技术优势和叙事逻辑。由去仪式化传播聚合而成的故事沉浸感和角色代入感,催化形成了更高融合度的情感认知和情境体验。

  结  语

  在万物皆媒的互联互通时代,移动互联技术的迭代升级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这其中也包含着技术进步对传统媒体的深刻影响。在这场以技术转向驱动产业升级的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传统广播电视制作行业要积极探索短视频制作、H5内容发布和VR全景录制等媒介融合新业态。广播电视媒体需要继承和发扬其资源丰厚、注重内容生产、擅长视听表达的传统优势,构建形成创新能力强、移动传播力强、社会影响力强的媒体融合产业新格局。

  参考文献:

  [1]侯轶彬.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转型路径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2(07).

  [2]刘涛.图像学与图形释义系统[J].教育传媒研究,2021(03).

  [3]刘建民.新闻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56.

  [4]刘涛.融合新闻叙事:语言、结构与互动[J].新闻与写作,2019(09).

  [5]D.Dayan、E.Katz.媒介事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50.

  (作者为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编辑)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11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杨旭.融合传播视域下广电媒体短视频制播思考[J].青年记者,2023(13):63-65.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