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实事求是是赢得信任的最佳途径

2023-08-10 08:48:19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吾道南来

摘要:无论是报道,还是回应公众关切,都要用事实说话,用证据说话。

  是鼠头,不是鸭脖!6月17日,“江西工职院‘6·1’食品安全事件”联合调查组通报,据专家判定,学生在食堂饭菜中发现的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头部。

  这一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高校和基层政府的公信力,而且在国际上给中国“丢脸”。有日媒报道,这种看似非常简单的事情,劳师动众,非要联合调查才搞清楚。有美国网络媒体说,中国高校食堂为了牟利,不管学生健康,不在乎食品安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的中文页面,专门探讨了“鼠头鸭脖”事件:“真真假假的谣言,假假真真的辟谣……”还配了一幅鼠头鸭嘴的讽刺画。

  这一传播案例说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自身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其受关注的程度以及国内外事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内宣与外宣的边界在消弭,境内媒体日益走向国际化。在国际传播中,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个“硬”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一是既要报喜,也要报忧。

  “只报喜,不报忧”,或者“只报忧,不报喜”,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媒体不回应公众关切,回避舆情热点,舆论监督报道更是罕见。而“自媒体”紧跟负面热点事件,大肆炒作收获流量。久而久之,一些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日益削弱。这种现象已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求地方权威部门对突发事件“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发布消息,强调要加强舆论监督工作,中国新闻奖还把舆论监督报道单列出来作为专门奖项。

  外宣媒体同样“既要报喜,也要报忧”,只有这样,才符合海外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赢得海外受众的信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5月31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真实、全面,就是“既要报喜,也要报忧”,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掩盖真相。

  二是坚守真实性原则,叙事要客观全面准确。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原则。传播主体的公众形象与公信力直接影响受众对内容真实度的主观感知和判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同时坚持内容真实和形式真实,借助真实真情真理的力量,让中国故事更具感染力、传播力。

  “柬埔寨血奴案”反转事件更警示我们,在传播过程中要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避免因小失大、落人口实。2月12日,一则“中国江苏男子李亚明(化名)因轻信58同城招工广告,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遭胁迫偷渡至柬埔寨后,被网诈团伙抽血致病危”的信息刷屏国内社交媒体,受到广泛关注。在中柬两国警方深入调查、核实信息期间,国内一些媒体急于追求热点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2月28日,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人民日报等相继发布新闻,认定系三人协助编造“血奴案”。之前一些媒体的新闻编辑部没有对新闻事实进行严格深入的核查,进行了揣测和煽情报道。“柬埔寨血奴案”这一虚假国际新闻会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媒体专业性和权威性的质疑,这不利于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三是回应公众关切要实事求是。

  有的部门或单位一遇到舆情热点事件,首先想到的是“捂盖子”“删帖子”“灭火”,找当事人改口。有的监督管理部门不深入调查,仓促下结论,回应全靠“一张嘴”,没有真凭实据,最终落下笑柄。“鼠头鸭脖”事件中,辨别是鼠头还是鸭脖并不难,但因为相关单位或部门捂盖子、和稀泥,不作为、乱作为,以至于要依靠省级联合调查组驱散迷雾、还原真相。

  总之,无论是报道,还是回应公众关切,都要用事实说话,用证据说话。“欲盖”往往“弥彰”,“怕事”难免“惹事”,实事求是才是赢得信任、化解矛盾、平息纷争的最佳途径。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14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吾道南来,实事求是是赢得信任的最佳途径[J].青年记者,2023(14):126.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