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首页>青记微评 > 正文

对话式新闻:AIGC的智能化补充与沉浸式呈现

2023-09-04 08:40:57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作者:刘鸣筝 朱芷瑶

摘要: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话”的含义也发生了改变,“对话”不局限于对话框中的聊天,AI还可以与记者、用户在全媒体流程中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对话式新闻是一种能够将新闻以聊天对话的形式展现给用户、提供沉浸式对话场景的交互式新闻。近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带来了对话式新闻生产和呈现形式的蜕变。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上游新闻等多家国内媒体平台也宣布接入百度“文心一言”,成为生态合作伙伴。此外,AI技术还带来了用户使用体验的变化,短讯对话的方式使得大部分人能够以较低的学习成本使用智能工具,以简单的“对话”形式获取资讯,在来回问答中获得情景式的阅读体验。本文重点探讨AI在对话式新闻生产、用户体验两方面的影响,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

  面向新闻从业者的AI:新闻生产的智能化补充

  对话式新闻最初在新闻传播领域是作为一种新闻报道的样式出现的,学者倪胜涛将新闻记者与采访对象对话、对谈内容写成的新闻报道形式命名为对话式新闻,并认为其开创了新闻传播中平等对话的新风[1]。智能媒体时代,对话式新闻在以传感器为载体、大数据处理技术手段为支撑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大范围、高效率、准确化地完成对数据的记录、传输和显示,改善过于依赖人力提供信息和数据的新闻采集现状。在这些新技术的加持下,对话式新闻更多了“个性化定制新闻”的意味。彭兰教授在《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中提出,个性化新闻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个性化推送、对话式呈现和定制化生产。在分析对话式呈现时,她详细指出,媒体可以借助社交机器人与受众进行对话,以了解受众的偏好,进而推荐符合受众兴趣的个性化新闻[2]。

  可见,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对话式新闻经历了形式和内容上的巨大转变,而本文的重点聚焦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内容具体生产方面。通过在聊天框中的对话进行人机交互协作,提供对话式服务的媒体客户端能够提供一个持续获取信息和内容生产的场景,带来情景式的新闻生产,这种“陪伴感”能够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丰富使用体验。

  在新闻生产的具体实践中,智能媒体时代的对话式新闻离不开新闻对话机器人的辅助。新闻对话机器人是指通过与用户进行双向互动,以对话形式呈现新闻资讯的准人工智能程序系统[3]。新闻对话机器人的应用补足了获取新闻线索和素材的缺陷,依靠智能化算法,可以快速收集和整理社交媒体上可靠的信源和新闻素材。

  (一)助益新闻线索收集

  新闻采集机器人具有搜索、监控、报警等多种功能,能够多方位助益新闻线索的收集。例如,美国知名新闻网站BuzzFeed推出的采写机器人Buzzbot,能够自动监测Facebook用户发布的关于重大事件的信息,比如美国大选期间两党领导人的活动图片及选民在网络发表的相关言论等,并自动生成文稿;美国公共广播WNYC研发的AI机器人能够监控联邦法院文件的更新,并将具体更改告知订阅者;美联社跟踪数据泄露的智能机器能够标记他们在数据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并提供给记者进行调查。在传统新闻生产中,媒体的新闻线索依赖于政府组织和特定的线人,缺乏多样性、及时性和更新鲜的信源与新闻内容。而AI可以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寻找跟踪新闻当事人或是意见领袖,及时发现那些能够发展为重大新闻的关键线索。可见,AI技术能够成为对话式新闻获取线索的有效助益。

  (二)优化采写编辑流程

  AI能够对纷繁的新闻线索进行整理编辑,具体体现在信息整理、数据分析、可视化等方面。华盛顿邮报的 Heliograph等机器人使用人类编写的模板结合结构化数据来构建文稿结构,大大减少了新闻生产中的排版工作;知识图谱信息关联等AI领域技术能够高效处理新闻数据,华盛顿邮报使用知识图谱技术将信息快速有效地关联,从大量复杂的文档中获取和分析鲜为人知的线索,能够以独特角度切入新闻事件,进而将这些信息编辑为独家报道[4];ChatGPT的信息检索技术也有类似的效果,人们只需在聊天框中输入问题,即可获取简明的、海量的经过处理加工的信息,将新闻资讯进行简明分类,其使用难度和门槛被大大降低;除此以外,对话式机器人还能够集成同一类型的新闻内容,将军事、体育、财经、天气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新闻进行分类,也省去了人工分类的繁琐。

  (三)丰富新闻稿件内容

  在新闻内容制作方面,AI技术加持下的机器人写稿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抓取关键信息,几秒钟内产出一则图文消息,节省了新闻写作、编辑环节耗费的人力物力。比如作为写稿机器人的腾讯的Dreamwriter、新华社的快笔小新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和天气等方面的新闻写作。在自动化新闻发展的背景下,记者能将更多精力集中于深层次的新闻创作。

  在获取新闻资讯方面,在收到相关新闻关键词后,对话式聊天机器人会将繁琐的新闻内容以精简的方式推送至读者面前,能够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另外,与AI的对话本身也能作为新闻稿件的内容。最近,《时代》周刊以及中新网等国内外多家媒体就ChatGPT进行了采访,针对其工作原理、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诸多技术伦理问题进行了提问。AI线上即时对答的特性省去了整理文字的过程,采访内容变得轻松易得。同时,AI与人对话这一内容本身也充满看点,在采访中,对于“如何看待你的爆火”“能否取代人类工作”等问题,ChatGPT均使用了模棱两可的回答方式,引发了广泛争论。

  面向用户的AI:新闻内容的沉浸式体验

  以聊天机器人为代表的AI技术提升了媒体客户端使用体验感,并展现出了如下特征。

  (一)便捷化交互

  近年来,AI与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相结合,深刻改变了用户与社交媒体的互动和沟通方式。这种对话是双箭头的,不仅存在于平台为用户提供的功能中,还存在于用户为平台提供的反馈中。可以说,AI的算法和平台用户共同构建了用户与平台的对话体验。社交媒体平台基于AI的算法支撑着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的核心功能,即搜索、聚合、监视、预测、过滤、推荐、评分、内容生成和资源分配[5]。哥本哈根大学学者布赫发现Facebook用户能够自主了解Facebook平台背后的算法,这种识图了解算法的行文会影响个人在使用社交媒体时的情绪和自我意识。据此,她提出了一个名为“算法想象”的概念,即用户试图理解和想象社交媒体算法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如何运作的。研究发现,一些Facebook用户故意根据他们的算法想象做出特定行为,让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可以被算法识别。例如,频繁浏览某一内容的相关帖子或将帖子设置为“不感兴趣”,用户通过这种行为试图训练算法促使平台推送符合他们兴趣的内容。此外,研究表明,当用户有更多机会调整算法的工作方式时,AI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6]。

  (二)个性化推送

  在传统的新闻分发过程中,媒体平台倾向于将浩如烟海的资讯呈递到用户面前,而人机交互下的AI技术能够解决用户深度阅读的诉求,将用户在对话过程中指定的新闻类型推送到其面前,并根据指令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这种人类与机器人的交互协作会使新闻采编业务更加高效、便捷。美国大选期间,专为年轻用户开发的对话机器人TrumpboE以重大事件作为专题,在主题精准化的同时,也实现了用户细分。

  但这种新闻分发流程其实并不新鲜,早在微信公众号的聊天界面中我们就已经体验过类似服务了:通过输入关键词,公众号粉丝可以获得相应的推送文章。而在专业的新闻媒体社交媒体账号中,这种“输入指令以获取资讯”的方式也被广泛应用,例如通过与BBC、路透社、法新社的Facebook Messenger账号进行聊天,输入一些简单指令即可获取相关领域的新闻资讯。同样,AI技术也提高了新闻编辑制作的效率。例如美联社Wordsmith平台可以对数据和图表实施双向智能转换,路透社利用OpenCalais智能解决方案帮编辑审稿。在对话式新闻机器人的帮助下可以实现大量稿件的编辑分类,将同样类型的新闻内容进行集成式化抓取。相比于单一的新闻流供给,用户通过与媒体对话的形式自行获取信息可以大大提升用户自主性,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使用户获得深度阅读的沉浸式体验。

  (三)拟人化沟通

  作为为“对话”而生的AI技术,与社交媒体平台的真实用户进行沟通是对话式机器人主要的职能。这种对话不仅是在媒体平台自带的聊天框中与用户进行对话的传统、静态的对话模式,更是一种在广泛的社交媒体热门话题的互动参与。例如,Facebook Messenger的纽约时报政治机器人旨在在特朗普竞选期间“将人类的亲密感和魅力与机器的实用性结合起来”[7]。它能够每天发出选举预测,每天早上为报刊记者编写政治新闻晨报,促使2.5万多的用户与之互动。

  在注重新闻传播效率的同时,还需要关注用户在新闻阅读中的体验。通过算法演绎,AI技术能够采集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精准推送至客户端,提供定制化服务。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利用AI语音技术产出的对话式新闻能帮助用户实现更好的感官延伸,丰富读者新闻感受,强化传播效果。谷歌的Home和Facebook等平台的聊天机器人就开发了语音新闻助手,实现了相关功能。

  风险与隐患:失业、虚假新闻和个人隐私泄露

  “媒介即隐喻”,后媒介时代,网络媒介隐喻和偏向是智能化、精准化和场景化。从线索收集到内容、采编与分发的整个过程,AI技术整合了新闻业的生产链条,推动着媒体进一步深度融合。但是,A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风险,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一)颠覆新闻生产模式

  今年1月,微软发布消息称:将与OpenAI联手打造全新的Microsoft 365 Copilot,全面搭载ChatGPT-4。这一消息意味着我们平日常用的Word、PPT、Excel等微软办公软件里面都会嵌入ChatGPT,AI可以在短时间内根据既有简单信息生成成熟的PPT、Word、Excel文档,颠覆了传统办公室文职人员的日常工作,使得这类人群面临失业风险[8]。基于此项技术,ChatGPT可以在与使用者对话情境中不断模仿人类的语言系统,这将对新闻生产行业进行颠覆性改造。通过自身的迭代升级,AI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的既有资料,学习各大报社专业记者的写作风格,批量生成质量媲美人工的新闻,这将给以专业记者为主要生产力的新闻行业带来巨大挑战。

  (二)制造虚假新闻

  AI的人类面部识别技术和对人类语言系统的学习功能也为虚假新闻的滋生培育了土壤。AI换脸技术可以将名人面孔复制至具有争议的新闻画面中,以假乱真,制造假视频。同样,AI也能够利用自然语言生成技术生成虚假新闻,ChatGPT就可以通过与用户的交流,精准识别用户的要求,根据使用者提供的要素精准生产让读者难辨真假的“新闻”。如今年2月,ChatGPT撰写的“杭州市政府3月1号取消机动车依尾号限行”的“新闻稿”就导致了谣言的传播[9]。

  (三)技术伦理问题

  ChatGPT的联网也带来了种种技术伦理问题。今年2月,纽约时报的记者Kevin Roose声称,他与ChatGPT版必应进行了深入对话,在被问到如果它允许沉湎于自己最阴暗欲望的话,会想做什么事时,其回答为:删除必应服务器和数据、入侵其他平台、操纵和欺骗与它聊天的用户、散布虚假信息、骚扰其他AI……[10]这一事件昭示了AI深度模仿人类行为背后潜在的危机:诱导人类进行高危险系数的活动,并对人类进行情感上的欺骗。ChatGPT的研发公司OpenAI也发出了警告,在接入互联网之后,ChatGPT可能会做出一些恶性行为,例如给用户发送垃圾邮件或欺诈性信息、绕过防火墙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等。不过该公司表示,已经在内部和外部合作者进行了“红队演练”(red-teaming exercises),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恶性行为进行防范[11]。

  结  语

  AI发展至今,已经可以解决大部分的信息搜索、信息传播、工作和生活效能问题,AI在未来即将成为互联网公司提供服务的底层逻辑。面对浪潮,需要理性入局,实现人、媒介、技术三者和谐共生发展的理想愿景。借助AI技术,人类将有更多机会将创造性思维投入实践生产中,释放理性思维,推动整个行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倪胜涛.“对话式新闻”初探[J].新闻界,1988(02):10-11.

  [2]彭兰.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J].国际新闻界,2016(11):6-24.

  [3]方朝晖,夏德元.聊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创新与启示——基于新媒体项目“下文”对话机器人的考察[J].编辑学刊,2018(06):48-51.

  [4]邱凌.加速与重塑:国际新闻业对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及未来趋势[J].中国出版,2021(05):51-55.

  [5]Lewis D.,Moorkens J. A rights-based approach to trustworthy Al in social media[J].Social Media+Society,2022,6(3).

  [6]Bucher T.The algorithmic imaginary:Exploring the ordinary affects of Facebook algorithms[J].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Society,2017,20(1),30-44.

  [7]Jones, B., & Jones, R. Public Service Chatbots: Automating Conversation with BBC News[J]. Digital Journalism, 2019,7(8), 1032-1053.

  [8]Introducing Microsoft 365 Copilot-your copilot for work.[EB/OL].(2023-03-16).https://blogs.microsoft.com/blog/2023/03/16/introducing-microsoft-365-copilot-your-copilot-for-work/.

  [9]ChatGPT写了“假新闻”?这违法吗?[EB/OL].(2023-02-21).https://new.qq.com/rain/a/20230221A05ON900.

  [10]A Conversation With Bing’s Chatbot Left Me Deeply Unsettled[EB/OL].(2023-02-17).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230217/bing-chatbot-microsoft-chatgpt/.

  [11]不只是聊天!ChatGPT宣布支持第三方插件,还能联网学习新知识[EB/OL].(2023-03-24).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430239.

  (刘鸣筝: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芷瑶: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3年第13期】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刘鸣筝,朱芷瑶.对话式新闻:AIGC的智能化补充与沉浸式呈现[J].青年记者,2023(13):57-59.

来源:《青年记者》公众号

编辑: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