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读者视角”:增强党报贴近性的“抓手”

2006-09-15 11:31:12

来源:   作者:

摘要: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 刘飞锋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读者对党报的强烈期盼,也是党报争夺读者、抢占市场不懈追求的目标。如何实现“三贴近”?笔者以为,要坚持以读者为本,将“读者视角”贯穿新闻采编和办报的全过程。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不但尊重了新闻的基本规律,更尊重了读者阅报的“三种需求”: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实用的、警示的等等,以满足自己工作、生活、做人的需要;从中获取新的知识、新的观念,以满足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的需要;从中获取快乐,得到精神享受,从而满足娱乐、休闲的需要。

  从读者的角度选题材

  采写新闻是办报的第一道工序,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道工序,而选择题材又是新闻采访的先决条件。要贯彻以读者为本的办报思想,增强报纸的贴近性,首先就要从读者的角度选题材。

  从读者的角度选题材,就是要从对读者有用、为读者排忧解难、解惑释疑的角度去选择,把读者的事、读者的需要当成报纸的大事。

  要达到这个效果,第一要增强新闻的服务性。读者买报读报,第一需要是对自己有用。为适应这种需要,现在很多报纸都增强了服务读者的力度。如大多数报纸包括党报,都增加了对气象新闻的关注和报道力度,有的还开设了实用新闻专版,专门为读者提供气象、供水、供电等服务。再如,在每年的春节等这些社会关注高的节日,报纸都增开了专版甚至专刊,从吃喝玩乐健康等方面做好了全面的服务,简直成为读者的一本“节日生活手册”。

  第二,要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读者遇到有关部门不愿意解决或解决不了的难题,就会想到新闻媒体。而作为新闻媒体,就要把读者的投诉当成首选题材,要以高度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并不惜代价、不嫌麻烦、不惜版面,对其进行采访报道,要敢于为读者说话,敢于为读者主持正义。不宜见报的,也要想办法帮助其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要做好解释和思想劝解工作,以体现报纸对读者的感情。这样的报纸就会让读者感到可亲、可近、可感。因此,现在很多报纸都开设了市民热线、生活110之类的版面,并不惜版面刊登一些鸡毛蒜皮但与读者生活息息相关,事关读者切身利益的稿件,且取得令人惊喜的亲民效果。

  第三,要增加社会和文娱新闻。虽然现在读者休闲的方式非常多,但许多还是有读报的习惯,而且报纸方面易带,易于收藏和保存,有着其他方式和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增强报纸的休闲功能,就要增加社会新闻和文娱新闻的数量、分量和质量。这些新闻因为通俗好读、活泼生动、趣味性强,而有着广泛的读者群。增强文体娱乐新闻,也就增强了报纸与读者的贴近性。很多报纸在这方面都有着成功的实践和运作。

  从读者的角度写新闻

  如何做到从读者的角度写新闻?就是记者在采写新闻的时候,做到心中有读者,心中时刻想到读者,在写作新闻时,要想到这篇新闻是写给谁看的,进而想到读者为什么要看这篇新闻、这篇新闻对他们有什么作用,从而把读者最想知道、对读者最有用的东西写进新闻或作为新闻的最突出部分来写;想到读者最喜欢看什么样的新闻,把新闻事实中最有味、最有趣、最能吸引的那部分事实拎出来写。这样,写出来的新闻就做到了有的放矢,就能受到读者的喜爱。

  基于此,要从读者的角度写新闻,就要从适应读者的三种需要出发,尽量满足读者的各种需要。记者采访到一个新闻事实,首先就要用“读者的三个需要”原则来衡量、取舍,要么从中抽出对读者最有用的事实来写新闻,要么将从中最有教育、警示意义的事实写成新闻,要么就把其中最有味道的事实写出来。

  这种要求在会议新闻的采写上表现特别突出。比如,报道一个讨论决定“整治公交车秩序,提高公交车票价”的政府常务会议。如果从“官方”的角度写新闻,记者就会将笔力集中在会议的程序上,如哪些领导参加了会议,哪些领导在会上讲了话,讲了些什么,会议讨论了什么,作出了什么决定。读者从这则新闻中仅知道了“开会”本身,因为与自己的关联不大,也就不会太关注这则新闻。但如果从读者的角度写新闻,就会将此次会议作出的“整治公交车秩序,提高公交车票价”的决定的具体内容展开来写,将与读者切身利益联系最紧密的、读者最想知道的事实作为新闻的重点,比如整治公交秩序的时间、方式、措施,整治后会给读者乘车带来哪些好处,公交车票价具体提高到多少、为什么要提高票价,提价的依据是什么,提价对读者生活有哪些影响,读者对此有什么看法等。因为这些内容都与读者息息相关,自然会深深吸引读者,比上则新闻的关注度肯定高得多,也就受到读者的欢迎。

  从读者的角度编稿件

  有的记者常常会遭到这样的困惑,他从读者的角度写的新闻,要么被编辑改得面目全非,要么被要求重写,要么就会被枪毙。其实,这里牵涉到一个编辑思想问题。

  因此,要增强报纸的贴近性,除了记者要从读者的角度写新闻外,还需要编辑从读者的角度编新闻。因为,记者从读者的角度写新闻只是第一道工序,是前提,如果编辑不转变观念,不从读者的角度编新闻,记者的思想就得不到完整的体现。

  从读者的角度编新闻,一方面要求编辑在新闻编辑工作中,通过制作标题、修改导语、调整文章结构等手段,来突出、强化、放大能满足“读者三需要”的新闻事实。如将与读者最关联的“新闻卖点”、主体事实,作到标题中、写到导语里、提到“倒金字塔”结构的前面部分。

  另一方面,要求编辑从记者所写新闻稿件中,寻找最与读者关联的新闻点,然后要求记者抓住这一新闻点展开来写,或者根据这一新闻点补充采访,重新写作,从而做出一条令读者满意的新闻。

  从读者的角度排版面

  版面是报纸的另一种重要语言,版面语言可以体现一家报纸的风格和办报理念。巧妙利用版面语言,从读者的角度排版,也可以达到增强报纸贴近性的效果。

  从读者的角度排版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方面将读者关注高、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稿件,通过稿件位置的安排、标题字体的大小、线条粗细、底纹深浅、色彩浓淡及图片的运用,或通过相关稿件的组合、稿件与图片的组合,来突出、强化和放大,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也就是将最与读者相贴近的稿件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处理成最具视觉冲击力、最抓人眼球的稿件。

  另一方面,在版面设计时,要讲究视觉效果,做到美观、大方、通俗、大气;要尊重读者的阅读习惯,方便读者阅读,让读者读起来不累。这样,自然会吸引更多的读者。比如,现在大多数读者不习惯从上至下阅读,应尽量避免将正文文字竖排;可以将大篇幅的文章分割成一篇篇的小文章,排成一个个的小方块,这样比起通版文章,读起来要轻松得多。好读的报纸,自然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