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首页>编读网来 > 正文

青年记者2011年11月上评刊

2012-01-04 16:07:41

来源:   作者:

摘要:

    1.本期“新格局 新记者”的前沿报告紧贴“走转改”主旨,作者大都在新闻媒体中磨练多年,经验丰富,体会颇深,他们的认识和感受非常真诚、生动、亲切感人,读后深受启迪,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许多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很值得媒体后来人深思和效仿。尤其是大众报业集团的逄春阶、薛广乾、张子森等人的文章情真意切,现身说法,更让读者近距离地感受到记者的艰辛、勤奋、认真和执著,新格局下的新记者起码应该成为他们这个样子才是。

2.“新闻观察”专栏的内容厚重、精彩,有新意、有分量,有一定难度,但与当前的媒体改革发展紧密相关,实用性很强,许多理论观念阐述得比较到位,读起来并不难懂,很对专业人士的胃口,是一组言之有物、有的放矢之作。这样的观察和透视凸显《青年记者》的水准和品位。

3.“大众日报现象”的专题组织得略显仓促,有些同志的稿子写得不够丰满和吸引人,不如自己的作品引人瞩目,这也看出了咱们山东人“会干却不太会说”的特点。朱德泉先生的体会却别具一格,他没有超常标榜自己的成果,而是把自己的成长和取得的成就牢牢记在了自己的恩师身上。对大众报业集团深厚的业务研究氛围和《青年记者》编辑与领导的培养呵护,念念不忘,这种懂得感恩的品格难能可贵,朱总的谦逊、谨慎注定他今后还会不断进步,更快发展,取得更显著的成果。

4.读《〈人民日报〉带来了新闻新风》一文,我产生了一种新的感受。文章很短,是评论和赞扬人民日报将111日当天的新闻高时效地印发在当天的头版位置上,这样的速度,确实令报界同仁感到惊讶咋舌,人民日报可以做到,其他报纸同样也会做得到。假如记者编辑稍微迟疑一下,拖到第二天再发稿,也不能说晚了,但其效果大不一样,人家早就见报了,你却第二天见报,谁还去看呢?在读这则小言论时,我突然想到《青年记者》的编辑在编选此稿时,效率也是相当惊人的。作者将111日的新闻时评赶出来发给编辑,1110日出刊的期刊杂志却白纸黑字刊发出来,这种只争朝夕的做法同样令期刊同仁惊讶不已。杂志比报纸更受印刷和发行的局限,短短的三五天时间就可以将上旬的稿件内容,编印上版面,《青年记者》的拼搏精神也很值得评一评、赞一赞。

5.本期许多稿件都涉及到佛山“小悦悦”碾压致死一事,尽管该事件形成当时的社会舆论焦点,但那么多的稿件都集中涉及这件事,似有重复嚼蜡之感,一两篇文章说透就可以了,说得太多,就适得其反,令人讨嫌了。

 

本期稿件编校相当出色,几乎没看到明显差错,有个别问题不一定是硬错:

如多处稿件使用的“碾压”,用“轧”字才是。

P50一栏:“总编辑一定音”,是否用“”字?

P50二栏:“我更多的时间是着相机”,“相机”的重量有限,操作时与摄像机不同,“扛”字似有不妥,用“握”字比用“扛”字更贴切一些。

P54一栏“不由自”的说法欠妥,是否是“不由自主”?

以上意见谨供参考。

 

特约评刊员:李惠东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