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首页>编读网来 > 正文

青年记者2013年1月上评刊

2013-03-07 10:03:26

来源:   作者:

摘要:

        1.本期刊首新增6个页码的铜版纸页,集中刊登“2013元旦报纸版面集锦”,从中央到地方,时政主流大报及晚报都市报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读者大开眼界。各报新年伊始,头版亮相,拳脚功夫,各种千秋,尽收眼底,一目了然。孰优孰劣,读者自有公论。“集锦”只有真实版面,没有任何点评,完全是靠事实说话,“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样的处理好处很多,既体现了贵刊的公允姿态和简约风格,又体现出对读者评判能力的尊重,提高读者的鉴赏水平,同时又便于各家报纸相互观摩、交流和争鸣,相得益彰。建议此栏目长期坚持办下来,既有版面设计效果的比对,还应有摄影作品的展示,新闻漫画的涌现,各报改革与创新成果在版面上的落实,当然也应该包括新闻期刊和网站方面的相关内容。现在许多期刊都发展为彩色印刷,在图片应用方面,《青年记者》显得有些弱势,彩色插页的出现是对其弱项的一个弥补,经营得好,处理得出色,也是期刊内容的一个创新亮点,希望“集锦”不是一闪而过,要长期开办下去才是。

    2.“新闻话语之变”的前沿报告主题讲得很是时候,这么多的专家学者,媒体从业者都各抒己见,肺腑之言深深打动读者,相信报刊老总们对此亦不会等闲视之。新闻话语涉及文风,更与胆识相关联,在私底下与编辑记者聊天时,他们的思路也是很开阔很开放的,妙语连珠,精辟绝伦,是极好的小品段子素材,为什么一写成稿子,特别是见报的稿子就正襟危坐、异口同声、精彩皆无了呢?联想到我们的电影上座率低,包括春晚越来越不吸引人,是不是与过度的“三堂会审”有关呢?上级领导的严格审查把关,对避免犯政治错误很有必要,可在泼洗澡水时也把可爱的宝宝倒了出来,这却是屡见不鲜的。就是在反映十八大精神的报道中,冠冕堂皇、穿靴戴帽、言不由衷的稿件比比皆是。摆拍的照片让人无语。长期养成的“统一口径”、南郭先生式的惰性,一时还无法彻底改变,新闻界切实改进文风还任重道远。在报告“众议”中,不少权威人士的话语振聋发聩,引人深思。“我们今天怎样做媒体”,不能只是说说而已,重要的是见行动,见效果。南郭先生日子不好过了,“叶公好龙”更不允许,“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多年前就会说,现在习总书记又提出来了,新闻媒体在大力宣传的同时,更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落实。

    3.这几期的“茶座”都办得很有生气,很活跃,很吸引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接地气,把最基层的,奔波、奋战在第一线的记者、编辑请进“茶座”,掏心里话,发“牢骚话”,畅想一下自己的期冀和心愿。这期把三位长年上夜班的编辑请来,真有些央视春晚崔永元与白云黑土唠嗑“有话实说”的味道。一个编辑上几天夜班并不难,可是上了一辈子的夜班,天天“昼伏夜出”,就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感慨万千。孟秀玲编辑强忍愧对6岁女儿和家人的酸楚,却总结出“下午上班,凌晨下班,错峰出行从不堵车”的满足感,从这风趣调侃的幽默中,我们更认识到夜班编辑的宽广胸襟和高尚情操。《青年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把栏目和文章的重点瞄准基层,这样的办刊道路值得称道。媒体中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还有很多,检查校对人员、出版美编人员、印刷发行人员、网站制作人员……他们中亦有很多精彩故事、动人事迹,让他们也有机会来到“茶座”歇一歇,聊一聊,露露面,赵老师还要继续辛苦下去噢!

    4.陈力丹、张勇锋撰写的《领导人报道回归新闻价值标准》一文中提到:“1966年5月11以后,开始了全面的关于毛泽东个人崇拜的宣传,直至1976年毛泽东逝世,凡是关于毛泽东的新闻,不论事大事小,永远成为头版头条……”“1966年5月11以后”的说法,依据是什么?是不是1966516日的笔误(“5·16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进入全面发动的阶段,及倾方针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
    该文作者的回复:不是笔误,而是指511日人民日报上半部开始了长期的毛泽东活动新闻上头版头条,直到毛泽东逝世。“5·16通知是中央文件发布,文件没有提及毛泽东的新闻必须头版头条,这是潜规则,不可能有文件的。

 

20131月上期部分差错:

P20一栏:“这种官场派”                                              (做)

P24三栏:“对使用公车送子女上学展开督              (察)

P37二栏:“不想麻烦才刚开始”                                  (承)

P38二栏:“因为他的文章‘老’有深度”                  (到)

P38二栏:“采”、“采”用字应统一用“沙”字 

P40一栏:“人们提及,无不舌”                                  (咋)

 特约评刊员 李惠东

来源: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