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首页>新闻实践 > 正文

新闻叙事人的多元化解读

2009-11-10 12:14:44

来源:   作者:

摘要:——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例

  ● 孙媛颖
  在新闻叙事中,新闻叙事人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它的身份以及在新闻叙事中所表达的方式和参与程度,决定着叙事文本的基本特征。对新闻叙事人的研究,即是对“声音”的研究。新闻就是说话——告知信息、发表意见、引导舆论,说什么和怎么说都取决于说话的主体——新闻叙事人。赵毅衡在《当说者被说的时候》一文中提到:“一部叙述作品中,可能有不止一个叙述者,这些叙述者可以是平行的,但在更多情况下他们是多层存在的。这种现象称为叙述分层。”①
  央视《新闻联播》从开办至今,凭借其持久的影响力,树立起权威、有公信力的新闻栏目品牌形象,其节目宗旨是“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它之所以能牢牢占据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制高点,与其“说话”的主体密不可分。因此,对《新闻联播》叙事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出场”的新闻叙事人
  媒体在表达思想、陈述观点、渗透理念时,总要借助一定的符号,如文字、图像或声音等,它们通过一定的结构方式形成新闻文本。电视新闻正在进一步强化“视”和“听”这两个通道的功能,图像话语是电视新闻文本的外在表现形式,运用图表、定格、圈点等特技手段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采用大量鲜活的人物同期声,通过新闻人物自己来叙事,在增加新闻信息含量的同时也使新闻更具可看性。电视新闻的解说词和屏幕中出现的文字,对新闻事件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解析作用。电视媒介拥有声音、文字、画面三位一体的展示功能,它们作为电视新闻叙事的载体,对新闻事件进行阐释,它们都是新闻出场的“叙事人”。
  记者作为新闻最直接的叙事者,将新闻事件制作成新闻报道,记者在隐含地塑造他人形象的同时,也传达着他对世界的感受,我们看到的真实世界其实是记者眼中的“真实世界”。电视新闻中的出镜记者作为出场的叙事人,通过在新闻现场解说的叙事形式,不仅加强了新闻叙事主体见证人的功能,使新闻事件更具现场感,同时也丰富了电视新闻的叙事方式。
  《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代表中央电视台“出场”,按照编辑事先修改好的稿子按既定的顺序串联起来,发挥着导出事件、串联事件的作用。尽管这种“播”新闻的传统语态有些俗套,但这种形式相对单一的播报方式在维护新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方面是独树一帜的,有利于维护媒体的公信力。
  记者做新闻、播音员播报、记者出镜报道、新闻人物的同期声以及解说词和屏幕中出现的文字都承担着电视新闻“出场”叙事人的角色,而电视画面、声音则提供了叙事的载体和平台,这是电视媒介所独有的叙事形式。这些“出场”的新闻叙事人存在于叙述的最外层,是电视新闻的外显叙事人。

  “规避”的新闻叙事人
  在新闻内容的选取和顺序的编排上,《新闻联播》都严格遵照政治价值取向,将事件是否具有重大显著的导向意义作为其选择的首要标准。如此的叙事结构体现出《新闻联播》节目国事优先、政治当头的鲜明的价值取向。国内新闻一般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的顺序拉开序幕。虽然每条新闻都署上了不同记者的姓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并不是体现在这些报道中立场和观点的创始人。新闻叙事中有一个隐指作者,“一条被刊发或播报了的新闻报道,都是以报台的名义刊发或播报的,其中既有采写报道的作者,也有被记者所选择的采访对象和被选择了的记者的陈述,还有编辑以及审阅签发的报台负责人等,也就是说,一个新闻叙事文本的隐指作者总是一个集合体,这个集合体才是真正的新闻叙事人”。皮埃尔·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中指出:“人们常问,谁是话语的主体?话虽是自己说的,但谁也不能肯定自己就是这话的主体。”如果自己不是话语的主体,那就是扮演了代言人的角色。
  曾庆香教授认为“新闻源是新闻媒体所掌握的事实是否发展为新闻报道的委托人,而新闻媒体不过是当事人委托的‘律师’而已”。②时政新闻固有的特性,如重要性、显著性等,使得那些掌握重要信息的官方部门顺理成章地成了记者必须光顾的场所。新闻来源成为了新闻话语的主体生成者。
  学者陈霖指出“从叙事理论角度来看,新闻叙事文本中的叙述者不是作者本人”。电视文化批判派学者克兰提出“媒介就是意识形态”,即所有的信息都成了意识形态,不同意识形态的叙事人,对事实的诠释和事实意义的产生则必然不同。“在新闻叙事中,叙事人的身份、视角、聚焦、功能等并由此合成的‘声音’,表现出的是叙事的立场、观念和态度”。③叙事人的真实身份和他看到的真实世界,直接关系着新闻的准确、客观和公正,关系着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何纯教授在他的《新闻叙事学》中提出“电视媒体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信仰、价值体系尤其是意识形态观念掌控下的集体,是‘集体叙述声音’,这才是真正的新闻叙事人”。④个体的记者编辑只是一定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新闻事实的“委托发言人”,他们发出的声音就是媒体的声音。
  记者在制作新闻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记者本人偏颇的洗礼。这里的偏颇指的是记者头脑中自动激发的刻板印象。它在主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对外显判断具有明显的影响。正如佘碧平先生所说:“在任何社会中,话语具有权力机制,话语规则决定了什么样的说话和实践方式是合理的和正当的,而与之唱反调的话语实践则不是被拒绝就是被边缘化。”因此,只有那些拥有势力、拥有发言权群体的刻板印象才能得以盛行,并最终成为人们头脑中的图像。《新闻联播》作为主流声音的发出机构,代表国家“说话”,事件取镜背后,框限记者报道内容的有深层的价值尺度、道德要求和特定的思想指导,话语里渗透了社会中无数意识形态的交集。

  谁是主要的新闻叙事人
  新闻叙事主体角色的多元化,意味着记者的角色要不断地转换。角色意识虽然来自外在,但它早已内化为人的心灵的一部分。在新闻创作中,记者一方面观照着自己真实的生存境遇,寻求独特的表达方式,一方面又扮演着某种社会角色,努力成为某个集体主体的“代言人”。这样一来,自我体验与角色意识之间便构成了一场“自在的我”与“他在的我”的冲突。新闻记者单纯地从个人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采访报道,无疑是对新闻本质的伤害。由于记者职业的特殊性,“他在的我”最终将战胜“自在的我”,主导着他们站在媒介的立场说话。
  电视作为一种艺术载体,被视为主导意识形态推行政治主张的宣传工具。因此,新闻事件的选择也必须符合现实要求,在电视新闻叙事中,事件依靠话语而存在,受众看到的其实并不是新闻事件本身,而是叙述事件的话语,是被讲述的新闻事件。即使是同一新闻事件,不同的人去讲述会有不同的话语,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讲述也可能不同。
  注释:
  ①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文学自由谈》,1998年第3期
  ②曾庆香:《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版
  ③④何纯:《新闻叙事学》,岳麓书社,2006年版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10月下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