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首页>新闻实践 > 正文

“决定性瞬间”理论带来的启示

2014-09-12 19:40:44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王真

摘要:

  ● 王 真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 世界著名人文摄影家,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1952年,他出版了摄影集《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首次提出“决定性瞬间”这一摄影美学观点,为纪实派摄影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决定性瞬间”特指摄影者通过抓拍,在极其短暂的几千分之一秒内,对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进行选择并通过强有力的视觉构图展示出来。这种摄影思想也被与布列松同时代的德国摄影家爱瑞克·萨洛蒙、英国摄影家比尔·布兰特、匈牙利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等著名的摄影家运用,并在之后的新闻摄影中成为最有效的方法。

  

  “借最好的一刹那,使事件产生全新的意义和境界”

  纪实摄影是一种记录的艺术,是对现实的世界进行的真实记录。纪实摄影在进行拍摄时,摒弃了那些唯美风格以及人工的倾向,创造出新的美学领域。然而,对于摄影师而言,如何捕捉到那“最好的一刹那”呢?

  从美学上看,布列松已经体悟到了摄影的本质。他说:“拍摄照片,是在反映事物本质的所有条件都具备了的时候,去抓取变幻流逝的现实,正是在这一刻,准确地抓住了形象的本质。”布列松说:“照片的线条、影调和画面的结构应该能够表达出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技术很好,但是没有思想、没有内容,就像是一盘没有肉的鱼骨头,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东西。”

  布列松鲜明地主张,在摄影创作活动中,一定要抓住内容与形式高度契合的“决定性瞬间”。但它不是留住“时间最好的一刹那”,而是“借最好的一刹那,使事件产生全新的意义和境界”。

  

  摄影作品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纪实摄影以现实生活的原型进行创作,直观地面向社会、自然。因此,纪实摄影会记录很多重要的时代信息,同时能够产生直指人心的力量。

  布列松一直秉持着这样的观点:摄影作品是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的,每一个摄影师都应该怀有尊重感,都应该意识到,无论一幅摄影作品画面多么精良、技术多么到位,如果它远离了爱,远离了对人类社会的理解,远离了对人类命运的认知,那么它就不是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

  摄影师的镜头存在立场和态度,并通过使用相机制造社会舆论,获得社会舆论的支持。当摄影师把镜头对准社会阴暗面的时候,摄影师有义务和责任去展现现实的苦难与不公,让世界关注到角落处的哭泣与苦楚,用图片的力量给予弱者帮助,摄影师在无形中成了社会责任的担当者。在“泛娱乐化”的今天,摄影师应担当起纯洁社会风气的责任,而非迷失在娱乐浪潮中。只有担当起社会责任,摄影师才能真正地记录历史、参与历史、改变历史。

  

  时时刻刻追求摄影的真实性

  布列松强调要尊重摄影的真实性,拍摄不经过改装的、没有后期加工和人为干预的事件和真实场景。他认为摄影不应该根据教科书公式来量化,也不应该用理论教条来进行拍摄。

  1.标准定焦镜头拍摄,达到视觉真实

  标准镜头是指焦距长度和所摄画幅的对角线长度大致相等的摄影镜头。对于135相机来说,标准镜头的焦距是50mm。与其他摄影镜头相比,标准镜头的视角、拍摄范围、景深等比较适中。标准镜头的特征是所拍照片给人以自然描写之感,表现的景物的透视与目视比较接近。因此在标准镜头所摄画面中,影像的影像比例关系和透视关系与人眼直接观察该景物所感觉到的正常视觉效果相一致——既不夸张又不压缩,变形也极不明显,从而使人感到所摄画面非常逼真、自然,令人觉得特别亲切、悦目、可信。标准镜头的成像质量也非常好,所摄影像清晰度高、明锐度好、反差适中、色彩鲜明,从而使所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同级别的其他镜头。

  也正因如此,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效果又十分普通,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淡”,它很难获得广角镜头或远摄镜头那种渲染画面的戏剧性效果。所以,要用标准镜头拍出生动的画面来又是相当不容易的,资深的摄影师也是如此。要用好标准镜头,摄影者必须非常熟悉他的器材,还要通过构图等形式上的构想实现对其摄影作品的最终预见。

  布列松的绝大部分照片均是用标准镜头拍摄的,这种最为真实的焦段正是秉承真实性和“决定性瞬间”理念的布列松所需要的。他在《决定性瞬间》这本书中说:“构图是我们永远必须全力以赴的首要任务。”对于器材,他的观点是:少就是多,标准镜头可以使他“随时随地准备扑过去抓取生活中的精彩镜头”。他认为,一幅摄影作品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完成了。因此,他对后期制作一般不太过问。他认为在拍摄时应该构图合理、紧凑,每一张底片都没有可以裁掉的多余部分。许多摄影者用于构图的因素是明显的线条,标准镜头最能忠实表现线条的特性;利用前景和后景构成框架因素,而精确的景深控制也是标准镜头的长处。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定其他焦距镜头的作用。实际上,摄影师是可以根据拍摄场景和对象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焦段的镜头进行拍摄的。比如,广角镜头能够交代拍摄环境,表现整体环境样貌,诉说环境所寄托的情感。因此,也有人称20mm到35mm的镜头为最好的人文纪实镜头。而长焦镜头能够压缩场景空间,可以放大画面中的细节。于是,在拍摄有矛盾冲突的场景时,常常使用长焦镜头。

  2.利用现场光源进行拍摄,达到客观真实

  布列松坚持摄影师必须运用现场自然光线,而不是在暗房里进行曝光处理。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他宁愿用高速胶片,也从不使用闪光灯等附加光源。布列松常用黑胶带遮住照相机的闪光部分,从而在拍摄时能够更好地融入人群。布列松尽量减少摄影作品的主观性,把客观真实的瞬间展现给观者。这种纯粹自然的拍摄手法,给纪实摄影师们以强烈的启示。

  现场光源是富有真实感和情调的,充满了客观的真实情怀。摄影师可以通过场景中幽暗或明亮的光线特征拍摄出符合情境的光线效果。这就要求摄影师对画面呈现出的效果进行预测,并选择恰当的测光点确定画面曝光基调。在特殊光线下,可以制造特殊效果。例如,在强烈的夕阳下,摄影师可以制造剪影效果,突出不同的画面情绪。摄影师在拍摄现场也经常会遇到光线不足的情况,如果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必然会影响到现场的气氛表现。摄影师可以将数码相机的感光度设置到比较高的档位,使用大光圈进行拍摄,从而获得比较高的快门速度,这样既可以保证利用现场光拍摄,又可以拍摄到清晰的影像。

  3.利用“偷拍”追求纯粹的自然

  基于现实主义的风格需要,布列松不希望拍摄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他希望他的拍摄行为不要打扰到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纯粹的自然是布列松所追求的。为了靠近被摄人群,布列松常将相机隐藏起来。他善于用镜头捕捉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画面。他曾经这样描述自己对摄影的迷恋:“我整日在街头寻找,随时准备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活生生的生活完全记录下来。”

  布列松通过捕捉普通人的日常瞬间,留住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瞬间,他所拍摄的作品感动着无数的人们,记录着历史和时代的特征。其实,这种“偷拍”陌生人是存在技巧的。

  首先,由于街头景物瞬息万变,快门较快的单反相机和体积小巧的卡片相机是理想的选择。当然在使用时也要注意快门声音以及动作幅度不要过大。同时,摄影师要对相机有相当的熟悉程度和对事件发生的准确预测,考虑到是否使用连拍。

  其次,盲拍技术在“偷拍”时非常重要。摄影师要在不看取景器时就能够大概预测某个角度能够拍到什么画面和构图,同时也要对物距和焦段非常熟悉。这样能够在靠近被摄人物又不希望干涉到事件的情况下,飞速地构图对焦并拍摄画面。在盲拍中,低角度的使用能够制造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新奇的视角使画面充满视觉冲击力,并且低角度还能使用天空为背景从而避开周围的杂乱环境,起到突出被摄主体的作用。使用手动模式进行拍摄也是“偷拍”的重要手段。在举起相机之前根据现场光线情况体现设置好曝光组合,并且谨记更换光线差别较大的场景时要提前改变设置。

  4.反对干扰摆布被摄对象

  布列松极其反对摆布被摄对象,他认为这种人为干预的拍摄方法是一种假摄影,是虚假而又没有意义的。他说:“安排出来的照片是没有生命力的,很容易被人们遗忘。如果你忠实于生活,你就能得到胜利。”布列松说他“感到最大的愉快”就是“人家看了他的照片感到真实”。

  在《决定性瞬间》一书中,布列松直言,“经过加工或导演的照片,我没有兴趣……相机是素描本,直觉与自发性反应的工具,是我对疑问与决定同时发生的瞬间驾奴。为了赋予影像意义,摄影者必须感觉得到自己涉入取景器中获取事物……摄影者需凭借极为精简的方法才能达到表现上的单纯……必须永远秉持对被摄者与对自己的最大尊重!”

  “瞬间即永恒”,摄影师需要通过抓拍,在瞬间捕捉到最能代表和反映事件或人物的精神状态、最能表现拍摄者表达意图的精彩画面。这就要求摄影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的判断力,能在瞬间果断地按下快门,使决定性瞬间在照片中成为永恒的典型。因此,摄影师一定要秉承真实拍摄的原则,在进行拍摄时尊重事态发展,不干预,透过镜头表现立场与观点。谨记要揭露摄影作品中摆拍的成分,并遏制这种行为。在各类纪实摄影大赛中也明令禁止摆拍,一经发现将有严重后果。摄影师在拍摄时也要形成不摆拍的现场氛围,反对干扰、摆布拍摄对象的行为。

  

  拍摄身边的事:“以小见大”

  布列松认为,世界凡事都有其决定性瞬间,他决定以“决定性瞬间”的摄影风格捕捉平凡人生,用极短的时间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内涵,并使其成为永恒。布列松立意高远,而他选取的素材通常是微小的。他曾说过:“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他常把相机对准现实生活中最为熟悉的人和物,并发掘隐藏在细微人世间的美。布列松十分善于在日常生活的场景里发现隐藏的问题和内在的矛盾。布列松的每一张作品,都是历史的瞬间凝固,附着在图片背后的故事烙印着浓厚的时代感。

  1949年在上海拍摄的作品《黄金挤兑风潮·1949年·中国》(图1),是布列松现场社会纪实的一幅经典之作。那时新中国还没成立,国民党政府即将倒台,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拼命地拥挤在银行前,急于将手中国民党政府发行的货币换成黄金。画面具有高度的现场感,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当时动荡的局势。

  1954年拍摄的《替爸爸买啤酒·1954·巴黎》(图2),虽然题材并不重大,却成为一幅备受赞誉的名作。画面充满欢快乐观的气氛,拍摄了一个孩子两只手各抱着一个大酒瓶,脸露笑容,踌躇满志地走回家去。他的神态、步伐、身姿以及身后一群孩子的欢快情绪,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人物神态被表现得十分自然、真实,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瞬间,很好地说明了“决定性瞬间”的现实性。

  而摄于1975年《美国模范监狱所见》(图3),画面中犯人瘦削的腿和手臂从狭小的铁栅栏缝里挤出,从紧握的拳头上隐约可见犯人怒吼的样子,而这是布列松在一所“模范监狱”里拍摄的画面,而究竟“模范”到什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罗兰·巴特曾经说过:“摄影术证明了某一特定存有的存在。”摄影来自于生活,又反映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对于摄影来说,图片作为它的最终产物,必然与这个时代所处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每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都会诞生一大批真实反映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摄影作品。观众可以透过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这个时代的真实社会生活背景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情感等状况,同时做出自己的判断。摄影师需要在特殊事件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人物的瞬间动作,及时抓取拍摄。在反映社会现象的时候,选择一定的角度和焦段而制造夸张效果,给人带来直接的冲击力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在保证画面内容完整性的同时,要能够以足够的视觉冲击力传递重要的信息。小细节能够体现大环境,摄影师正是通过拍摄微小的社会细节来反映大的状貌,以真实的画面来诉说故事。

  

  结 语

  摄影是一种表达人类思想的艺术。布列松曾经说过:“摄影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属于思想领域范畴。照相机像人们手中的钢笔一样,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 而作为摄影师,我们不应该沉迷于技术。现在就让我们追随着大师的脚步,拿起手中的相机,用每一个不可重复的“决定性瞬间”来拍摄身边的人或事物,表达出我们对生活的感觉吧。正如布列松所说:“在摄影采访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是不是对生活十分敏感。你第一个看到了,立刻就拍下来,这就是胜利。”

  

  参考文献:

  ①周摄华:《论卡蒂埃-布列松的摄影美学思想》[J],《新闻界》,2004年第4期,第74~75页

  ②肖飞 徐慧萍:《媒体功能泛娱乐化与社会责任的反思》[J],《新闻界》,2008年第2期,第56~57页

  ③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222/13/7593597_339222673.shtml

  ④刘金龙 唐卫:《论上海都市纪实新闻摄影技法对当代新闻摄影的影响》[J],《新闻知识》,2013年第2期,第52~53页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48月下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