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首页>院长视点 > 正文

立足新闻传播,面向公共传播

2015-12-10 01:18:00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2月上   作者:张志安

摘要:  提升社会洞察、建立价值共识、懂得行动倡导、服务公共传播,在新媒体建构的全新景观、改革进入纵深期的时代语境中,去坚守情怀、担当责任。

  当前,互联网已催生媒体业的深刻变革,媒体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开始重构。大学的传播学院是继续为传统媒体培养职业新闻记者,还是为正在兴起的大传播业输送公共传播者?新闻教育者是将互联网当成一种强化专业精神的超越力量,还是将网络视为对原有规范性新闻教育进行结构性再造的机会?新闻院校是采取全面渗透的革新方式、以互联网为核心来改造现有的课程体系,还是采取改良姿态、在已有课程之外增设互联网课程?这些问题都摆在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结合中外新闻传播学教育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变革,笔者以为,发展新闻传播学教育,探索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面对新技术的挑战,通过实验教学、文理交融来创新教育模式

  2013年,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十周年院庆时,将办学理念凝练成“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其中的“人文新媒体”强调的就是用人文理念来引领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培养具有新媒体采集、编辑、设计能力的新型传播人才。回到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德”与“才”,其“德”在于培养探求真相的勇气、公共传播的意识和服务社会的精神,其“才”在于培养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洞察的水平、社会学习的能力和信息获取、判断、生成的能力。从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营造的“网络化社会”语境看,新媒体采编和传播技能的培养,不应该只满足于过去的实践教学、实训教学,而应该引入更多的实验教学。

  “融创传播学”则强调了新媒体语境下传播学科人才培养的跨学科特点。新媒体采编、传播、设计人才的培养,兼具文理学科特点,需要运用包括新闻传播学、心理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设计学等在内的多学科知识,需要学生对新媒体受众的需求、新媒体传播的规律和新媒体设计的潮流有更科学的把握。为此,注重文理交融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强调实验教学的小班化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

  当前,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正在大力发展实验教学,初步规划建设“融合媒体+受众研究+交互设计”三大模块。其中,融合媒体模块建设以音频实验室、电视演播厅、纪实摄影实验室、融媒采编实验室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立足公共服务、采集公共信息、实现公共传播、建立公共对话的能力;受众研究模块以受众行为和心理实验室、数字调查实验室、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为支撑,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社会调查法、实验法、大数据挖掘等方法科学把握新媒体用户行为规律的能力;交互设计模块以视频编辑室、媒体交互设计中心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坚持批判思维、提高审美品位、追求交互创新、实现视觉表达的能力。

  面对新的媒体格局,立足新闻传播业、服务公共传播业来培养人才

  长远来看,立足新闻传播业、服务公共传播业来培养人才是必由之路。过去,传统新闻院校主要面向报社、电台、电视台、杂志社、新闻网站等专业媒体培养职业化的新闻传播人才,而今天,传统媒体自身面临生存危机、转型压力,对新闻职业人才的需求量锐减。与此同时,伴随着自媒体、企业微博、政务微信等机构媒体的兴起,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生产的协同构建了新的传播生态。在新的传播生态中,传播主体日益多元化,可以是个人、媒体,也可以是政府、企业;传播权力去中心化,专业媒体所掌握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正在衰落,受众权利和话语得到极大的提升;传播模式涌现新的特点,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成为新的生产机制和特征。

  从这个角度看,对新闻教育而言,与其把目标只瞄准在培养“好记者”上,不如更加注重“好公民”的培养,培养出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传播能力的“好公民”,其中一部分人才再增加专业实践,自然就会成为专业的“好记者”。恰如北京大学胡泳教授最近在一篇题为《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努力》的访谈中所说,“新闻教育原来它服务的这市场是十分直接的,就是服务于新闻行业……新闻教育面对的最大问题是怎么将单纯地为新闻行业服务转向为社会服务”。“事实上来说,核心不在于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学生在大学最主要的目标应是学习如何学习知识及获取知识的能力。”

  “立足新闻传播业”强调的是对事实、信息、真相的不变追求,和对公开、透明、服务的精神坚守。“服务公共传播业”倡导的是不再囿于为专业媒体培养人才,而鼓励为正在兴起的、更加广泛的、多元主体的公共传播业培养人才。变化的是人才培养所面向的行业边界和社会需求,不变的是人才培养中的公共服务精神。

  面对改革正进入纵深期的时代语境,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感、理解复杂性、激发责任感

  在传统新闻教育中,塑造核心价值观、激发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途径是经典教育和榜样教育。经典教育,即阅读和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过阅读重要文献、解读经典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责任感和大局观,把新闻传播事业所需人才定位于服务于党和国家、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进步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榜样教育,即通过阅读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经典作品、了解其职业生涯和生命轨迹,从而在偶像学习、感染和模仿中激发学生创造优秀作品、满足公众需求的信念。

  无论经典教育还是榜样教育,都比较注重“规范性理论”,将新闻传播业更多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工具,强调按照一定的理念、规范和准则来进行学习和实践,培养的更多的是“政治认同”。如今,面临更加深入的改革阶段、日益多元的社会心态、更加复杂的发展挑战,新闻传播教育要在“规范性理论”之外更多强化“经验性理论”,通过帮助学生“知过去、看当下、望未来”,在培养其反思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基础上建立家国情怀。

  新闻传播教育改革,要在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感、理解复杂性、激发责任感的过程中去培养其“家国情怀”。历史感是偏向时间的,复杂性是偏向空间的,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中建立的“时空观”,恰恰是社会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思维要求。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有利于增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强化对从“救国”到“兴国”再到“强国”之中国道路选择的认同;培养学生对现实复杂性的认知,有利于他们强化社会判断能力、提高社会调查水平,懂得传播更真实、全面、理性的真相。如果能够把社会科学的“经验性理论”跟传统新闻教育贯彻的“规范性理论”结合在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得到进一步激发。

  总之,未来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就在于:提升社会洞察、建立价值共识、懂得行动倡导、服务公共传播,在新媒体建构的全新景观、改革进入纵深期的时代语境中,去坚守情怀、担当责任。

  (作者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2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