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首页>前沿报告 > 正文

远程报道经验略谈

2010-05-10 11:43:04

来源:   作者:

摘要:

  ● 庞皎明
  我供职的南方都市报,不久前打出了一个口号:“南都,无处不在。”这无处不在的含义,除了包括无处不在的影响力以外,自然包括在各类新闻现场,都会出现南都记者的身影。理所当然的,远程报道成为诠释其“无处不在”内涵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论是海地的地震现场,还是国内最近的旱灾、矿难现场,南都记者几乎都是“无处不在”。
  在多年远程的调查采访及写作中,我积累了些经验教训,形成了一些思考浅见。下面就简略谈谈,与读者诸君分享。

  远程报道分类
  我供职于南都的深度新闻部,该部门主要的新闻产品,即是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深度报道”——主要涉及调查性报道、特稿、对话等报道题材。近年来,随着部门的扩张,深度新闻部也越来越多参与操作各类“短平快”的新闻报道。
  为此,我在本文中将远程报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调查性报道为主的深度报道题材,一类是以“短平快”的消息体为主要特点的各种突发性报道。这两种远程报道,涉及的采编联动及记者采写各有不同。
  1.调查性报道。这一类报道题材,并不太讲求时效性,而是以深度见长。对于这一类题材的操作,往往需要更多独家的素材和视角。
  2.突发新闻报道。在远程报道中涉及突发新闻题材时,时效是第一位的。因此,要求记者能在现场快速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向报社发回有用的新闻资讯。

  确定采访对象
  一篇报道是否对读者“有用”,并不仅在于其是否文笔优美,而在于是否在报道中给读者更多有效的资讯,这些资讯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或思考。这些资讯的采掘,要更多地依靠采访对象提供;因此,能否接近核心消息源,成为一篇报道能否成功、是否对读者“有用”的关键。有时候,记者会不时发出这样的感叹:找到核心的消息源,稿子就完成了一半。
  报道选题确定之后,做案头工作时,我会先简单草拟(或者在头脑中思索)一个脉络图:在这一事件中,谁是最核心的消息源?谁在这一事件中起到主要的作用?这一事件对什么人和事产生影响?谁是事件的知情者?谁在关注这一事件?一系列的疑问过后,如何确定采访对象已基本清晰。任何事件,都是由人来推动的;要解答以上的问号,自然就形成了一个以核心消息源为主的脉络图,即采访对象的重要性依次是:核心消息源(引发、推动事件的人)——事件的(受)影响者(利益受益方及受损方)——其他知情者(对该事件略知一二的人士)——外围的观察者(关注思考该事件的人,往往与事件并不相关)。
  通常,我在操作调查性报道的题材时,并不是凭空介入一个事件的调查。除了这些事件符合调查性报道的特征外,我几乎都有一两个消息灵通的“线人”。这些线人,并不一定都是核心的消息源,可能是前述采访对象的任何一种类型。基于“线人”的信息,我即可顺藤摸瓜圈定采访对象。以我曾采写过的时政类调查性报道《南街村真相》为例。采访对象的重要性依次如下:南街村(南街村集团)的领导层(核心消息源)——南街村村民(拥护者和反对者,第二层重要消息源)——南街村现象的研究者(学者,第三层消息源)——南街村现象的其他关注者(外围消息源)。确定了采访对象,如何落实操作采访,那就要依靠记者的人脉资源和突破能力了。
  在进行突发新闻的远程报道时,确定采访对象要快速准确。一般情况下,突发新闻的消息源不外乎两类:其一是当事者,其二是目击者。比如在一场火车出轨的事故中,当事者包括机车车组成员及乘客(可能还包括涉及事故的其他人);而目击者,一般是见证现场状况或参与营救过程的人员。在采访过程中,只要找到相应的当事者及目击者,完成一篇报道应该没有问题了。如果需要对事件进行更深入的挖掘,需要确定的采访对象可延伸,要继续圈定合适的采访对象,方法与前述操作调查性报道的方式无异。比如,在报道2008年甘肃陇南群体事件时,按照报社的要求,我必须在短短的几天内,除了满足日常的动态报道外,还要挖掘梳理引发该事件的根源。在这一事件的报道中,采访对象除了事件的当事者和目击者外,还应包括引发该事件的决策者和反对者——他们才是最核心的消息源。

  采访调查次序
  确定了采访对象后,接下来的工作该是落实操作调查采访了。在目前还存在新闻管制的当下,采访次序是件应十分讲究的技术活。采访调查时,如果采取胡子眉毛一把抓有什么就采什么的做法,吃力不讨好,有时候甚至使调查采访不得不被迫中断。
  在采写突发新闻时,最好的办法应先找到当事者及目击者还原现场,此后,如果时间允许,则可对事件的原因及后果等进行追问反思。一般情况下,突发新闻往往都是灾难性事件,记者不应急着采访官方相关部门,而应及时尽力还原事件现场——这类事件,官方往往会发布统一口径的消息(其是否客观真实当然需要视实情而定)。
  在采写调查性报道的过程中,我的采访习惯通常是:先全面掌握“线人”提供的各种信息,此后,确定采访对象(尤其是确认哪些人士为核心消息源)。接下来的工作,基本都是穷尽力气逼近核心消息源,让核心消息源开口说话。对于突发新闻而言,由于其时效的限制,往往是只要是有效的采访对象都可对其进行采访调查;只要是涉及事件动态的各类新闻源(采访对象),都应当进行关注追踪。
  在采访涉及到官方及政府部门时,我通常将对官方及政府部门的采访安排在最后。这并不是官方的消息(表态及意见等)不重要,我的理由是:官方跑也跑不掉,找他们很容易。如果可以发言,早找或晚找他们没太大差别,若官方及其相关政府部门不想就某事表态,早找晚找都是一个结果。在远程报道中,晚些跟政府部门接触能得到的好处是:报道过程可独立进行而不必受到官方或政府部门的关照及“呵护”。

  采访资源调配
  在远程报道中,由于事件发生在并非记者生活的城市(或称报社“大本营”),所以,对于采访资源的调配尤为重要。一个新闻业内的常识是,只有充分利用好各类资源,新闻报道的采写才能更顺利地进行,记者对事件的还原或追问才可能更逼近真相。
  对于调查性报道的采写,笔者的一个经验是在充分利用、消化“线人”提供的线索之后,将需要采访的对象、部门简单形成草图,此后或顺藤摸瓜,或步步为营逼近核心消息源。
  对于突发新闻,一个有效的途径是与事发地媒体(目的地媒体)同行形成“联动”。目的地媒体的优势,在突发类新闻事件报道时尤为突出。这除了因为其离新闻现场较近,通常能最快抵达现场外,还与目的地媒体的记者同行往往对当地的社情民意较为熟识有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及范围加宽,一个新闻事件会有多家媒体同时关注(如“重庆打黑事件”)。在对同一件事件的报道中,各家媒体记者依据所在机构的角色定位会各有侧重点——我想说的是,在对这样事件的报道中,同行之间通常会进行交流及交换各类采访资源;只要在不违反报社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这是应该提倡的。如此,不但可推进记者共同体的早日形成,对促进新闻自由、信息公开也大有裨益。为此,在与同行就某新闻事件并肩作战时,我都是尽可能与同行分享资源,最终诉求并非成就个人声望,而是推进新闻自由,让信息最大化传播。

  采编如何联动
  一篇新闻作品的最终完成,是采编合力的结果。笔者曾服务过多家新闻机构,在新闻的操作上,采编联动各有不同。大体是分两种情况:第一种为编辑主导制,第二种是记者主导制。
  在为南方都市报服务之前,我所供职的媒体主要采用编辑主导制——即在对一新闻事件的采写过程中,后方编辑会首先进行相关资料检索,加之前方记者采访所得综合进行判断,以编辑视角为主导,随时调整采访方向及写作角度。对于这类采编互动模式,需要采编之间随时进行沟通。
  我目前所供职的部门,则是以记者主导制为主(这或许跟所在部门记者多为资深从业人员有关)。在这一采编联动模式下,记者被派出去调查采访某事后,几乎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无论是采访资源还是采访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各类“突破”,都主要以记者的个人能力为主。记者主导制是最能考验记者综合采访能力的一种模式,但其弊端是缺少了后方的支援。鉴于这一现实,在充分尊重记者能力的前提下,我所在的部门为了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编辑及相关主管领导也已较大程度地涉入记者采访调查过程,在交流沟通中,以记者掌握的各类现场信息为基础,进行综合研判以便做出最佳决策。

  采访装备及注意事项
  在远程报道的采写中,报社采用的通常是“现场传稿”制度,所以,对随身的采访设备有如下简要要求,新闻从业者几乎都知道这些设备能起到的功用,笔者依重要性罗列之:
  1.笔记本电脑;2.照相机(准备多张存储卡);3.录音笔;4.无线上网卡(以3G为宜);5.记事本。随身携带证件(如身份证、记者证)及电器充电器,依据采访目的地情况带相关衣物及必备药品等。
  在远程报道中,对于吃住行的安排,个人经验不一定具有借鉴意义(这得视个人状况而定)。就我的个人状况而言,由于多年在外奔波采访调查,全国各地的饮食几乎都能适应。住的方面,如果是省会或较大的城市,可选连锁类的商务酒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出于采访安全(人身安全及发稿安全)考虑,在采访调查敏感题材时,可选择入住民居或者驴友客栈。这些住宿的地方,由于可较个性化地满足客人的要求而较为安全可靠。至于行,有远程报道经验的记者都会找到合适的方法,一个原则是,较安全快捷抵达采访目的地。当然,也有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包车时,笔者的一个经验是大概知道起点至目的地的距离,包车费通常在每公里3元左右较为合理(但仍需视时间、路况、地点等实情而定)。
  还有其他需注意的事项,比如,采访调查的过程中第一原则是注意人身安全。要知道,受伤或者死亡(虽然极少可能发生)的记者,是很难完成对新闻事件报道工作的。此外,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采访调查,也可视情况而定请当地人做向导或助手。在采访过程中,应努力避免与采访对象发生冲突,更要铭记不能因报道而给受访者造成伤害(至少要努力减少伤害);记者在工作时应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客观记录。
  最后,还需要注意工作时记者个人的心理状态。前面已经讲过,远程报道多是调查性报道或突发新闻报道,在操作这些新闻时,记者内心要足够勇敢强大,学会忍受寂寞孤独。这种心理状态,从业一定时间后往往会有所体会。

  如何提高采写效率
  远程报道的最后环节,该是向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了。如何提高采写效率颇为关键。
  在新闻报道的采写中,采应该占更大的比重。有时候,往往是采访调查占整个工作的七成。只有建立在充分的采访调查基础之上,才能顺利地进行写作。为此,采访应当是第一位的,至于报道的内容、角度等,只能依靠采访所得来决定。有些记者接到一个选题的时候,往往最先纠结的是如何选择角度组织文本等,这有点本末倒置了。
  如果是持续进展的新闻事件,笔者采取的报道方式通常是滚动式的连续报道。
  一篇完美的新闻报道,当然还有“全面、平衡”等要求,但在存在新闻管控的当下,对进展式的新闻事件,坚守住“客观、真实”的原则,是第一时间向公众披露信息的最佳方式。这一方法在我操作“西丰警察进京抓记者事件”(2008年)中得到了较为完美的运用。从首发(当时报道未上网)辽宁铁岭西丰县“最牛县委书记”派警察进京抓记者,到该书记引咎辞职、复出、再被解职,笔者在一年的时间内死盯住该事件的最新进展,一有新情况即及时向公众披露。该组连续报道贯穿一年。在连续报道中,被指责当事人的声音、各方的看法等也陆续刊发出来。
  对于不太讲求时效的调查性报道、特稿等,因该类作品往往有“一锤子买卖”的意味,所以采写时应当力求遵守“客观、真实、全面、平衡”的准则。但在远程报道中,一个现实的困境时,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个人(机构),被指责方往往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为了平衡起见,记者可更多引用被指责当事方的官方文书及以往各类公开说法等。我的一个经验是,当地的图书馆(档案馆)以及本地媒体甚至企业工商注册资料等,可为记者对该类报道的采写提供很大的帮助。
  (作者为南方都市报深度新闻部驻北京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0年4月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