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清音远播 > 正文

破局与重构:大学生新闻评论赛事的融合转向

2022-05-30 15:09:55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5月下   作者:刘畅

摘要: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新闻评论赛事日益增多,为适应融媒体时代的传播趋势,创新大学生评论赛事成为值得关注的课题。红网第七届全国大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新闻评论赛事日益增多,为适应融媒体时代的传播趋势,创新大学生评论赛事成为值得关注的课题。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特别增设“视评类”作品赛道,创新性地采纳视频形式的评论投稿。这样的转向不应是大学生评论赛事发展的终点,而是学界与业界共同思考并实践的起点。

  关键词:媒介融合;评论大赛;大学生;新转向

  当前,媒介融合正朝着纵深化发展,媒体格局发生转变的同时,新闻评论界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革新。其中,大学生评论写作队伍伴随着网评时代的到来备受关注,在媒体深融背景之下,大学生评论赛事主办方应势而上,为更好地传递时评新声音、凸显大学生评论特质,积极搭建大赛平台,谋求赛事创新发展。

  从变化中思考未来,用所思指导实践已为应有之义。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如何创新与重塑大学生新闻评论语态,高校新闻评论教育改革与业界发展如何齐头并进,大学生新生力量如何保持锐势,这些问题值得探讨。

  媒介融合挑战下评论赛事的新转向

  大学生评论赛事作为新一代年轻群体参与社会讨论、展开思想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的平台,正随着学界与业界的加深理解而发生着重要且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参赛形式、多渠道传播方式及持续性互动模式等一系列新转向。

  (一)形式创新:打造多元的“融评”形式

  自2015年,媒体、高校及其他机构共同主办的大学生评论比赛开始涌现以来,大赛主办方都将参赛形式限定为文字评论,虽然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大学生锤炼写作能力,深耕评论内容,但在融媒体时代局限于文本的评论形式并不利于大学生群体“融”气质的挖掘与培养。

  2020年,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湖北省委网信办、共青团湖北省委主办,荆楚网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首次纳入音视频、漫画形式的作品,但多数高校并未重视,加之主办方未设置单独赛道与奖项,学生投稿热情不高,以致总决赛上鲜有凭借视频评论“出圈”者。2021年10月,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增设“视评类”作品赛道,首次采纳并单独评审视频形式的评论,在官方大赛中创新性地实践“(短)视频+新闻评论”的形式。

  早在2019年,央视新闻就推出《主播说联播》这一短视频栏目,借助新媒体平台以平民化评论语态、短视频呈现方式及全方位传播矩阵创新新闻评论形式,实现了主流媒体新闻评论“融评”传播与跨屏互动,增强了其在主流舆论方面的影响力。[1]这也为大学生评论赛事各主办方打造了成功案例,为大赛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可借鉴模板。

  大学生群体与媒体工作团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样的客观现实意味着“融评”创新并不只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而是要小心翼翼地“摸着石头过河”。尽管音频、漫画等形式已被纳入了部分大学生评论赛事之中,却未成气候,赛事优质投稿仍以文字评论为主,视频评论为辅。然而,随着高校对于新闻评论融合创新的重视与大学生自身融媒体素养的不断提升,可以预见,打造更多元的“融评”形式,实现更好的“融评”传播和跨屏互动,让大学生“融评”发展成为赛事新常态,已是时代发展之必然。

  (二)渠道联通:实现多位一体的传播矩阵

  与此同时,多元的评论形式呼唤更加多样的呈现载体,相比过去更多依赖论坛、网站等进行传播,大赛主办方已经意识到社交媒体传播能力的强大,借助多媒体平台实现“跨媒体叙事”,无疑是提升品牌效应、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正确之解。

  以技术为支撑,评论赛事主办方纷纷开拓传播新渠道。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为音视频类作品在抖音、头条号等平台设置专区,在微博进行话题互动;红网开设红辣椒评论频道、视频号专栏等,且规定在评论频道正式发表,同时被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方可获得月赛参评资格。跨媒体传播一方面满足了受众根据自身阅读习惯与喜好第一时间接收相关信息的需求,增强了受众黏性;另一方面依据评论作品不同形式选择不同平台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在跨界渠道打开的同时,Rap、脱口秀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元素正借助平台红利融入评论之中,在红网已发布的“视评”作品中,包含了“茶话会”“脱口秀”“圆桌派”等形式,实现了横屏与竖屏的结合,打破了原先严肃单一的表现形式,呈现出青春向上的大学生评论队伍形象,为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这样既能消除大众对于传统赛事严肃风格的刻板印象,又能创新“融评”形式,满足融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的创新表达与广大受众的需求,在轻松氛围中传递青年之声。

  (三)互动跨越:持续扩散新闻评论效应

  与业界新闻评论相异,大学生评论比赛面向的主体为在校大学生,其不稳定性、松散性等特点本身就不利于增强大赛评论员群体间的凝聚力。从往年参赛情况来看,以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为例,选手们的交流主要集中于赛事过程中,赛后未见有密切联系,连续参加两届及以上的活跃选手更是寥寥无几。基于这种现状,2021年红网增设了“时评之道”板块,邀请往届优胜评论作者和高校教师为广大评论写作者提供相关写作经验。从代际传递角度来说,这一举措意味着大赛已经从“一了百了”式比赛转型为持续性赛事,致力于深挖大学生群体,增强届与届间选手的凝聚力。尽管素未谋面,这样的方式却是教师、往届评论力量与新生力量进行的一次高效交流。从被采访对象的自身发展来说,总结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往届选手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实则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加明晰的方向。

  与此同时,视频评论等形式的比赛方式通常要求两人及以上合作完成,选手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这一方面利于深挖成员各自擅长的领域,实现评论作品最终呈现的最优化;另一方面,合作前期围绕评论观点展开的“头脑风暴”有利于作品形成更经得起推敲的观点,凝聚的团队力量有利于后期保持源源不断的创作力,形成本团队特有的评论风格与所关注的垂直领域。

  举办评论赛事是媒体顺应融合趋势的破局之举

  大学生评论大赛以评论的深度融合为切入口,一方面助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则致力于通过大赛吸引人才,构建全媒体评论人才队伍。

  (一)重塑评论形态,扩大品牌影响力

  新闻评论作为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囿于创新手段与呈现方式的滞后与单一,在融媒转型的进程中未凸显出其应有的优势,难以满足受众的多样需求。而参赛的大学生群体作为在融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力量,不仅接受过专业的评论指导与训练,还有强烈的表达与分享欲望,因此给予青年学子一个发出他们稚嫩又多元声音的舞台,有利于助力媒体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引领社会舆论,加快推动媒介深融。

  依托大学生评论赛事平台,媒体呼吁更多优质音视频、漫画类评论的出现,这是顺应融媒时代发展趋势之举。“跨媒体叙事”的赛事传播机制促成了媒体全方位传播矩阵的建成,补齐了主流媒体新闻评论产品在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供给较为匮乏的短板;通过大赛宣传进一步扩大了媒体品牌影响力,有利于“吸粉”,从而提升内容品质,保证相对充足且稳定的人力、物力投入等;大赛中涌现出了一批风格迥异的新闻评论作品,打破了严肃单一的媒体评论方式,继而持续获得受众的支持与关注等。

  (二)注入新“声”力量,发掘全媒体人才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队伍的转型升级。当代媒体格局下,大学生评论建设不仅是引导学生思考和关注社会的有效举措,同时也为业界注入了新鲜血液。

  尽管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发展和新媒体人才储备起步较早,但随着媒体融合向更深处推进,传统媒体面临着新媒体人才数量和质量与媒体融合发展不匹配的情况。因此,在各类大学生评论比赛中,媒体在评审作品的同时也格外关注全媒体评论人才的挖掘与培养。评论形式的创新与拓展对大学生评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音视频等形式的评论不仅要求学生注重内容的把关,在此基础上还要兼具策划、拍摄、剪辑等能力。

  创新一系列大学生评论赛事,着重强调大学生“融”能力的塑造与锻炼,以赛事吸引人,以品牌留住人,是促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必要一环,更是媒体顺应融合趋势的破局之举。

  高校新闻评论教学的新使命

  大学生评论赛事的举办是社会、媒体与高校展开的一次隔空对话。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评论生产与传播的变化不仅对媒体从业人员及未来可能从事此职业的大学生群体提出了要求,也为评论教学带来了新一轮挑战和机遇。

  (一)以开放为趋势的学界业界合作模式

  目前,大学生对于评论写作的认识多数来自本校开设的与评论相关的课程,教师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评论比赛,让观点从课堂变为“观点的自由市场”[2],在写作中提升评论水平,在实践中接受质疑,才是开设新闻评论课程的初衷。面对业界通过评论大赛传递出的转向信号,新闻评论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急需创新教学模式。

  首先,高校要以大赛为合作平台,不断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借助合作举办的评论比赛激发学生评论创作的热情。2021年,红网联手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35所知名院校共同承办本届评论大赛,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力。此外,新增的“视评”赛道开通以来,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三峡大学、山东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近10所高校的“视评团队”经由学校老师参与指导,推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视评”专栏,在融媒体时代掀起了高校新闻评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的新潮流,甚至留学生也参与制作,推出“视评”作品。“以赛促学,以学促行”的培养模式不仅为在校生提供了实践写作的机会,搭建了交流表达的平台,也使得学界与业界充分了解,将评论课程的学习与社会媒体的发展联系起来,督促学生关注媒介发展变化,并时刻保持自省。

  其次,以大赛为反思起点,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新时代对新闻评论课程教师的“融”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相较从前只需具备过硬的写作功底,融媒体背景下还需持续加深对音视频等新型评论形式的了解。[3]可喜的是,已有部分高校教师走出传统评论写作的舒适圈,做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尝试,譬如开设漫画评论类公众号,通过抖音等渠道发布短视频评论。同时,高校应联通业界,积极引进业界评论员[4],形成“专业教师+业界导师”的强大师资队伍,通过资深媒体评论人员走进课堂的方式向大学生传达媒介发展资讯及新颖实用的评论理念,从而充实评论课程的内涵,提升学生的专业境界,活跃学生的评论思维。

  最后,以大赛为改革动力,高校新闻评论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师的自我更新,更是传统讲授模式的创新。结合评论大赛的举办,课程设置可以将老师的讲与学生的练相结合。在教师讲授环节,应更加注重音视频评论与传统评论的区别讲解,引领学生进行新领域的探索。在评论写作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采取教师点评作品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学生互评等方式提升其语言表达与思辨能力,将参赛作品拿到课堂上来,既可以激发学生参赛活力,又可以使其真正做到在赛中学,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反馈。

  (二)以交叉为导向的跨学科培养模式

  然而,在融合评论背景下,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新闻评论的力量来自内容,在紧要处的发声才能真正振聋发聩。创新并不意味着进行形式狂欢而削弱内容的质量,相反正是以融合形式生产更多优质内容。融媒体时代要求我们成为全媒体人才,而这样的“全”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全”,还有知识上的“全”,以便新闻工作者在多种媒体平台上传播包括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的故事。而在音视频评论掀起的热浪中,出现的版权纠纷等问题特别强调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倡并鼓励学生创新。

  此外,鉴于当下媒介已经渗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跨学科的培养模式不仅适用于广大新闻学子,在其他专业开设媒介教育课程也至关重要。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偏低的情况,要通过相关课程鼓励大学生发表对于热点事件的观点,增强新闻敏锐度。在目前举办的大学生评论大赛中,投稿多来自新闻专业的学生,缺少其他学科的观点碰撞,因此激发其他学科学生参赛的热情,使之与媒介零距离接触,是高校推进评论教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步。

  关于大学生“融”能力的反思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评论作者围绕评论大赛已形成一支庞大的队伍。通过观察大赛不断更新的理念、创新的形式,大学生可以更加明晰地了解媒体最新发展动态,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及时反思自身的媒介素养。

  尽管大学生热衷于观点的表达,但是其思想的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让理性思考成为稀缺资源。[5]这就要求他们通过大赛不断提升对信息的评估能力,在作品的“看”与“被看”中反思如何更精炼地进行观点表达,严拒形式大于内容的评论,切实提升文章的深度与评论写作能力。

  然而,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远远不止评论内容上的精益求精。大赛背后暴露出的创新能力不足及版权意识薄弱等缺陷,时刻提醒大学生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观察力与批判性思维,还要学会利用新媒体技术,以更多元的方式表达观点,用视频、音频、漫画等形式彰显时代风采,讲好中国故事。

  以红网为代表的大学生评论比赛的创新,不仅丰富了新闻评论形式,为媒体储备评论人才,促进媒介深融,还为高校评论教学改革做出了良好示范,更提升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深化其对评论大赛蕴含价值的理解。沿着这条创新改革之路,无论是媒体、高校,还是大学生,都应认识到只有建立以内容把关为根本、先进技术为引擎、创新发展为动力的大学生评论赛事体系,大赛方能有效推进,大学生评论写作群体才能助力媒体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本文为重庆大学传媒工作坊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编号:0232005107000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玉迪,刘玉萍.媒介融合下传统主持传播新样式研究——以短视频《主播说联播》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6).

  [2]陈敏.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评论的教学探索[J].新闻与写作,2017,(05).

  [3]王锋.新闻评论融合创新的现实困境与形态重塑——以短视频评论专栏“海报视评”为例[J].青年记者,2021(12).

  [4]张昆.新闻评论教育的“华科大模式”[J].新闻记者,2018(06).

  [5]曹林.“王者农药”之下,更乐见大学生时评热[J].青年记者,2017(19).

  (作者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5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