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首页>清音远播 > 正文

新闻真实:基于报刊的有机运动的思考

2023-01-29 11:33:51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11月下   作者:张斯充

摘要:  摘 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报刊的有机运动是马克思对新闻真实问题的重要阐述。在多元化、智能化、情绪化充斥的传播新生态中,该理论

  摘  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报刊的有机运动是马克思对新闻真实问题的重要阐述。在多元化、智能化、情绪化充斥的传播新生态中,该理论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探讨,使“有机运动”的边界不再囿于“报刊”。创新突破、延伸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动体现,新闻传受主体都应在扬弃中探寻新闻真实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新闻真实;报刊的有机运动;新闻报道;新闻生产

  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真实、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受众而言,探求真实源于人类最本初的渴望,获取能够经得起检验的消息是非常重要的权利。新闻真实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学界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杨保军提出了“有机真实”的概念,揭示了新闻真实不仅仅是新闻生产领域的问题,更是社会整体的事情,和收受主体的收受真实也存在非常大的联系[1]。陈力丹认为,新闻的真实是事实的真实,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的标尺,但叙述不同于事实本身,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2]。叶俊指出,新闻真实是一个由“原概念”和“延伸概念”构成的概念空间,新闻报道与新闻事实两者相符或趋向一致[3]。

  马克思提出报刊的有机运动作为对新闻真实问题的重要理论回应,用于论证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报刊的有机运动理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报刊具有自我纠偏的倾向,在不断的修正、求证中,不断逼近事实的真相;二是报刊之间存在分工,新闻真实性仰赖于各主体报道的总和,新闻报道总是从片面走向全面,从“具体真实”走向“整体真实”;三是新闻的真实应是一个过程,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与新闻事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特点是相符的。

  当下的传播环境中,传播媒介由单一的报纸、杂志发展到了纸媒、广播、电视、互联网多元共生的阶段,新闻生产不再依赖于单一的新闻工作者,受众有时甚至成为新闻生产的主体。随着高新技术加入新闻生产的行列,对于新闻真实的讨论从“人”发展到“物”,并转向“人机”共存。在后真相时代,情绪有时变得比事实更加重要,政治和经济的多重因素不断对新闻真实进行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固有的理解范式。报刊的有机运动理论需要延伸发展才能适用于新的情况。

  新闻实践中报刊的有机运动的价值

  报刊的有机运动在当下时常被用于分析新闻现象,也被运用于指导新闻的具体生产过程。以下从“求实”“合实”“证实”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来探讨该理论在当下新闻实践中的现实价值。

  (一)“求实”:自我纠偏。报刊的有机运动理论前提在于,报刊应是“人民”的报刊,“一个报纸记者在极其忠实地报道他所听到的人民呼声时,根本就不必准备详尽无遗地叙述和论证有关这种呼声的一切细节、原因和根源”[4]。报刊“有机地进行运动”的最重要前提是忠于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并且马克思在他的新闻思想中一贯反对严格的审查制度对于报刊的限制,显示出这种运动具有自我规制的倾向性,报刊在有机运动中会进行自我纠偏,向事实真相不断出发。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观中,寻求真理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通常是螺旋上升的方式,这也与报刊的有机运动中对于真实的追求是相符的,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结论是:“报刊就是它自己的医生”[5],当报道与事实真相出现偏差时,其后的报道会自发地朝向事实真相,通常这种偏差的幅度不会很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有着非常大的分野,但在“求实”这一点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美国记者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指出,新闻工作的首要目标就是为公民提供自由和自治所需的信息,新闻工作首先要忠于公民[6]。“人民报刊”与资本主义的新闻业服务的对象分别是“人民”和“公民”,但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存在着合集,那就是普罗大众的利益,这就要求新闻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被生产,新闻自身必须向着真实的方向进发。

  以2021年出现的一例虚假新闻为例。北京日报客户端在11月报道,“明年起,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当即让日常生活中习惯移动支付的公众产生了焦虑情绪,后很快被证实为误读,仅为对使用“个人收款码”进行规范。这条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虚假新闻很快被纠正,体现了新闻在“有机运动”中的自我纠偏。

  (二)“合实”:片面走向全面。在报刊的有机运动中,新闻真实是需要多家媒体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一家媒体难免会出现偏颇,每家媒体的报道倾向性和侧重点不同,呈现的内容只是事实真相的一部分,所有报道的综合才能构成新闻事实的全貌。同时新闻媒体内部也存在着分工,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岗位的新闻工作者会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进行报道和呈现。在马克思看来,新闻生产的分工应分为两类,即“报纸”的与“记者”的。从当下的业态来分析,应分为宏观上不同媒体之间的分工和微观上不同新闻从业者之间的分工。

  宏观上,不同的新闻媒体之间也存在着定位不同、功能不同、风格不同的差异化特点,同一事件常需多家媒体的报道才能展现其全貌。以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报道为例,不同媒体立足自身特点,分别从赛事本身、明星运动员、赛事保障、文化意蕴等角度,展现事实全景。

  微观上,从新闻的生产流程来说,新闻生产通常被分为采写编等流程,而在其中的记者、编辑、主播等新闻从业者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记者之间也存在着分工的差异,从新闻采访的归口来看,有时政记者、民生记者、财经记者、体育记者等,他们有着自己熟悉的业务领域与相关知识,能够从不同的专业背景来报道同一事件,使新闻真实从片面走向全面。

  (三)“证实”:动态的真实。真实是一种缓慢成熟的过程,是一系列必然的又可以自行纠正的谬误,是一系列自行修补和自行扩展的历程,处在不断证实的过程中。在马克思看来,“最高的力量,即诉诸既成事实的力量”[7]。当下的新闻失实多分为虚假新闻和反转新闻两种情况,但最后总是会回到应有的轨道。我们应该将新闻真实理解为一个过程性的真实,这与事件本身总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的特征是相符的。

  以对“哀牢山4名科考人员失踪”的报道为例。2021年11月18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了《中国地质调查局4人在云南哀牢山失联 仍在搜救中》的快讯,其后随着事件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雨衣被发现,4人均遇难,殉职原因等消息不断被报道,关于哀牢山的科考历史和相关地理环境知识等也全面呈现在了公众的眼前。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错误的猜测,如4人被猛兽袭击、境外势力阴谋论等说法,但都随着新闻的进一步报道被不断纠正,最后揭示出事实的真相。在“重庆公交车坠江”“成都49中学生坠楼”等反转新闻中,新闻报道也体现出了一种动态的真实,从某个时刻、某篇报道来看,很大程度上存在失实甚至虚假的情况,但如果将其视为一个过程,还是在不断地向事实真相接近。

  当我们把新闻真实看成是一个过程,一个线性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它能在新闻消息生产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媒体能够从错误的消息、误导性的消息或自吹自擂的消息中剥离出有用的消息,走向真实。

  新环境下新闻真实面临的挑战

  报刊的有机运动理论提出于19世纪,是印刷媒体时代的理论结晶。当下互联网发展方兴未艾,新兴技术不断应用于新闻报道中,该理论应得到新的拓展和诠释,推动对新闻真实认识的不断发展。

  (一)多元化:新闻生产去中心。随着新兴媒体平台的普及,在以报刊为代表的印刷媒介之后,又出现了以电视为代表的视听媒介,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在以互联网的应用为代表的信息社会中,社交媒体平台作为一种新势力占据了传播的新局面。当下,传播主体逐渐变得多元化、平民化,同时原来扁平的传播模式也逐渐被去中心化的、多元的形式所取代。

  就新闻生产的主体而言,以新闻媒体为传播主体的现象已悄然发生了改变。公众作为重要的力量也加入了新闻生产的行列,社交媒体平台不断加强着民意表达的合众功能,新闻在多方互动的公共空间中不断被讨论剖析,其背后的事件真相在越来越多参与方的作用下时而更为清晰,时而谣言四起,新闻真实的内涵在多方互动中不断延展。

  一方面,多元主体的加入使得“有机运动”变得更加全面,不同主体从目击者、记录者甚至亲历者的角度呈现出不同的信息,更有利于接近“整体真相”。另一方面,多元主体的出现也使得经受过专业训练、坚守新闻原则的从业者受到冲击,为谋取经济利益或特殊利益的自媒体涌入,大量虚假、编造的信息加入,对新闻真实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自媒体捏造、煽风点火的现象屡见不鲜,标题党、断章取义的现象层出不穷。

  以报刊为主导的新闻生产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闻生产去中心化的过程中,对于专业媒体外其他主体的正确引导显得刻不容缓,原有的自我纠偏应演进为一定审查管理机制下的双向纠偏,把关人的角色需要被塑造和构建。

  (二)智能化:算法、人工智能被引入。以新闻生产为主的传媒行业一直与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从以报刊为主的印刷纸媒,再到摄像技术的运用、图片的加入,使得人们对于新闻真实性的感受大大加深,随着影像的加入,世界上的大部分事物都被拍摄,“眼见”在一些情况下不再“为实”,人们感受真实的情况又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VR、算法、机器人写作等不断应用于新闻生产中,为新闻真实带来了新的挑战。

  算法已经成为新闻类App推荐内容的重要手段,它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行为模式,对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推流,这是一种在经济和效率上十分高效的做法。但是在从技术工具演变为制度权力的过程中,算法会削弱人的主体意志,使人主动按照算法规则来认知世界,导致人被技术所驯化,人作为价值主体在面对技术逻辑时不得不作出调整和改变[8]。并且算法推荐常常伴随着信息茧房的形成,人们常常接触不到除算法推荐外的讯息,这对报刊的有机运动中从片面到全面的真实呈现方式产生着冲击。

  人工智能的应用也从技术伦理的角度为新闻真实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对新闻生产、场景传达、主体确立三个环节构成有形的冲击[9]。如新华社的AI主播,其以超常的讯息接受和信息输出能力,使得传统主播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当新闻真实依赖的是技术理性时,很有可能造成新闻真实平衡的倾斜。如AI换脸技术的运用,可以将视频中的脸替换成任意的脸,这种技术的滥用会使虚假的视频显得“真实可信”起来,常规的纠偏手段失去效用,对新闻真实产生重大影响。VR新闻也时常被运用,美国广播公司就制作了“Nepal:After the Earthquake VR、Chernobyl 30 Years Later”等沉浸式的新闻作品,但虚拟世界是否“真实”,当“虚构”与“真实”勾连之时,又延展了对新闻真实的探讨空间。

  当技术的使用介入了追求新闻真实的过程,以“人”为主体的真实建构开始与以“物”为主体的技术理性产生了联系,我们应对其保持高度警惕,不能盲目地使用和推广,要以合理框架对其进行规约,划分应有界限。

  (三)情绪化:后真相时代已到来。情绪有时已经成为比真相更加重要的东西,由此而产生的狂欢和群体极化超越了人们对真相本身的追寻。胡泳认为,后真相出现的最大原因是事实的土崩瓦解,其中带来的问题就有真相和客观性的终结,这无疑是对新闻真实的巨大冲击[10]。政治或商业利益的驱使、受众想象与客观真相的相悖、虚假新闻的生产与传播都成为后真相时代的重要因素。

  在后真相时代,情绪往往支配受众接受信息的意愿。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人们对女司机的围攻,在“重庆49中学生坠楼事件中”,网民对于学校的不信任和阴谋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对事实真相本身的追寻。当最终的事件调查结果公布后,情绪化的表达挤压了真实的空间,使其变得苍白无力。这已经不仅仅是新闻传播学探讨的范围,其背后长期压抑的性别歧视、仇权心理、塔西佗陷阱等社会因素成为主导。

  在后真相时代的国际传播中,意识形态立场成为主导新闻报道的重要因素。事实真相已经不再重要,由此挑起的情绪和批判成为利益方想要达成的目标。英国广播公司在报道中国事件时使用的“阴间滤镜”,部分外媒对“新疆棉”事件的歪曲报道都是当下国际传播中出现的实例。

  在后真相时代使新闻真实重新回归本位,这需要我们重建一种基于事实的政治,发挥“反思和选择”的力量[11]。

  结  语

  报刊的有机运动理论认为,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在生产环节需要分工,并且会进行自我纠偏,这在新闻实践中仍有重要意义,但伴随着传播环境的改变,该理论亟待合理扬弃。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各方主体共同参与,才能使得新闻继续进行“有机运动”,新闻真实与事实真相不断趋同。

  党和政府作为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新闻宣传事业领导力量,对于事实真相的探究起着重要的作用,党和政府要做好把关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坚守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努力构筑平衡有序的“人机关系”,在关键时刻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新闻媒体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应遵循基本准则,将事件本身呈现出来的某些方面如实呈现,并在后续的新闻生产中不断补充和纠正。已成为新闻“有机运动”不可分割主体的受众,需要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在参与信息生产的过程中,做到明辨是非,真实反馈,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新闻生产中出现的部分失实。

  新闻真实在报刊的有机运动理论下是一个可以达到的理想要求,也是我们应该追寻的伦理目标。传播的环境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但是人类对于真实的追求亘古不变。

  参考文献:

  [1]杨保军.论新闻的“有机真实”[J].新闻大学,2020(01).

  [2]陈力丹.论新闻真实[J].中国广播,2011(04).

  [3]叶俊.新闻的有机运动:新闻真实的概念与实现方法[J].编辑之友,2016(04).

  [4][7]陈力丹.马克思论“有机的报纸运动”[J].新闻界,2017(04).

  [5]童兵.报刊的有机分工和有机运动[J].新闻与写作,1991(08).

  [6]比尔·科瓦奇.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M].刘海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5.

  [8]刘志杰,张嘉敏.媒介生产中算法权力的扩张与规制[J].中国编辑,2021(11).

  [9]刘海明,付莎莎.技术的界碑:人工智能对新闻真实的伦理挑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9).

  [10][11]胡泳.后真相与政治的未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04).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11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