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传媒“半边天”

2013-03-26 16:30:45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主持人:赵  金
  嘉  宾:杨学莹  大众日报经济新闻中心记者
  卢舒倩  深圳晚报经济部副主任
  李  丽  生活日报济南记者站站长
  
  主持人的话:据新闻出版总署数据,截至2012年11月5日,我国持新闻记者证的新闻采编人员共248101人,其中女记者107417人,占43%。而在有些新闻单位,在采访一线跑动的女记者的人数甚至超过了男记者,实实在在扛起了传媒界的“半边天”。在工作中,女记者凭借着细腻的思维和比肩于男性的能力,构成了新闻采访领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生活中,她们以柔韧的肩膀与家人一起支撑着家庭的风雨彩虹。
  姐妹们,好样的!姐妹们,加油!
  
  
  女记者的“秘密武器”
  杨学莹
  
  都说记者无性别,在新闻面前,身为女记者的我们要和男记者一样去拼抢;但在采写过程中,女记者有自己的视角和风格,有属于自己的秘密武器。
  秘密武器一:女性天生善于沟通、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对采访对象的喜怒哀乐能感同身受,容易让采访对象信任,说出掏心窝子的话。
  2007年7月,我采访精神病人和其家属的境遇时,经医生介绍,好不容易才有两个家庭同意接受采访,但还是有防范的心理。其中一位患者妻子还特意叫了一位邻居在场,不停地对我上下打量。见状,我并未急于表白自己,而是先问“最近去医院看你家我大哥了没?”她一愣,眼神立刻变柔和了,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在她家中,整整一下午,她边哭边说,我边哭边记。生活在丈夫弑父的房子里、有娘家不敢回,还要保持嫁入城市的光鲜,命运的捉弄和各种隐藏着必然性的悲哀,让我们两个女性促膝对哭,《家有“狂人”》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大众日报编辑部少有地拿出“今日关注”版大半个版面刊登了这篇稿件。
  秘密武器二:女性天生敏感,观察细致,表达入微。伍超在《新闻学大纲》(1925年1月版)上曾说:“妇女之家政,美术,音乐等之评论,纪事及文学类之作品,则男记者往往不及女记者成绩之优良,以其笔致纤丽,观察明细故也。”像大众日报女记者王文珏的专栏“第一时间看外片”,对外片中晦涩的情绪和看起来混乱的意识流背后的意图条分缕析,没有敏锐的感知力和精准的表达能力是难以做到的。
  秘密武器三:女性性格柔韧,“脸皮厚”,善迂回,遇到闯关的时候,往往可以以柔克刚。2007年济南“7·18大雨”后第二天,济南市防汛指挥部开会,我和两家媒体的男记者被拦在门外。刚好有人从会场出来,我心想“好男不和女斗,大夏天你又不能拉扯我”,趁值守人员不注意,一扳门闯了进去;后边的男记者也跟了进来。但第二个男记者就被拉住了,没能进去。
  每年全国两会,都有女记者“堵部长”、“抓代表”的照片流传出来。在通道、存衣处、厕所门口,女记者连拉带拽,部长们也不恼;相反,男记者这样做就困难许多。
  秘密武器四:女性做事认真仔细,更注意采访的方式方法,采访成功率更高。我曾经看过一本营销学的书中讲“电话是带表情的,对方可以听见你的微笑”,从此我电话约访采访都保持微笑和积极的语气。每次采访之前,我一方面要做好功课,同时每次即将见到采访对象前,我都要调动起全部精神,用热情的声音开口,不允许自己疲疲沓沓地对待任何一个采访对象。
  我的很多女同事还有很好的习惯值得学习。同事魏然将通讯录打印成密密麻麻的小字号表格,贴在采访本上制成专门的电话本,井井有条;同事代玲玲,每年春节前坚持给重要的采访对象寄一张亲笔明信片,维持良好的关系。
  秘密武器五:女性的心理调适能力较好,能有效地自我减压,这对保持心理健康很重要。当记者是一份苦差事,突发新闻的压力、信息海洋的压力、截稿时间的压力、各种正负能量对情绪的干扰,都要面对。相比男记者,女记者有更多的调节手段:哭一场、找好友倾诉一下、做一次瑜伽,或者索性拿“我是女的,男人都做不好,又要我怎样”来宽解一下,暂时“不思进取”一下,也未尝不可。
  当然,女记者也有自己的事业短板,比如,做记者最重要的是交朋友,特别是与官员和专家交朋友。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就是胡舒立,她在当记者时就在工作中和部分高官建立了“可以直呼其名”的关系,他们不仅成为独家的信息来源,还在重大时刻发挥了咨询作用。我身边的男同事也有这样的先例,得益于和采访对象的良好关系,拿到了独家新闻,获得了新闻奖。
  但是,我身边的多位女同事表示,这一点比较难以做到。很多女性因为要照顾家庭,业余时间深居简出,刻意压缩社交活动;为维持家庭稳定,也有意无意地和男性保持距离。多数女记者和官员学者的交往维持在工作关系上,公事公办,谈不上有多“铁”的私人关系。这也或多或少限制了事业发展。
  此外,媒体要提供观点,记者应该在某些报道领域特别是在经济报道领域成为专家。同时,媒体人也需要分析时势、拿捏分寸、预判影响等专业功夫。在这些方面,习惯于感性思维的女性应该多下些气力。
  过去有对女性参与“软”“硬”新闻的调查,认为女性在政经严肃话题上的参与度不如社会、人文话题高。中山大学学者张志安、沈菲2010至2011年对于中国调查记者接近全样本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记者队伍中,男性占84%,女性占16%”。女性还需努力。
  胡舒立一直倡导新闻专业主义,认为记者们要想在两种强大的力量(政府和市场)之间保持清醒和独立,除了正直和敏感外,还必须专业。能够“看到事物的关联度,小中见大,由表及里”。对我们以形象思维见长的女记者而言,更是值得警醒。
  最后还想呼吁一下,新闻单位要注意保护女记者的合法权益。现在有的新闻单位,在女记者怀孕期间和哺乳期间,照样考核,与男记者毫无区别。很多女记者无奈选择了上班就停止哺乳。有的单位甚至在产假期间奖金也无法保障,还有年轻女记者扎堆的单位,怀孕时间都要排队。
  每个家庭都需要妻子和母亲,就像我们的传媒业已经离不开女记者一样。
  
  
  别让女记者只能吃“青春饭”
  卢舒倩
  
  去年陈凯歌导演的一部《搜索》,使姚晨饰演的女记者形象一度成为热议话题,“原来女记者就是这样的啊!”
  女记者这个群体的真实生存状况到底是怎样的?也许我不能简单地概括总结出来,从2002年至今,我从二十出头的小姑娘跑新闻到如今三十而立初为人母,十年新闻一线工作的经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或许可以聊聊其中的乐与忧、痛并快乐的切身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记者这份工作让普通上班族最羡慕的或许就是——不用朝九晚五打卡坐班,多自由啊!没错,记者这份工作虽然没有规定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但采访、写稿这两件事一忙活起来,弹性工作时间就被无限拉伸。记者,过的是每天早上睁眼起、晚上入眠前,为“今天报什么选题”而苦恼的强迫症生活;记者,就是每天都在码字,一年365天写的字加起来过百万,依然焦虑于“今天写什么,明天写什么,后天写什么”。
  以我所在的报社为例,记者不分男女,每天的生活从报选题开始,以交稿作为结尾,每天周而复始。找线索、找人,有时候一天安排两三个采访,回到报社写稿时多集中在下午。一般来说,日报的普通稿件截稿时间多为晚上八九点,为赶稿紧张起来有时连上厕所、喝水的时间都没有。遇上重大调查类报道,写稿到晚上九点十点钟后,才能吃上一口晚饭也很正常,写稿到深夜一两点,把宵夜当晚饭也是家常便饭。更抓狂的是,赶上突发新闻,有线索得马上“走起”,半夜被叫起来的情况不少。
  还有一个职业“内幕”就是:在我刚入职时即被前辈告知,报社规定手机必须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除非搭乘飞机禁用),这可是纳入报社规章考核体系的!而这也是新闻界的行规——24小时随时待命。《2005年中国女性生活质量报告(大中城市职业女性篇)》显示,传媒行业的知识女性工作时间最长、工作压力最大,传媒行业女性平均每天工作10.65小时。如今8年过去,以我的感受,情况还没什么改变。
  也许有人会问,是什么让你坚持十年如一日保持24小时手机不关机,每天码字不厌倦?
  翻阅十年来积累起来的如小山般高的采访笔记和名片,往事历历在目:十年前只身深入深圳唯一一家定点收治“非典”病人、与外界隔离的东湖医院,独家采写来自“非典”一线的鲜活人物、故事;十年里,不仅与张近东、马化腾、马云等众多企业界大佬直面对话,更和成千上万个普通百姓家庭打交道,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不同阶层的悲欢喜乐……
  也许,这正是外界所羡慕的——“每天都能接触不同的人”。就像有女同行所归纳的“三点”快乐论一样:“一是记者工作一直处在社会生活的第一线,可以观察到社会的变化,与社会发展同步前进。如果说人生本是一台戏,那我就是始终坐在第一排的人。二是在采访过程中,我能分享到被访者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促使自己快速成长。三是当自己的新闻作品面世后,得到读者认可,同时也得到社会的尊敬。”
  当然,像柴静、闾丘露薇这样的明星记者在女记者群体中凤毛麟角。大部分女记者都是普普通通的,走在街上,没有什么特殊的职业标记。以我所在的都市类报纸为例,要求的是“接地气,说人话”,比如跑热线新闻的女记者要深入社区,报道家长里短的琐事;像我现在所跑的经济口的记者,也要常跑菜市场,写菜价涨跌的情况。
  然而,就像柴静的《看见》里所描述的那样,把世界呈现出来已经很了不起。对于我个人而言,虽然经常码字到后半夜,但每当看到在地铁里、报摊前,有读者正好翻阅自己所写的稿件,那种无以言表的成就感和发自内心的快乐、幸福,就是坚持的原动力。
  面对现实,也有忧虑:“女记者是不是和空姐一样也是一份青春饭?”以和我同年代入行的多位女同行为例,她们无不感受到这份工作带来的满足感,但也同时忧虑做新闻记者的理想能否坚持终生。
  从现实生存环境看,现在传媒竞争激烈,抢独家新闻,时效要求高,记者的任务压力很大。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女记者不能做“小女人”状,只能摆出“铁娘子”架势,与男记者一争高下。因为女记者在体力上比男记者稍逊,从事记者职业付出的也更多。
  由于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状态及不规律的生活环境中,女记者时刻“透支”着自己的健康。比如记者普遍会得这几种疾病:焦虑症、强迫症、颈椎病、腰椎病、鼠标手、胃溃疡、甚至肿瘤!2011年,我所在报社的一位女同事因病去世,时年31岁,消息传来让同行们无不震惊唏嘘。当时,知名媒体人杨锦麟在自己的微博上感慨:“说新闻从业人员平均寿命只有52岁,可最近猝死的同行多半是三十上下的人啊。”
  此外,让女记者们感触压力“山大”的是,当工作理想遇到现实生活,女记者面临更多的考验。比如,女记者这个群体中,很多人都“剩”下了。为什么?因为见的人和事太多,找问题是女记者的职业病,“嘴巴、笔杆子太犀利”。婚后,女记者还得遭遇特殊期——怀孕生育期,挺着大肚子到处跑新闻的女记者越来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以本人为例,在进产房前一天接到临时紧急任务,也只能硬挺着足月大肚采写。记者这个职业需要随时随地待命,也使得很多年轻记者没时间谈恋爱,没有空闲照顾孩子。
  
  
  女记者当了妈
  李  丽
  
  忘了哪位女同事说过这样一句话:“记者干得时间长了,就忘了自己是女人了。”这话一点也不错,转眼间,我当记者快6年了,除了每年三八节报社给女记者发福利的时候,真是忘了自己的职业前面还有个“女”字。可最近我却对女记者的职业体会格外深刻,因为一旦当了妈,不把自己当女人都不行!
  之所以曾经忘了自己还是个女的,是因为工作中,女记者真没得到什么特殊照顾。甭管刮风下雨,甭管酷暑严寒,只要接到新闻线索,就像军人接到了命令,拿起包就冲向新闻现场,每到下午四五点,那些衣着光鲜的女白领们从写字楼里走出,我们正相反,带着一身的疲惫往报社赶。不要说按点下班回家做饭,写不完稿子基本上没人会去吃饭。
  这样的磨练,让我们女记者都比较独立,甚至是强势。记得有一次报社领导让我采访济南市市长,如果通过正常途径根本没办法达到目的,我只好在市长视察经过的地方进行蹲点,就在他临上车的那一刻迅速钻进他的专车,尽管工作人员也有阻拦,但市长还是很和善地接受了采访,我的这一举动让在场的男记者看得目瞪口呆。也有的时候为了采访到政府官员,我们女记者就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守在他们开会前后必经的通道,只要有机会就进行围堵采访,多数时候都能成功。似乎这种时候,女记者的优势才能显现出来。
  虽然跑时政口的女记者在性别上还占点优势,但是一旦女记者进入生育期,就必然面对平衡家庭和工作关系的更大压力。今年元旦假期刚过,我休完产假回到工作岗位,宝宝还没断奶。
  刚上班,我就赶上了济南两会,既要开会,又要写稿,还得回家给孩子喂奶,每天奔波在会场和家庭之间。为了赶时效,晚上回家我得先写完稿子才能喂奶,孩子饿得哇哇大哭只能先冲上奶粉救急。有时候虽然稿子交上了,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还没忙完,只能等半夜里孩子睡着了,再打开电脑工作。就这样,开了7天的会我也跟着瘦了7斤。
  听报社的前辈们说,女记者都是这么熬过来的,一头忙孩子,一头忙工作。
  妈妈记者虽然辛苦,可也苦中作乐,趁机逼着自己提高工作效率。作为跑时政新闻的记者,我现在去一趟市政府一定要带着两个以上的选题去,这个部门采访不成赶快跑到另一个部门;写稿子也不再依赖录音笔,而是尽量在采访时把笔记记得更详细些;如果遇到采访对象绕弯子,则直截了当打断他的思路,而以前却总是不好意思。
  女记者当了妈,不知不觉对生活的感触也更深刻了。以前总是嘴上说着接地气,却不知报道到底应该如何接地气。即使是成天往外跑,往基层跑,可到家摸不着柴米油盐,不知道过日子的感受,又怎么能真正接地气呢?现在,面对各类新政,我首先会想这样的政策会对我家的日子有什么影响,对父母、对孩子有什么影响?而这不正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想法吗?于是,每写一篇稿子,我都尽量多想想读者的感受,多想想老百姓的感受,每个选题也都尽量从生活中切入,用大白话写作。
  虽然做记者很辛苦,虽然经常会为没时间陪孩子而内疚,但是我仍然热爱着这个职业,热爱着走在新闻路上的感觉,希望能在这个挚爱的事业中一直走下去。○

  来源:青年记者20133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