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何以不淡定

2015-08-06 00:17:14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6月下   作者:高金国

摘要:的确,现在不少传统媒体经营形势比较严峻,但现在是“最严峻”的时期吗?

  抱歉,套用了《何以笙箫默》的标题。说实话,我只看过借用这个片头的某个广告,其他的,几乎一无所知。一无所知,却受到了它的影响——甚至是很深刻的影响;毕竟,标题就是脸面嘛!脸面都受人影响,还能说不深刻?

  不仅是我,很多人,都会受到自己一无所知或者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或人的影响。这话有点拗口,但很普遍。

  不少人在微信上讨论一些传统媒体员工辞职的问题。什么事情,就怕以偏概全;一旦扩大成“辞职潮”之类的,就很能蛊惑人心了。的确,现在不少传统媒体经营形势比较严峻,但现在是“最严峻”的时期吗?

  就报纸而言,我印象中最难过的日子,是“美废”价格暴涨的那几年。“美废”?“美国废报”的简称,直接影响到国内新闻纸的价格。新闻纸价格飙涨的那几年,貌似才是很多报社“几乎过不下去”的年份,总编天天盯着成本,总经理天天盯着纸价,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囤上个造纸厂,以缓和纸价飙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那几年,我们这些编辑记者记住了“美废”,知道了纸价从年初4000元/吨涨到了年底的6000元/吨,甚至在新华社财经稿件中发现一篇“专家预测新闻纸价格趋势”,都会屁颠屁颠地传给印刷厂的同事。

  那时候的形势,就我个人感觉而言,比现在严峻。不过,那时候的记者编辑队伍,相对稳定。原因之一,我想是因为那时没有微信。

  现在看来,微信的“煽动效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许多。“煽动”是个很容易上纲上线的词,抛开它的政治色彩,还原到“煽动”这个动作,那么,这个词用在微信上还是很合适的。

  农村老家的老母亲,非常关心我的事业——毕竟儿子的事业,在她眼中是很值得自豪的。她经常问我报社的情况,甚至经营情况、利润方面等等,我常常不屑于作答;她甚至会给我提一些建议,我也不爱听,因为老人家不是干报纸这一行的。不过,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老母亲关注的问题很有道理。邻居外出打工的,挣不到钱了,她就担心报社广告会不会不好拉了;家乡的纺织厂发不出工资来了,她就担心报社的利润。都是身边的事儿,让她对报业经营产生联想;这种联想未必准确,却十分合乎逻辑。

  甚至有时候她说得十分准确。比如,镇上有几个厂子倒闭,甚至一些小商店经营不下去了,她就问,报社没受影响吧?效益怎么样?没有人告诉她宏观经济形势,也没有人告诉她广告和经济形势的关系,但她知道。

  但她无论怎么问,对我都没什么影响,因为她不是专家、不是权威,无论她说得是否准确。相反,如果是一个报业专家、资深人士,即便他的观点云山雾罩、耸人听闻、道听途说,我也会肃然。为什么?因为他是专家,是业内人士。

  发言人的位置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对农村的老母亲,因为我的不屑,她说的对的,我也以为是错的;对业内专家,因为平视或者仰视,他说的错的,我也以为是对的。这当然不是我一个人的错误,几乎所有混迹于微信朋友圈的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有的是偶尔,有的是经常。

  微信朋友圈的“煽动”效果,之所以强于微博、互联网,恰是因为“朋友”二字。微信传播的圈子,不是杂乱的、无联系的,而是有所交集、有所关联的。因为和手机电话簿的联通,你的微信朋友圈,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同事、同行甚至业内专家。

  因此,一个在微博上出现的消息,因为发这条微博的人和你毫无关系、毫无交集,从而能够让你保持一定的理性和鉴别力。距离产生美,距离产生冷静,距离也产生理性。因为毫无关联,毫无交集,毫无联系,你对一个和你的见识完全相异的观点,可能嗤之以鼻。无关联、无交集,便出现了更冷静、更准确的判断力。这是微博的特点。

  微信恰恰相反,有关联,有交集,同一个话题的传播,不仅可以在共同的关注者中展开,甚至可以在相关行业的同行中间迅速传播。在“无关者”中传播,和在同行中传播,哪一个更具“煽动力”?

  一个人之所以不淡定,有时候不是因为外界形势如何,而是身边的人对你说:瞧,这雨可真大,走不了了。这时候,你不仅会忘了自己带着伞,也会忘了雨终究会停。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6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