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历史眼光,这个很重要

2015-08-27 10:30:46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7月上   作者:观其

摘要:做新闻,既是与时间赛跑与同行比拼,也考验媒体和新闻人的历史敏感和历史眼光。

  文/观  其

  重历史传统,讲历史眼光,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质。过去是,现在也是。据说,在西方世界,“自黑”国史和民族英雄不算啥。但是,在中国这个重视历史传统、文化道统的国度,“自黑”国史、“恶搞”民族英雄,不合传统,也不合现实。照搬拿来,肯定不行。对此,媒体和新闻人,应该有起码的历史眼光。

  媒体和新闻人的历史眼光,更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历史定位与历史判断上。有些事眼前看很大,但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浪花一朵,根本不是事儿。有些事眼前看不大,但在历史进程中是“转折点”、“新台阶”,应“宣付史馆”。

  2015年4月17日,中央党史研究室举办青年沙龙,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在会上对青年同志的发言作了精彩点评。其中,在听取屈亚汇报编写党史大事记的体会和收获后,曲青山说:

  关于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四个全面”,你看得很准,历史研究就要有历史眼光。为什么《人民日报》当时的报道没有提炼出“四个全面”,而是使用了“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样一个标题呢?原因是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刚开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书记在会上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有一个很深刻的阐述,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次会议的亮点,所以《人民日报》的记者发消息时抓的还是“新常态”,还没有认识到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是一个更大的亮点,没有认识到总书记将“四个全面”有机整合后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形成了战略布局,对各项工作要起引领作用。新闻必须提炼一个最吸引人的东西作为“新闻眼”,记者抓“新常态”也是对的。但是,再过几个月回头看这段历史,确实还应该提炼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四个全面”。

  曲青山的这段话,说的就是历史敏感和历史眼光。但是,《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5日头版头条刊发的这篇报道,并不是《人民日报》记者抓的,而是新华社记者霍小光、王骏勇采写的通稿。报道导语中写道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但没有将之概括为“四个全面”。不过,新华社记者的历史敏感和历史眼光还是值得称道的。因为,一天后的“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是新华社记者霍小光、华春雨的《习总书记首谈“四个全面”意味着什么》,率先把“四个全面”的说法提炼出来了,并作评价:“‘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

  又隔了三天,也即2014年12月19日,“四个全面”首次登上《人民日报》——1版的报道《推动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二○一四年组织工作新进展新成效》,开头一段写道:“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奏响了当代中国的最强音。”

  后来,转到2015年,《求是》2015年第1期刊发社论《奋力推进“四个全面”》;《党建》2015年第1期刊发曲青山的文章《“四个全面”,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人民日报》2月11日刊发曲青山的文章《“四个全面” 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指引》;2月25日起,人民日报刊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系列评论;3月2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国”发布《习近平将携何种思想载入中共史册》一文……此时,各类媒体,已都在议论“四个全面”了。

  可见,做新闻,既是与时间赛跑与同行比拼,也考验媒体和新闻人的历史敏感和历史眼光。

  站在历史的高度,历史敏感和历史眼光强一些,有助于理性判断新闻做什么、怎么做,避免小题大做,也避免捡芝麻丢西瓜;有助于洞察社会众议和世间皮相,分清支流与主流,作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判断和评价。当然,讲历史敏感和历史眼光,要注意《求是》副总编朱铁志的提醒:摒弃“高、大、早”的恶俗之风,别争先恐后去抢某句话、某个观点、某个提法的发明权,别对上级领导的新观点、新举措、新说法拼命“戴帽子”、“贴金子”。如若这样,很容易沦为“历史笑柄”。这,也是该有的历史眼光。○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7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