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8·12”大爆炸后政府危机沟通的短板

2015-09-10 14:34:27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9月上   作者:张涛甫

摘要:在应对危机时,政府需要同时扮演两个角色:一是危机行动者角色;二是危机沟通者角色。

  文/张涛甫

  如今,互联网已将每个人的耳目、喉舌编织成天罗地网,来自现实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均可呈现在网民的眼皮底下。“8·12”天津大爆炸这一惊天大事,想不成为头条都难。半夜里的大爆炸,立即将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目光聚焦到眼前这个热点上,形成网上围观现场。在这个众目睽睽的围观现场,危机处理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舆论围猎的目标。

  主观上,谁也不愿意撞上危机,更不喜欢跟危机黏糊在一起。但客观上,危机如影随形,甩都甩不掉。有西方学者说,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所以危机防不胜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既然危机已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我们就不得不习惯与危机相处。遭遇危机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我们用错误的思维或方式去应对危机。

  在应对公共危机方面,政府显然是走在最前面的力量。面对危机,政府不仅要冲在最前面,成为拆除危机的首席行动者,同时需要告诉民众:危机处在什么样的状态。政府须将关乎危机的信息及时告知民众。也就是说,在应对危机时,政府需要同时扮演两个角色:一是危机行动者角色;二是危机沟通者角色。

  天津政府部门在最近应对“8·12”大爆炸事故时,忙于前者,忽视了后者,只顾着处理危化品爆炸,疏于危机沟通。在众目睽睽之下,天津市、区两级政府危机应对能力的弱项一览无遗地暴露出来。

  应对这类危机,需要经验垫底,也需要急智救场;需要发言人能力的超常发挥,更需要制度系统的联动支持。处理此类危机,不能依靠一个环节的精彩表现,得靠整个危机反应系统的合力联动。但从天津方面的危机处理表现来看,没有打好这个大仗,一步差失,进而步步踩空,像多米诺骨牌一环压着一环,出现了系统性崩盘,导致危机沟通失败。天津在处理“8·12”大爆炸事故过程中,出现了从理念,到战略,再到战术的一系列失误。

  首先,危机沟通的理念存在偏差。危机当事人一遇到危机,第一反应这是“危”,而不是“机”。将危机视为丑闻,千方百计地将其封堵起来,不让其扩散,反而弄巧成拙。殊不知,开放是危机沟通的利器。在“8·12”大爆炸事件中,天津之所以被讥为“没有新闻的城市”,与危机处理者把开放视为风险,甚至将媒体视为麻烦制造者不无关系。这种理念偏差,造成行动的偏航。危机时刻,人心惶惶,政府应该在危机情境中扮演化解危机的积极力量,及时、权威地发布信息,告诉民众危机处于什么状态。但在这次“8·12”大爆炸事故后,那些冲在公众视野前台的官员,给人的观感是:他们似乎有意躲着真相,回避危机沟通的焦点问题。

  再者,危机应对战略设计欠科学、周密。设计一个科学有效的危机沟通战略,前提是:要有对危机情境、受众需求、媒体格局、传播规律的到位洞察与把握;要有对“硬风险”、“软风险”互动机理的精准拿捏;要有对各种潜在风险的充分预判;还要有危机沟通战略布局与行动者角色分工的无缝对接。但是,在上述诸环节上,事故处理者很少踩在点上。从前六场新闻发布会的表现中不难发现,危机处理者的能力一次次“跌停”,这已成为网民和媒体诟病的一大焦点。危机处理者无视公众和记者们的急切诉求,在公众面前,发言者的能力弱项一览无遗地暴露出来。

  还有危机沟通战术上的连环失误。理念、战略需要在一个个战术细节上得以落实。遭遇极端危机情境,不可能做到战术上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出现个别、局部的战术差失,情有可原。但如果出现大面积、低水准的战术失误,就不可原谅了。一次发布会效果不佳可以原谅,但每次发布会都很失败,就找不到什么借口可辩解了。从前六场新闻发布会的表现来看,几乎每一场得分都是负的。一个人表现差点也就罢了,几乎每个发言者的表现均乏善可陈,就说不过去了。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西藏大学特聘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9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