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新闻发布的问题出在哪儿

2015-09-30 11:50:23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9月下   作者:朱德泉

摘要:新闻发布,要说实话,说人话;早说话,敢说话;会说话,说新话。否则,就会引发次生舆情和舆论震荡。

  近期,一些事故频发,令人揪心。同样令人心塞的是,有些新闻发布会面对舆论监督、公众关切表现出的信息公开能力低下,已经到了严重危及政府公信力的地步。天津“8·12”爆炸事故6场新闻发布会次生舆情频发,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是记者提问环节的设置有问题。爆炸事故发生后,在现场情况还没有查明、复杂的现场处置仍在继续的情况下,新闻发布会的重点应该放在已知情况通报、各种救援和处置进展的发布上。因为一切刚刚开始,许多细节待核实,人员伤亡均是阶段性统计,事故原因需要时间调查,对于一些尚待调查核实的问题,如果硬做现场回答,只能是“我不清楚,需要问一下同事”、“我不知道”、“我不掌握”。而这种“一问三不知”式的回答,只能加剧公众的不满情绪,给人留下推诿搪塞的印象,从而把新闻发布会开成了“审问会”。所以,这一阶段的新闻发布会可暂不设记者提问环节。但要开宗明义讲清楚,请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记者将提问以书面形式提交,事故调查小组将根据调查进展在下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给予认真负责的答复。

  二是应该加大新闻发布会的频次,做到每天一至两场。通报每天事故处置进展,及时准确回答上次发布会记者的提问,对于暂时因情况不明而无法准确答复的提问,也要讲明白这一问题需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搞清楚。如果当日事故处置有突发的重要进展,立即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既可以传递及时高效、理性坦诚的信息公开态度,也可以避免相当一部分次生舆情的发生、发酵。

  三是对重大灾难事故的新闻发布要体现庄严肃穆、以人为本的态度。新闻发布会是一个连贯的整体,从发布者的着装到举手投足、从问题的预判到直播环节的设定,都要体现出对公众的尊重和强烈的人文关怀。第六次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人员开场一句“见到大家很高兴”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在每场公布确认死亡人数的环节,也要引导全场向死难同胞和牺牲的消防人员给予哀悼。这有助于向公众展示党委政府的“人情味”,也有助于通过氛围的感染创造一个问答双方更理性真诚的互动环境。由于对发布会缺乏统筹,天津的6次发布会都出现了记者提问环节的直播中断,这也是不断引发媒体和公众质疑的硬伤。

  四是不要陷入对付记者的误区,而是要始终清醒地回到向公众告知的本源。8月16日第6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谁负责统筹指挥救援,宣传部副部长回应“将尽快了解情况”,引爆舆论强烈批评。其实,这名记者的提问看似简单,背后的问题就是追责。在舆论场声讨救援不力、甚至是指挥失误的时候,回答了谁是现场总指挥,可能会引向对总指挥的人身攻击。但这一问题恰恰是不能回避的,新闻发言人必须敢于担当,旗帜鲜明。因为随着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日益广泛以及社会化媒体带来的传播速度日益加快,很多问题是否敏感多决定于发布方的主观意识。如果发布方觉得某个问题敏感,闭口不提,遮遮掩掩,就会给公众造成这个问题确实敏感的主观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更加激发公众的求知欲;而反之,如果发布方正面应对、言论适当,就会引导舆论走向。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个好问题。新闻发言人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向公众告知事故处置指挥部是如何运作的。首先要明确讲清楚,事故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天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黄兴国担任总指挥,几大领导班子分头牵头,下设事故处置组、伤员救治组、保障维稳组、事故原因调查组,救援工作是怎么开展的。

  新闻发布要始终清楚地坚持公众本位,把需要向公众告知的信息明确地传递出去。坚持住这一点,就不会局限在记者提问里“左右为难”。

  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重大灾难事故的舆情研判需要引入媒介专家,时时研判舆情,为政府新闻发布提供更加符合传播规律的建议,而绝对不能“谁的官大谁说了算”。

  不掌握“时度效”,不会用网民接受的表达方式表达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较极端的例子发生在东营市政府对“8·31”爆炸事故的新闻发布上,“现场很多人被炸成碎片”、“遇难者家属情绪稳定”等表述,引发舆情剧烈震荡。

  新闻发布,要说实话,说人话;早说话,敢说话;会说话,说新话。

  (作者为大众网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9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