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新传播生态下的新闻出版“走出去”

2015-10-30 16:58:33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0月下   作者:陆高峰

摘要:  传统出版业应该与时俱进,从技术、人才和营销管理等方面加强创新,提高“走出去”的“造血”机能。

  文/陆高峰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新闻出版产业的国际扩张都是一项举足轻重的重要工作,它不仅事关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而且承载着向世界传播本国价值文化,构建和维护良好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等重要意识形态职能。

  与十多年前相比,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工作,至少从数据上看是成绩喜人的。拿图书版权贸易来说,2004年我国版权输出1314种,引进10040种,引进与输出比为7.6:1。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最新公布的《2014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14年,全国共引进图书版权15542种,共输出图书版权8088种,引进与输出比为1.9:1。与十年前相比,图书版权贸易的逆差进一步缩小。在今年8月底举行的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更是形成了版权输出大于引进的“顺差”局面。据公开的数据,本届图博会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4721项,比去年增长8.6%。其中,达成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2887项,比去年同期增长11.3%,达成引进协议1834项,比去年同期增长4.7%,引进与输出之比为1:1.57。

  从现有的版权输出来看,虽然2014年全国共输出包括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版权在内的各种版权10293种,但是,输出产生多少经济效益未见有关部门明确公布。这些年来,我国为鼓励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不断从税收、财政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这从国家长期利益来看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一个产业只靠“输血”来维持运行而不能“造血”,是难以实现良性运行的。

  从新闻出版物的实物贸易来看,2014年,全国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2137.87万册(份)、7830.44万美元,与上年相比,数量下降10.00%,金额下降3.51%。全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累计进口图书、报纸、期刊2538.85万册(份)、28381.57万美元,与上年相比,数量增长7.51%,金额增长1.19%。虽然进口和出口图书、报刊的数量差别不大,但是金额却相差4倍,进口图书报刊金额为28381.57万美元,而出口只有7830.44万美元。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新闻出版不管是版权还是实物的“走出去”,都存在有数量缺效益的问题。

  从现有的已经公开的出版物和版权进出口贸易数据还可发现,在当前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还存在过度依赖传统出版物和版权的情况。2014年,全国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7830.44万美元,出口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与数字出版物2214.41万美元,合计约10044万美元。其中,数字出版物仅为128.75万美元,仅占1.28%。在版权输出方面,2014年,全国共输出版权10293种,其中电子出版物433种,电子出版物版权仅占4.2%。在当前国内数字化阅读接触率已经达到58.1%,数字化阅读开始超过传统阅读,而国外数字化阅读更加普及的情况下,新闻出版业的“走出去”如果还停留在传统出版物层面,显然是在“刻舟求剑”。

  在新的传播生态下,传统出版业应该与时俱进,从技术、人才和营销管理等方面加强创新,提高“走出去”的“造血”机能,在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实现更好的国际传播政治文化效益。

  首先是要加强以数字传播为导向的技术创新驱动。传统出版业在进军国际市场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超前谋划,加快新兴传播手段的研制与运用,以便用发达国家受众更易于接受的出版手段和出版物形态,促进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理解和国际传播。

  其次是要更加注重熟悉国际传播数字出版人才资源的培养和使用。

  在当前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商业营销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运用大数据等现代营销分析技术手段,精确定位海外受众的阅读兴趣和需求,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提高出版物的国际传播效果,也是当前新闻出版“走出去”值得研究的问题。

  如果仅靠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推动,新闻出版“走出去”不难,但以国外受众易于接受和喜闻乐见的形式真正实现“走进去”,并且利用自身的实力健康有效地不断“走出去”,才更加可贵。

  【本研究得到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3122189-Y】

  (作者为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0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