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想起了《沈阳如何过冬》

2015-12-10 01:45:00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2月上   作者:时统宇

摘要:在建设看得见水、望得见山、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的征途上,责任、担当、使命、守望……永远不会过时。

  文/时统宇

  立冬那天,沈阳成了舆论的焦点:11月8日,沈阳市遭遇六级严重雾霾污染,全市PM2.5均值一度达到1155(微克/立方米),局地雾霾指数一度突破1400(微克/立方米)。记者从沈阳市环保局获悉,8日上午10时30分,沈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启动重污染天气二级(橙色)应急响应,下午3时30分,因雾霾污染进一步加重,应急响应升级为一级。

  这让我想起了1998年央视《新闻调查》的一期节目《沈阳如何过冬》,关注如何过冬实际上是关注如何取暖,典型的民生问题。那时候,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国有大中型企业生存艰难,下岗职工遍布各地。可以想见,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单位,哪还有钱买煤供暖。这也成就了《沈阳如何过冬》,使其成为电视深度报道的优秀作品之一。我写自己的第一本专著时曾这样写道:“电视深度报道找到了一种最有效的新闻反映方式,即通过对‘民生’的个别反映去表现‘国计’的总体态势。无论是《焦点访谈》中‘对流浪儿童的追踪与调查’,还是《新闻调查》中‘沈阳如何过冬’,直至《生活空间》中那个失去了右腿仍然学习舞蹈的美丽姑娘,那个极为普通的下岗职工,那个厚道朴实的父亲和与他相依为命的女儿……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了一种电视聚焦的平民视角,一种‘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形象阐释。这种电视关怀、乃至电视呵护,常常使观众在凝视电视屏幕的泪眼朦胧中,将从电视得到的审美意绪随之转化为一种审美净化,从审美的角度俯视我们这个时代。”

  怎么也想不到,这么多年过去后,沈阳如何过冬仍然是问题,甚至比当年的问题更大,只不过关键词换成了雾霾。常识告诉我们:当年没钱取暖还谈不上普遍,但雾霾无孔不入,谁也别想躲,谁也躲不开。

  于是,当年与今年的同样关于沈阳如何过冬的新闻,也有着明显的环境和语境的差异,这就是:没钱取暖时,更多的是无奈和忧伤,而雾霾爆表时,追问监管为核心的政府责任成为新闻的主题。我以为,这或许已看不到深度调查性报道的身影,但舆论监督没有缺席。这或许是在被“满大街的口罩”困扰时,我们的些许安慰。

  新华社的报道开门见山:进入供暖季一周后,沈阳市迎来持续的空气严重污染。然而,一级预警发布数小时后,建筑工地却顶着停工禁令继续施工、环保局官网瘫痪近2小时、环保局工作人员对启动一级响应竟不知情……有人提出质疑,面对如此重度雾霾污染,政府应急预案为何“梗阻”?环保部曾明确发文要求各地,当发布最高级别雾霾预警时,要采取一切强制性减排措施,包括大型户外活动停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企事业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等减缓空气污染。许多地方都制定了实施办法,措施不可谓不具体,要求不可谓不严厉,可结果呢?11月8日的沈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冬季是雾霾天气的多发期,我们应该保持警惕。我们不能让应急预案形同虚设,更不能拿民众的健康当儿戏。

  “不能拿民众的健康当儿戏。”说得好!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那样: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沈阳如何过冬,中国如何过冬,民生是指南针。只要抓住并坚守了这一点,新闻的情怀与关怀就还在,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就还在。

  也是在11月8日中国记者节这一天,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举办“风动心不动——当今新闻人的理想和坚守”公益论坛,我在发言中谈到发生在“沈阳如何过冬”年代的追求与探索,更相信在建设看得见水、望得见山、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的征途上,责任、担当、使命、守望……永远不会过时。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2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