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史量才的社会公益贡献

2016-01-04 09:05:59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2月下   作者:陆高峰

摘要:史量才在社会活动中处处体现出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以及关爱民生、服务社会的良知和责任。

  文/陆高峰

  史量才是民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爱国报人、报业实业家。他不仅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申报》的总经理,《新闻报》的最大股东,还拥有《时事新报》等其他重要报纸的股份。在1917年中华书局因为资金链断裂出现危机时,史量才还一度担任中华书局局长。

  目前评价史量才的历史贡献,主要集中在他在实业和报业方面的成就。事实上,史量才还热心公共事务、公益慈善和公众教育事业。

  史量才是一个具有强烈国家意识和民主民生思想的人。他除了在报业舆论方面积极实现其民主、爱国和积极改造社会的政治理想之外,在社会活动中也处处体现出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以及关爱民生、服务社会的良知和责任。他提出“三格”思想,即“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不国”。

  史量才在公共活动方面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地方社会治理、公益慈善和社会教育等方面。他担任过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会长、上海市民协会会长、上海市临时参议会会长等事关上海政局稳定和民生福利的重要社会职务,还兼任过中国航空协会常务理事、杭州之江文理学院校董、上海霞飞路道路会副会长等众多社会职务。由于史量才在上海乃至在全国公共事务中所具有的影响力,国民党政府也曾极力拉拢史量才并授予他各种社会职务,如淞沪战区善后委员会副委员长、农村复兴委员会委员、新中国建设学会理事、 招商局理事、中山文化教育馆常务理事等。

  史量才担任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和上海市民协会会长,在上海淞沪抗战期间和战后秩序恢复重建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成立于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后的第三天,其目的是“为应事实之所需求, 补助政府之所未及”,通过动员各方社会力量,稳定战争期间上海的商业、金融等社会局面,并为支援抗战提供各种服务。地方维持会在支援前线、救护伤病官兵、号召募捐和救济难民等方面,极大地弥补了战时政府的能力不足。

  史量才在公益慈善方面发挥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淞沪抗战期间伤兵救治和难民救济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他对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参与和热心捐助。资料显示,在淞沪抗战期间,上海市民维持会资助各界兴办伤兵医院80多所,收治伤兵7000多人。支持红十字会等设立难民收容所200多所,收救难民达5万多人。在其他公益事务中,史量才还大力捐助教育、医疗、交通等公益事业,是之江大学、中华医学会、红十字会等公益机构的热心赞助人。

  史量才除了具有实业救国、报国的思想外,还有很强的教育救国意识。他认为“教育是治国之本”,办学校可以造就人才,其重要性不亚于办报。他在主持《申报》以后曾经一度设想,“先办一中学,将来如有可能再办一所大学”。事实上,他在1901年进入杭州蚕学馆这所由杭州知府林启创办的新式学堂读书期间,就萌生了创办新式学堂,通过教育改造社会的想法。还在读书期间,他就利用假期回乡机会,联系乡绅创办了私立养正小学。毕业后他又于1904年春创办了“上海女子桑蚕学校”,开展女子职业技术教育。该校后搬迁到苏州,最终并入苏州大学。在主持《申报》期间,他仍然热心教育,先后创办《申报》业余补习学校、妇女补习学校和《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等教育机构。

  《申报》新闻函授教育是史量才在开展新闻职业教育和向更多民众普及新闻教育上所作的尝试。该校从1932年创办到1936年停办,共招收培养了近500名学生,组织人员编辑出版新闻函授教材17种。不仅为《申报》培养了大量通讯员,也为普及新闻教育作出了贡献。

  今年是著名爱国报人史量才诞辰135周年,准确客观评价其社会地位,弘扬其“三格”思想,对于培养当前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得到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13122189-Y),2014年专业建设项目新闻学院共建专项(编号:xwzx)资助】

  (作者为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副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2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