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细数年度新闻行业负能量

2016-01-13 15:30:18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危机兴许正是转机,负能量缠身也许因为反思得正当其时。

  文/张灿灿

  2015年12月24日,21世纪传媒总裁沈颢得到了宣判结果。这桩牵动新闻业一年多的案子终于尘埃落定。这一年,传统媒体可以说是受到前后夹击,腹背受敌。互联网的极大冲击,自媒体的异军突起,顶级精英的接连出走,多家高知名度的报纸、杂志关刊停售。行外人把“纸媒将死”挂在嘴边,行内人更是情绪愈发低落,附着在“新闻业寒冬”上的负能量一波接一波,波波致命。

  新闻天天播报的是全社会的发展态势,关注着各行各业的命运,但谁来关切、审视、预测新闻业的命运?除了新闻人自己切身感受行业冷暖,这个命运走势似乎很难成为社会焦点,因为它从来不是唯一。信息来源不会断,新鲜的资讯源源不断供应,制作、传播一条新闻比烤熟一个烧饼、生产一粒纽扣还简单。除却日渐式微的媒介组织公信力,信息传播者的地位已经无足轻重,信息源来自多方面,反而有助于接收者自行判断,信其所信。简言之,谁提供信息已经变得没那么重要,更关键的是信息本身的质量以及所承载的观点。

  流光容易把人抛,最与时俱进的新闻从业者反而被时代淘汰得更快。这一年,新闻业就像扶不起的股市大盘,总是绿油油一片,缺少被提振的士气。然而这些满满的负能量,不会是新闻人心头的一把刀,对真实境遇的漠视才是。转身梳理一下全行业的衰运和机遇,清醒一下,来年走下去时才能不盲目悲观、不掩耳盗铃。

  一个行业的顶尖人才纷纷出走,这说明什么问题呢?答案很明显。春江水暖鸭先知,眼下新闻池子里的水恐怕已经热不可耐。2015年年初,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在微博发布卸任消息,年底决定重返母校复旦大学担任新闻学院教授,也算是从业界走向学界,没有完全脱身这一行业。但对于观众耳熟能详的央视美女主播张泉灵,她的出走则是彻底逃离。从央视名嘴到基金合伙人,张泉灵的新工作已经和传媒没几分联系。这波辞职潮还包括了曾操盘《南风窗》、《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的总编辑秦朔,网易传媒副总裁陈峰,南都报系副总裁苟骅,新京报知名记者孔璞等。从高层到基层,曾经在业内响当当的人物都“殊途同归”,一阵风似的选择离开,或创业或改行,依旧优秀却已远离。

  留不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后继无人。整个行业还在艰难地探知未来,生死未卜,但媒体人的离职潮势不可挡。正常概率范围内的行业间人才流动,和大规模的行业人才流失,两者有本质不同。资深新闻人的出走,也有对行业新形势的不适,以及对行业发展缺乏信心。这种雪上加霜的境况,不可能仅靠剩下人的坚守就能缓和,还少不了新鲜血液的注入。新闻业本身也非流动缓慢、工序复杂的工种,所以多吸引年轻人、新人入行也并非坏事。

  从这个角度理解,顶尖人才的出走,不代表未来就是死路一条。新人新气象,也许能为互联网背景下的媒体发展提供更新颖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

  除了离职潮令人唏嘘不已,更让人不淡定的是多家媒体的关停。2015年,一向特立独行、被认为最具互联网思维的《壹读》宣布停止出版纸质杂志;云南《生活新报》创办17年后休刊;《上海商报》于10月1日休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历史;湖南《长株潭报》休刊,甚至一向被认为广告很多生存很易的时尚杂志,《都市主妇》《瑞丽时尚先锋》《上海壹周》也关刊大吉。且不说这些纸质媒体,甚至连《康熙来了》这样的台湾综艺节目宣布告别,也被解读为“传统媒体的寒冬来了”。

  难道纸媒就这样轻易“狗带”了吗?纸质媒体的萎靡毋庸置疑,早在N年前已初露端倪。但这么多知名报纸杂志排山倒海般地关闭,让人不得不正视,这到底是不得已的无奈之选,还是明智的自我革新?几份都市报确实已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也不要忽略一个积极信号:《壹读》《瑞丽时尚先锋》等是主动选择放弃了纸质刊物,它们将全面转战新媒体,将精力放在制作和呈现更适合网络传播的内容上。

  危机兴许正是转机,负能量缠身也许因为反思得正当其时。我们曾被很多招牌人物、金牌媒体惊艳过,对他们的新闻品质信心满满。在眼下的转型期,也许应该先放下成见、少泼冷水,静候他们在互联网时代重新开启属于自己的新闻黄金时代。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