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纸媒为什么要强调用户体验

2016-04-30 22:51:00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4月下   作者:高金国

摘要:  即便不能把读者当上帝,也一定要把读者当成好朋友、当成亲人,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文字的“用户体验”才能真正改善。

  无论写论文还是其他文章,老高喜欢让“老高”出现在文章中。很多人不理解,说你太矫情了吧。其实这不是矫情,而是改进用户体验的一种方式。对纸媒而言,要想改进用户体验,有时候不得不走这种个性化的路子。

  这当然不是创举,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就这么做了。每一篇文章末尾的“太史公曰”,其实就是司马迁登台亮相,跳出来和你交流一下。

  《红楼梦》是脂砚斋这个“影子作家”来和读者交流。那么多影射,那么多隐喻,动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个个跟谜语似的,没学过高等数学、微积分的恐怕很难一一破解。所以,脂砚斋要跳将出来,用点评的方式把窗户纸戳破。如果布设了无数个谜语却没人发现、没人去猜,岂不很没意思;必须诱导读者去发现、去思索、去恍然大悟,境界才出。作为点评者的脂砚斋,好比看越剧时的台词字幕提示,也是公开亮相和读者进行交流的。

  何必多此一举?客观陈述难道还不够吗?如果导演都跳到前台,那还要演员做什么?

  其实任何纸媒阅读,都是一种生成于读者内心的表演。这种表演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一种虚无的、可以随时变幻的存在。所以,即便导演经常跳出来说这个地方你应该怎么理解,往往也不会导致舞台的杂乱和喧嚣,反倒会让你脑海中的舞台剧更清晰、更丰富。当然,过多的,自然也不好。

  这是纸媒阅读中,“导演”可以跳到前台来指点的前提条件,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决定的——你要把文字代换为画面,然后在脑海中经过组合、处理,形成你的舞台剧;这个舞台可能是清晰的,也可能是模糊的,而模糊的情况可能更多,所以你不会排斥一个虚拟导演的指点。这种指点不会影响舞台效果,反倒有助于舞台剧更加完美。

  如果是现实中的舞台剧、电视剧,导演总是跳出来指点,恐怕早就被鸡蛋和皮鞋轰下去了。

  ——这恰恰表现了影视媒体和纸媒两种阅读方式的不同:一种需要自构舞台,是需要脑力付出的;一种是别人搭建好了舞台,你只要去看,被动地、“无脑”地接受就可以了。所以,即便有很多滑稽的“抗日神剧”,很多人还是愿意看,因为不费脑子,轻松。

  所以,一个社会如果想要变成有素质、有思想的社会,就必须喜爱阅读、普及阅读,尤其是纸媒阅读。缺少了阅读,就会习惯于“无脑”,慢慢就变得无主见和盲从。

  而现在的问题,恰恰是“无脑”流行。这便给纸媒制造了一个严肃命题:纸媒怎么办?如何让人们重新爱上阅读?

  这个时候就可以回到我们的标题了:改善用户体验,尤其是阅读体验。

  用户体验,貌似是互联网巨头们最热衷的一个概念,纸媒在这方面几乎没什么作为。最典型的一点,是广告和订报流程的体验都很差。在购物可以足不出户极其便捷的年代,从报社购买广告、订报,还停留在马车时代。唉,不说也罢,Let it go——随它去吧。

  采编人员能做的,是改善文字方面的用户体验。很多人有一种误解:我们是大众媒体,是大喇叭,是宣传工具,所以文章的风格一定是面对千万人的。

  这话没错,但他忘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报纸是有千万人看,但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具体的读者在读。你写的文章,最终是这具体的“一个读者”在看,而不是广场上的大喇叭、几千人同时听。

  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对一”的传播。如果把自己想象成“一对多”,写成开大会作报告式的文章,那就大错特错了。“一对一”传播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自己想象成“绝对的一对一”,不能瞎说乱说,要讲纪律、讲政治。

  作者从文章背后跳到前台,和读者进行“一对一”对话,其实就是一种用户体验的改善。至少,这种体验让人觉得,作者不再是神秘的、不再是冷冰冰的了。

  这只是“雕虫小技”,核心的,在于文风、在于心态、在于思路。即便不能把读者当上帝,也一定要把读者当成好朋友、当成亲人,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文字的“用户体验”才能真正改善。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4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