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被动注意”:你不关注,它却无处不在

2016-06-01 19:14:48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5月下   作者:高金国

摘要:  在报纸发行量下降、读者阅读渠道增加、注意力被泛化的今天,“被动注意”尤其值得传统媒体发掘。

  “被动注意”,就是让你“不得不注意”,让你没法忽略。比如,乘坐商场的电动扶梯,正前方一个悬挂在半空的巨幅广告,迎面而来;除非你闭上眼或者故意扭过头去,否则你不“注意”这个广告,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这种广告和“主动广告”相反,后者是你主动去精准寻找的,不是广告来找你进而把你引导到商品本身,是你主动去找商品。

  主动广告,强调的是精准。百度搜索之类的广告,是这类广告的典型方式。传统媒体在这种广告面前,没什么优势。

  那么,“被动注意”或者“被动广告”呢?很多人认为,在媒体形式多样化的今天,多数媒体已经不可能去创作“被动广告”,或者创作了也很难有效果。比如,电视的一种典型的“被动广告”,就是音量特别大的广告,让你无法回避。广告效果如何?就是引起了很多观众的投诉和反感。

  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在“被动广告”或者“被动注意”方面,完全没有作为。受到新媒体冲击,广告样式日益多样化、分众化,传统媒体不应再强求受众“主动”把注意力分配到自己这边。或许党报在某些时候可以,比如,为了学习某个文件,可以通过行政命令,要求党员干部多多学习报纸上的文章。但毕竟时代变了,党员干部通过其他方式,不是也可以学习吗?

  受众是我们的上帝,“强求”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他们不再“主动分配”注意力给传统媒体,却不见得不会把注意力“被动分配”给传统媒体。当然,要想增加这种“被动注意”,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前阵子老高所在媒体帮山东沂源的果农卖苹果,发现这么一种有趣的现象:报纸的“老粉丝”,能量极大;他们一个人订了报纸,几乎相当于整栋楼都订了报纸。为什么这么说呢?

  头一天,“老粉丝”——一位和蔼的老太太响应号召,到报社买了不少苹果;第二天,她又来了,带了整个单元的不少人一起来;第三天,她又来了,这次把小区里不少居民都带来了!有了这么一个特能拉呱的老太太,几乎大半个小区的老头老太太,都知道报社在帮沂源果农卖苹果了。

  她领来的很多居民,都没订报,也不怎么看报;但这些不订报不看报的人,却不得不“被动注意”了报社组织的活动和新闻。

  好的活动,好的策划,好的创意,都能起到“被动注意”的效果。而且,在报纸发行量下降、读者阅读渠道增加、注意力被泛化的今天,“被动注意”尤其值得传统媒体发掘。

  那么,“被动注意”的核心是什么呢?换句话说,传统媒体如何才能做大做强“被动”的“注意力经济”?

  老高以为,核心有两点:其一,是话题性;其二,是话题能在弥漫的注意力中间,对受众进行“包裹”。

  报纸等传统媒体,必须有制造话题的能力,不能成为网络话题的追随者。话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新闻,也可能是创意,关键在于媒体的内容制造。爆炸性新闻被传统媒体发掘出来了,核心问题在于借势营销或者持续的追踪报道、升级策划,避免“为他人做嫁衣”,防止自己的原创新闻最终成了新媒体的菜(即便有时候难以避免,也要做出不同于普通追踪报道的努力和尝试)。

  不过,新闻毕竟是无法“保护”的,通过创意制造的话题,则是别人难以模仿的。典型的例子,我想很多人都会想到以策划出名的《深圳晚报》。一个寻人启事,一封信,甚至一个广告,都能被这个媒体炒作得“天翻地覆”;一个绝妙的创意出来,微信朋友圈迅速被刷屏。那个时候,你能说传统媒体弱势吗?新媒体成了最古老媒体的跟风者。

  如果有了话题、有了创意,却只是传统媒体自娱自乐,那显然达不到“被动注意”的效果。“被动注意”的一个典型表现,应当是“我不看报纸,但周围的人都在谈论你们报纸的事情”。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弥漫的传播”,你订不订报无所谓,报纸的影响在那里,无孔不入;你不看报纸,报纸的话题通过微信、微博照样影响你。

  做到这样的程度很难,但这或许是传统媒体走向复兴的路径之一。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5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