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媒体人不要盲目跟风转型

2016-07-10 00:54:00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7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远离了文字,没有了对读者痛点的敏感嗅觉,失去了吸引读者的特质,真的什么都不是了。

  这一两年来很多传统媒体人奔向了新媒体的怀抱。传统媒体每走一个人,尤其是有江湖地位、有影响力的人,都会形成一次对传统媒体的习惯性“唱衰”。走就走了,可走了之后怎么样呢?是不是离开了传统媒体就意味着事业的新生呢?

  回头看一看,近些年那些奔向新媒体的传统媒体人,有几个转型成功的?除了几个做得风生水起的,如罗振宇、吴晓波、秦朔等,那些离开了传统媒体的,有多少比过去在传统媒体时做得好?有几个还保持着江湖影响力和存在感?有几个在既有岗位上做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无论是投身广告公关或个人创业,还是当新媒体高管、职业经理人,原先挺有名气、在传统媒体挺有成就的,转型之后不少都默默无闻了。你说他们到了管理岗位,不必靠写字闯江湖地位了,可管理岗位上似乎也没看到几个做出多大成就、创造什么奇迹的吧?

  以我的理解,那些因为文字成名、并被读者所喜欢的人,离开了文字可能什么都不是(当然不排除有少数个案)。罗振宇、吴晓波、秦朔等人之所以能华丽转身,因为他们一直没有离开文字,离开这个让读者喜爱他们、奠定他们江湖地位的事业。罗胖儿现在这么有名有钱了,每天仍然保持着用他的声音、文字与读者交流的习惯,因为这是其个人品牌的核心。

  当下做得比较成功的新媒体,多是带着浓厚个人色彩、鲜明个性特质、个人主导性的项目,并且带着传统媒体的基因。他们或是传统媒体时代的“老炮儿”,或是都市报群雄混战时代突围的“黄金一代”,或是网络江湖中混出来的写手,已经因为自己的文字而拥有一群粉丝——他们熟悉新媒体传播和运营技巧,深谙读者的痛点,在新媒体上将自己文字中能吸引新读者的那种个性运用到极致,将“互联网+”个性特质发挥到极致。他们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保持内容生产的核心竞争力,顺应读者的变化,于是能摇身一变,从传统媒体大佬变成时代新宠。

  而另一部分人的转型则不太成功。他们离开了让自己安身立命的文字,在某种程度上也毁掉了自己。他们在传统媒体时代通过文字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使自己有了较高的市场价值,但他们在随后的转型中离文字和内容越来越远。他们没有发挥自己的文字特长,而是在高歌猛进的新媒体蛊惑下投入新媒体企业的怀抱,寄望在大企业中成就一番事业。可中国当下的新媒体大平台,似乎没有几个有内容生产的耐心、远见和能力,没有几个愿意在内容生产上有大作为,条件似乎也不允许。在那里,他们能获得一个比过去收入倍增、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职位,却离新闻、文字和内容生产越来越远,最终毁了自己,荒废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媒体的焦虑转型者,很容易在身份的转换中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初心,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从写作者转换到管理者,从这个管理岗位到那个管理岗位,从这家单位的管理岗位到那家企业的管理岗位,换来换去,跳来跳去,与当初那个能让自己名满天下、能让读者喜欢自己、能成为自己积累的东西越来越远。看过太多这种在身份转换中远离文字而从媒体江湖消失的同行,为他们感到可惜并悲哀。

  靠写字成名的人难道一辈子都是写字的命吗?靠写字闯出江湖地位的人能不能成为优秀高管、能不能创业成功、能不能创造商业神话?当然能,但很少。远离了文字,没有了对读者痛点的敏感嗅觉,失去了吸引读者的特质,真的什么都不是了。成功者,多是能清楚地认识自我,并能排除各种干扰坚持自我的人,他们每一步都能成为职业生涯中有价值的积累,很清楚自己能干什么、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是块什么料,平心静气地坚守,永远不会离让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太远。

  盲从于庸众的选择,受一些小恩小惠的诱惑,当个小领导,收入高点儿,名片上头衔大点儿,却没有长远的职业视野,离原先让自己出类拔萃的东西渐行渐远,这种人应该不会有啥大出息。

  说这些并非想褒贬什么,也不是想反击那些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而是想劝那些急于转型的媒体人,没想清楚就别急着转,静下心来思考,而不是急于变化,不要轻易被那些喧嚣的声音和环境的变动所干扰。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7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