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把种子埋下

2016-07-10 01:00:00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7月上   作者:张涛甫

摘要:  今天我们输出怎样的新闻传播人才,意味着明天有怎样的传媒景观。

  作为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我每年迎来送往,见证一茬又一茬学生的成长和离散。到了毕业季,看着我们的毕业生像小鸟一样离巢而去,怀揣着纯真的梦想奔向天南地北,心中有欣慰,也有缕缕的感伤和不舍。

  如今,新闻学院的学生就业方向多元,甚至去了跟新闻传播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工作领域。我们曾笑话,哲学专业是就业最不对口的专业,而今,似乎也轮到了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我们新闻专业的学生,到媒体去的比例不会大于三成。这种境遇,是我们从前不曾有过的。这里有主动的选择,也有被动的“苟且”。可惜的是,在我们看来最有希望成为业界未来之星的种子选手,最后也离开了我们预期的职业方向,远离了新闻传播行业,这似乎是巨大的浪费。但在就业市场化和自主化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一厢情愿,学生有权利选择他们的职业,社会也没义务为我们托底。双向选择之下,结果不可能一律。

  现今的大环境,对新闻传播教育来说,可谓流年不利。新媒体的崛起,打破了既有的媒体格局。传统媒体遭遇寒冬,“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伴随传统媒体寒冬的来临,新闻业的信心在凋零,传统媒体的“深水作业”能力在退化。不少传统媒体为生存计,不得不为了眼前的“苟且”,而放弃了调查性报道这种“深水作业”的努力。而新媒体江湖,也是风狂雨骤,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公共守望的功能不结实。不少新媒体在强烈的逐利冲动之下,一边倒地奔向资本的怀抱,不顾媒体的应尽之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没有太多的心思和定力,没有安顿稳定的职业环境,更不能给媒体人稳定的预期和可期的未来。一旦进入媒体领域,就意味着漂泊。在新闻理想大面积凋零的当下,漂泊的未来已成了多数传媒学子的畏途。

  我仍然固执地认为,这个社会要有媒体的守望,须有媒体人理想的坚守。如果媒体的社会瞭望功能缺席,如果媒体不能使遮蔽的真相出场,如果缺少媒体为公共利益站岗与护航,世界将会怎么样?越是在艰难的时世,越是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越需要媒体的职业作为;越是在资讯超载的环境下,越需要专业化的信息鉴别和深加工能力。在新媒体将信息繁殖成海量规模、稀释了营养浓度的泛新闻时代,高浓度的新闻、有硬度的新闻反而会更加珍贵。整天接触毫无营养的新闻,长时间沉湎于娱乐化的资讯,自然会产生审丑疲劳和阅读倦怠,也更加期待解渴的新闻。好的新闻、稀缺的作品,在互联网上会更容易传播,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赢得更多的围观和喝彩。

  急剧变化和易碎的传播环境,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要为传媒业的未来负责。今天我们输出怎样的新闻传播人才,意味着明天有怎样的传媒景观。有人会说,此言有点自恋了。一定程度上看,传媒的今天和明天跟新闻传播教育没太大的关系了,因为彼此的鸿沟已经很大,没有新闻传播教育输送人才,传媒业的日子照样过下去,并非离了新闻传播教育,业界就转不了。业界与学界的落差是无法绕开的现实。

  我想强调的是,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改变歧路彷徨和低位爬行的现状,在传媒理念和专业作为上振翅高飞,朝着理想的远方飞行。我们需要重新确立新闻传播教育的方向感,夯实新闻传播专业的根基,淘汰过剩产能,告别粗放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核心能力建设,培养出一批可以引领未来的种子选手。关键是,要在新闻传播教育中,把理想的种子种下,把好的价值理念牢牢地确立下来,但问题是,现实中的新闻传播教育在这个方面做得并不好,有时候连及格线都没达到。加之能力训练比较潦草,培养的学生不能应付当下,更不能担当未来,两头都靠不上,自然就成了“夹生”的新闻传播教育产品。

  只有做好价值基因配对和专业能力训练,从我们这里“出笼”的人才从事传媒业,才会有不俗的表现和修为。即便他们不做传媒这一行,也不至于被流俗所劫持。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西藏大学特聘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7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