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梁实秋:思想自由,严正批评

2016-08-10 16:15:45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8月上   作者:高明勇

摘要:  批评者在从事批评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批评的根据,一是批评的态度。

  不久前,我去台湾时,专程参观了梁实秋故居。梁实秋故居位于台北大安区云和街11号,在台湾师范大学隔壁,是一座安静的院落。院内,是当年梁实秋的夫人手植的面包树,郁郁葱葱,亭亭如盖。虽然我是中文系出身,对梁实秋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但真正吸引我去的,并非他的文坛盛名,而是其自由之名。所谓自由之名,源自梁实秋的两篇文章,一篇是《罗隆基论》,一篇是《论思想统一》。

  上世纪40年代,当罗隆基被身边早年的朋友非议时,梁实秋曾仗义出手,写下《罗隆基论》(《世纪评论》第2卷15期)。在客观评价罗隆基的同时,他也阐明自己对言论的立场和原则:“各人的意见可以互相批评。但是这批评也似乎应该有一个无形的限度,第一,我们不必以揭发隐私为攻击的手段,我们应该堂堂正正的在理论上互相辩驳,我们不该以各种低级趣味的技巧来毁坏对方的声誉;第二,我们的批评应该是善意的,并不以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在《论思想统一》中,梁实秋提出:“天下就没有固定的绝对的真理。真理不象许多国的政府似的﹐可以被一人一家一族所把持霸占。人类文明所以能渐渐的进化﹐把迷信铲除﹐把人生的难题逐渐的解决﹐正以为是有许多有独立思想的人敢于怀疑﹐敢于尝试﹐能公开的研究辩难。思想若是统于一﹐那岂不是成为一个固定的獃滞的东西﹖”

  事实上,对于如何批评,梁实秋自有主张。关于“批评”,梁实秋曾有专文进行阐释,在《论批评的态度》中,他提出批评者在从事批评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批评的根据,一是批评的态度。

  所谓“批评的根据”,就是说自己要先有一套的主张,自己先要确立自己的根本思想,然后再根据这个固定的出发点来衡量一切。——他的批评才能一贯,才有力量,才能令人懂。

  而所谓“批评的态度”,梁实秋尤其看重。因为,“有批评根据的批评者,他的态度也必然不会错的”,“唯独自己没有主张没有思想而要妄事评论的人,他们的态度最成问题”。

  他认为批评态度的最高理想是“严正”二字,并以此为标准批评了诸多不严正的批评。简要说,第一种是将恶声相骂误以为讽刺幽默;第二种是将文字作为对于对现状不满的激愤而烦躁心情的发泄途径,辅以尖酸刻薄的俏皮话;第三种是截取别人的文章拿来断章取义地东打一拳西踢一脚;第四种是将批评文字与攻击个人不能分开;第五种是专在字句上小的地方挑剔而不在根本思想上讨论,写出文章是枝枝节节地胡凑了事。

  之所以着力于此,与梁实秋对当时言论状况的判断有关,他认为当时令人不满的状况之一,便是人民没有思想自由。对此,梁实秋提出,要有思想自由,必先要使人民有充分的安然的研究的机会。

  如何保障思想自由?他的主张是实行宪政,在《论宪政》一文中提到,第一,行宪后的政府应该刷新人事,“一切以人才为标准,请把所有的奴才、派系关系、裙带关系赶快放弃”。第二,宪政的基础在于省县自治,“不该集中人力在首都去做官,应该分散人力于省县去领导自治的工作”。第三,要培养民主的风度。

  从言论史的角度打量梁实秋,无疑,他也是一位失踪者。

  (作者为凤凰网评论总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8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