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网络直播元年的喜与悲

2016-11-11 18:05:28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1月上   作者:时统宇

摘要:  “网络直播元年”如果是“网红元年”的代名词,不说意义,这有意思吗?

  偶然看到了一位多年前带过的学生、如今的中国青年报全媒体协调部副主任刘世昕写的文章《一家纸媒体为何要连续直播58小时》,很受启发。她详细讲述了G20峰会时,中国青年报这家有65年历史的老牌传统媒体与“北京时间”这个才闯入市场只有几个月的新媒体平台的首度携手亮相。这个亮相确实可圈可点:跨越了媒体间不同的体制,跨越了媒体的不同属性,跨越了地域的限制,甚至跨越了“年龄”的差异。以现场视频为重点,形成文字、图片、图表、视频、H5等多种载体,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多种终端的立体传播态势,是这场58小时直播的基本呈现方式。你可以想象:一批吃文字饭的记者在玩转新媒体时,心态和状态一定是既有几分激动又难免有些紧张,好在效果不错,称得上初战告捷。刘世昕的这样两点体会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首先这不是央视的直播,也不是网红的直播,而是传统媒体的底蕴、积累与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结合的直播模式;其次是过去各家媒体比拼的是谁能讲个好故事,而在当下还要加上一条,就是谁能用更多的形态讲故事,讲好故事。

  以上的观点摘录是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上获得的。而同一版面上的新闻标题《浙江媒体争做“弄潮儿” 勇向“涛头立”》则非常精练地说出了我想说的点评。

  老实说,此前我一直对“网络直播元年”的提法存疑——不就是一堆形形色色的网红轮番登场吗?能白登场吗?你得给我打赏。说白了,直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内容为王还是主播为王,这是能否称得上“元年”的关键。传统媒体用直播的方式完成宏大叙事,直播元年立马名正言顺。

  这里我多少有些怀旧。接近20年前的1997年是中国电视史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直播年”。以重大新闻的电视直播为标志,中国电视新闻传播越发显得大气磅礴、波澜壮阔。深深地留在人们记忆中的电视直播主要有: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世纪奇观——海尔-波普彗星与日全食同现苍穹;香港回归;中共十五大召开;长江三峡顺利实现大江截流;等等。在这几次电视直播中,不管是只有两个多小时的天象奇观报道,还是长达14个小时的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水陆空”现场立体报道,以及72小时的香港回归洗雪中华民族百年耻辱的超长式现场直播,所有这些在中国新闻史上都是空前的创举。这些成功的电视直播实实在在地告诉了人们什么叫全方位、立体化、多侧面的新闻传播,尽管这些电视直播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毕竟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直播开始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有关直播的理论成果也层出不穷,比如当时出道不久的白岩松把主持人划分为司仪型和思想型两个类型的提法,他断言思想型主持人的出现至少要在电视新闻栏目直播以后。当然,与新媒体保持距离的思想型的主持人白岩松在今年里约奥运会的直播中意外成为网红,仍然不失为给传统媒体的直播扳回一分。

  让我感到忧心忡忡的是网红直播,因为还真有人把2016年称为中国的“网红元年”。也难怪,网红直播已经不是游戏玩家等小众人群的专属,而是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各大秀场、赛事活动甚至高端财经论坛的标配。于是,“网红经济”的提法也出来了,资本看好网红经济更是让人眼红心跳。这不,数据显示,13%的网红主播月收入3万元以上。我看后的第一感是:以后的播音主持学院会不会增加网红专业?并且为考进这一专业打破了头?

  年初在云南卫视《真相辩辩辩》的样片录制现场,我曾与几名锥子脸的网红面对面。其中一名吃货网红在3个小时的录制中从头吃到尾让我目瞪口呆——这么吃真的会吃出毛病的!如果我是这名网红的亲人,我一定会夺下她的美食,厉声喝斥:“闺女,咱不吃了行吗?你不要命啦?!跟我回家!”

  “网络直播元年”如果是“网红元年”的代名词,不说意义,这有意思吗?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1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