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官微频惹祸:接触点传播机制为何失灵

2017-05-12 16:35:23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5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在对流量的迷恋中,官微们逐渐忽略了自己渐渐错位的形象。

  官微惹祸并非新段子,而是老故事。前几年,“两微一端”建设初起步时,就闹出不少笑话:转发涉黄信息,传播谣言,一不小心发了私人内容。诸如此类的低级错误在成长初期的官微屡见不鲜,令人啼笑皆非。那时,对于惹祸的官微,网友多数比较宽容,一笑而过,并不会深究。

  如果从微博元年的2010年算起,或者从政务微博兴起的2012年、官方微信公众号崛起的2014年算起,官微的发展已经有些年头。请问它们成长了吗?可以肯定地说确实成长了。从当初“一穷二白”的140字纯文字微博,到现在动画、视频、图示各种高技术型展示,政务微博从形式上更加贴近“互联网+”的步伐,甚至在商业账号面前也不逊色。但成长壮大的官微们,这些年长进了吗?也可以偏激地说一句:并没有。

  最近的于欢事件发酵期内,仅在网易一个新闻客户端就引发150多万条评论,可谓近年来社会舆情关注热度之最。案件本身包含着复杂的法律和伦理关系,所以更能点燃讨论和深度解读的热情。但就在热度高涨之时,当地公安的官方微博突然上传一张毛驴用头顶撞大巴的照片,并配上说明:“世事多奇葩,毛驴怼大巴。”虽然没有明示何出此言,但网友认定这是当地公安官方在回应网络上对于司法工作的质疑,继而舆论焦点开始转向责骂警方的不作为和傲慢无礼的态度。虽然随后该官微再次发博呼吁“情感归情感,法律归法律,这是正道”,但覆水难收,暗讽网友、高高在上的口气已经化成网友对当地公安的负面印象。

  这个微博发得有多愚蠢,已经不言而喻。更可怕的是,事后官微丝毫没有歉意,还对网友发号施令、发出倡议,摆出理智者的姿态,却不知道自己已被打在形象负面墙上很难翻身了。平日里插科打诨、蹭下热点也就罢了,关键时刻,一个不小心就能将身后所代表的官方机构数年营造的形象毁于一旦。从其媒介素养和舆情应对能力,可以管窥到全国范围内、从中央到地方百万个官微账号背后的实操水平。

  对此我们不妨用品牌营销概念——接触点传播机制来解读,即人们接触品牌的机会,就像一个品牌与人活动轨迹的交点,每个点都可能影响个人对品牌的印象,要发现并利用好这些“点”,建立良性信息传递渠道,以点带面,让点滴的接触成为确立良好品牌形象的触发点。

  显然,官微对于背后政府机构的意义所构成“点”的价值,远远大于品牌与客户接触的单个“点”。一个顾客与商业品牌建立关系和印象的机会是非常充裕的,广告、口碑、实体、使用体验等等,但与政府机构打交道的机会就少之又少,甚至一辈子也可能不了解这个部门的工作。而官微,承担了一个政府机构大部分对外信息输出的功能,甚至有取代大众媒体的趋势,成为自我发声、对外传播的第一道关口。

  现在,很多官微被卷入互联网时代最大的“骗局”中——卖萌无罪、流量至上,好像只靠卖萌博人一笑就能赢下全世界。君不见多少严肃部门的官微陷入嬉笑怒骂的漩涡不可自拔,让人无法想象其背后代表的竟然是国家××部门。段子、笑话、娱乐花边,这些和业务工作不相关的东西充斥在那些“活泼过头”的官微中,为的就是在逗人一乐或令人震惊中获得一次点击、转发或评论,让浏览量和评论数看起来更美。在对流量的迷恋中,官微们逐渐忽略了自己渐渐错位的形象。除了“为流量什么热度都要蹭”系列,官微还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系列、“两张面孔变幻无常”系列、“怕出事不敢说太多”系列,形态迥异但似乎鲜少释放出真实的内核。分析官微的本质,似乎每个系统每个部门的工作往“形而上”分析,都是能引领社会价值观的。比如公安微博隶属的政法类新媒体,传递些法治思维、法治观念甚至简单的案件分析,也比挖空心思怼网友来得格调更高。

  主办部门拿出品牌经营的架势来运营官微,并不过分。但无论何时,不应忘记职责所在、立场所在。与其在流量世界里追逐热点,不如寻求自己代表的部门与世界连接的那个“点”,找准它、立足它,以此为基点塑造表里如一的官方形象品牌。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5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