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白描手法

2018-04-18 09:30:36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月下   作者:李鹏飞

摘要:  真实的白描,就是客观表现事实,手法之类并不重要。

  最早知道日本记者本多胜一,是在一本新闻作品集里看到他的一篇作品:《死在故乡》。报道对象,是一名自杀的老年妇女;报道内容,是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道德问题。

  这是一篇不足千字的报道,内容是主人公T子,在79岁生日之前回到出生地自杀。T子有5个子女,都过着优裕的中产生活。5年前,她的丈夫79岁时病逝,她与长女住在自己“三十年前为了永久居住盖起来的”房子里。因为孙女结婚,决定老人让出房子,长女租房居住,老人随长子生活。老人的生活被彻底打乱。过去读书、赏花、写短歌这些活动不能继续;相反,她变得多疑、敏感。后来,她跑到长女附近租房居住,但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导致悲剧发生。

  一个平凡老人的生活,是很难被人了解的。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往往并非新闻报道所能客观、真实表述,因为报道者常常会有概念化或者带有个人成见的态度,所以这类报道很难做。

  《死在故乡》这篇报道让人信服的是白描手法。

  比如,老人在自己住宅正常的生活状态:“约二百平方米的宅地上,有一处庭园,T子终日留连忘返,在那里一边欣赏花木,—边读书。据说这是她最喜欢的。有时,她也作短歌。”这是幸福老人的生活景象。

  描写被迫搬家,语调也很克制:“长子的女儿,也就是T子的孙女,决定结婚。尽人皆知,现在,要在东京觅得—处宽敞的新居,该是多么地困难,于是,决定把赤羽的房子让给新婚夫妇。”对“决定”是谁做的、怎样情形下做的,没做解释,但语气是不容置疑的。

  这个“决定”对于老人的影响是:“离开久居的老家,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窝’,T子顿时蔫儿下来,变得无精打彩了。儿子那里本也有一处庭园,但是,她无心去欣赏,多年来那么喜欢的读书,也从此放弃了。儿子、媳妇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做的一件事,都会引起她的误解,使她产生忧虑和烦恼。”

  似乎没有发生冲突,也没有明显的影响因素。但是,“这样的年龄,迁入一个全新的环境,终日过着孤独的日子,她到底无法忍受了。有时,大白天她会突然大叫‘用刮脸刀自杀算了’,使房东提心吊胆”。这些来自生活的细节,客观、冷峻也无可置疑地报道了这个老人的生命状态。

  不仅如此,报道中还提到一个必不可缺的细节:“长子和次子也曾商量,为了老人,打算再盖一处房子,并且决定6月28日去见T子,把这个意思告诉她。不料,由于台风,新干线停车,去大阪出差的次子,那天没有及时赶回东京。”

  如果联想前面所说:是因为房子难寻才“决定”老人搬家,那这个所谓“再盖一处房子”的打算,其实是实现不了的,或者说,没人打算实现。

  这个家庭悲剧的原因就比较清晰了。

  这篇报道发表于1966年日本“敬老日”前。作品中使用了两处背景。一是开始就提出的:最新统计(1962年)表明,日本老年妇女自杀率世界第一,“所谓‘敬老日’,恐怕也是我们正视这样一个现实的机会吧”。一是用表格报道了《日本老人自杀情况》。

  报道的评论语气只出现在文末:“法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造成自杀的,是社会道德方面的原因。’”

  我手中的新闻作品集对这篇报道的评价文章,题目是《在广阔背景下写出事件的深度》,对报道技巧做了分析,很确切。但是,如果我们要学习本多胜一,技巧还不是重要的。

  本多胜一为国内所知,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他对于侵华日军在中国所犯罪行的报道。他在日本媒体中最早报道日军在东北、南京等地的暴行。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同时,他对爱斯基摩人和一些原始部落的采访,又充满温情,有些细节让人回想起来不由地浮现微笑:他可能是第一个不抱猎奇和炫耀心态,而是把这些现代社会眼中的另类群体,作为“正常人”来报道的记者。其实,现代人在文明程度上走出山洞到底有多远?但能在文明差异下保持客观、关怀的报道态度,让人敬佩。

  我看他的作品经常会想到白描手法。白描,在国内同行中经常被说成返璞归真,听上去很高明似的,只是我们经常看到白描是用于煽情报道。真实的白描,就是客观表现事实,手法之类并不重要。如果缺乏尊重事实的态度,没有对人生的关注,这样的白描就有些矫情。

  (作者为大众日报高级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