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什么是新闻业真正的“恐慌区”

2018-04-22 23:15:44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4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媒体业务升与降已经不算大事,新闻业真正的恐慌在于,商业化正在将人淹没,公共新闻的采编、传播和关注空间也被一步步压缩。

  行走在互联网时代,一个无需点破的秘诀就是宜动不宜静。如果安于现状、被动等待,似乎只能前路渺茫。人们急于打破游刃有余的当下,期待能接受更多挑战,希望经受住考验的自己能打拼出一片新天地,与日新月异的世界同步。这种形势巨变带来的焦虑,助推了“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心理学概念的流行。

  “春江水暖鸭先知。”互联网自带媒体属性,因此它的一举一动最先冲击的就是传统新闻业,近十年都在经历各种洗牌、厮杀、重组、变革,传统媒体的光环被打破,而且速度快到来不及适应。所以,被技术裹挟着,“走出舒适区”成为很多传统媒体的首选动作,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投身新媒体,寻找新旧媒体融合的最佳方式。

  我们看到,几乎所有传统媒体都有了两微一端,还有不少涉足直播、新闻视频、微电影等领域,努力打造抵御市场波动能力更强、业务发展更全面的新型新闻机构。似乎传统媒体走出“舒适区”的方式,就是挥着武器杀进新媒体领域,征占一席之地,顺利进入“学习区”“恐慌区”。

  而对新媒体来说,本身就处在技术更迭迅速的环境中,热点一日三变,流行词汇一个不能错过,整体处在高度关注时事走向的紧张感中,似乎也没有“舒适区”。

  其实网络时代,它们的“舒适区”并不难找。一些新闻分发平台、新闻网站以及客户端借助技术手段快速取得成功,其抓取新闻的内容、性质以及到达率都可以被精准分析,然后精准投放,获得可预估的收益。而自媒体也从清晰的阅读量、点击数、评论或赞的多少等摸清受众的规律,并在下一次传播中遵守这些规律。

  这是一种常见的市场化手段:观众爱看什么,我就做什么;观众的关注点,就是我的盈利点。这种新媒体套路已经施展得相当恣意,技术手段虽然还在不断革新,但万变不离其宗,当技术遇上新闻,内容似乎都不再有太大的惊喜。假如新媒体有恐慌,那恐怕来自新鲜的技术,来自转瞬即逝的热点,来自创意不够的作品错失网友的关注。

  但这只是正常的业务担忧,并非真正的“恐慌区”。新媒体已经坦诚地露出逐利性,传统媒体作为新媒体领域的后来者,只能积极适应,谈不上引领、引导。所以,现在只有传统媒体中还在做传统新闻的小部分力量,还在努力兑现大众传播公共性的承诺,更在乎批判社会而不是迎合读者。

  所以,媒体业务升与降已经不算大事,新闻业真正的恐慌在于,商业化正在将人淹没,公共新闻的采编、传播和关注空间也被一步步压缩。独立事件的传播并不难,发现问题的新闻工具和机构遍地都是,但分析问题的骤减,到挖掘问题、解决问题的层面,参与的媒体已经寥寥无几。新闻已经无法全面展示社会的现状,也起不到监督作用,离推动社会进步的理想目标也越来越远。

  从个人角度和单个媒体组织来看,“恐慌”在于技术,在于市场,已经鲜有对新闻业整体发展的忧思。市场不能成为检验新闻价值的唯一标准,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似乎现在已经毫无发声空间,即使有人为此摇旗呐喊,也很快就被淹没在娱乐新闻里,淹没在段子、笑话、八卦、怪闻奇谈、观点混战里。这个行业正在被颠覆,其立身之本也在悄然瓦解,却少有人关注,也无力改变,这才是全行业甚至全社会面临的发展危机,真正令人恐慌。

  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很难预判。新闻监管部门已经着手部署打击低俗、虚假新闻的行动,净化网络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新闻的发展就能赢得空间,两者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显然,新闻业等待着一场不只被技术决定的变革,那种起码不丧失公共新闻领地的变革。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4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