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冷血”不冷

2018-04-22 23:17:11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4月上   作者:刘宪阁

摘要:  在陈景韩冰冷的笔锋背后,实际上饱含着他对于民族前途和民众利益的一片赤诚、热忱之心。

  武侠小说《四大名捕》里,有一位“冷血”;现代中国新闻史上,也有一位“冷血”。他就是当年活跃于上海滩的报人陈景韩。其署名“冷”或“冷血”的评论,给时人留下深刻印象。少年胡适当时居沪六载,“几乎没有一天不看《时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该报署名为“冷”等的短评,往往用简单的词句,冷隽明快的口吻,几乎逐句分段,使读者一目了然,不必再花工夫去点句分段、寻思考索。毕竟,“当日看报人的程度还在幼稚时代”,这种风格明快的短评“正合当时的需要”。

  而陈景韩,正是文体革新与短评栏目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之进入报界,始于1902年底上海的《大陆报》。该报曾用“时事批评”一栏,代替以前专门刊登中外新闻的“中外纪事”。经此改版后的时评,多为短评,语言简练。这对陈后来从事时评写作,应该是很重要的锻炼。

  1904年,陈景韩加盟《时报》任主笔;在包天笑加入报馆后,其分工调整为编写要闻及“极短的时评”。《时报》的编排极有特点,即如梁启超发刊词所言:通过使用不同字号和圈点,“务求显醒”。戈公振称其“独创题材,不随流俗”,并特别提到“首立时评一栏,分版论断,扼其机枢”。

  进入《时报》后,陈景韩逐步确立“冷血”之名。据郑逸梅说,陈在上海城东女学教书时,对同学面孔铁板生冷,女生因此在背后称之为冷血动物。陈景韩知道后觉得“名我固当”,干脆以“冷血”为笔名。进入报馆后,他西装革履,较之其他人的老派打扮,显得十分突兀;加之常有冷不防的语言和举动,“冷血”的名号也越叫越响。

  论起陈景韩的新闻业务能力,首先还应该是时评。对他来说,时评“有双关之意:一是时事评论,一是《时报》评论”。其所撰“时评”,或称短评,配合新闻,文字简洁隽永,一般不超过一两百字,却笔锋犀利,能切中时弊,直指要害,一改当时长篇大论、空洞无物的旧风气。包天笑在进入报馆前,就对此印象深刻:“除社论外,所写短评,简辟精悍,仅仅数语,能以少胜人多许。”

  读陈氏时评,或许会感觉到“冷”。而对于腐朽没落的统治阶层以及他们的颟顸无能,其感情更“冷”。但在冰冷的笔锋背后,实际上饱含着他对于民族前途和民众利益的一片赤诚、热忱之心。难怪有论者称:“外冷内热”是陈景韩时评最大的特点。

  1912年后,陈景韩转入《申报》。因为馆方已特约著名政论家沈金贤、张闻远,以及留学比利时回国的杨荫孙等逐日轮流撰写时事社论。所以陈之工作,“只把特约文稿审阅一遍而已”。不过在初期,他每天还会撰写一则四五百字的短评。据说是为了和《新闻报》唱对台戏,因为该报总编辑李浩然经常日撰一则短评。日子久了,意兴阑珊,后来连这种短评他也懒得动笔了。

  1922年,为纪念《申报》创刊五十周年,陈景韩写成《二十年来记者生涯之回顾》一文,以为志贺。今日读之,亦颇可回味。他强调:“做报之用力,不在一时,而在继续;继续又继续,而至于毕生。”这和那种乘兴而来、兴尽而去者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报与时为一体,时无刻不在继续中,故报亦当如是”。证以后半生,他曾多次被劝从政而不肯,“坚持其新闻岗位不懈”,可谓始终如一了。

  当时部分报刊试图通过鼓动人心,“以求销路之增加”。陈景韩认为,这样办报或能收效于一时,但古语云:有借有还。自身实力不足,而欲以急就之力收过分之功效者,“皆名曰借”;最终必遭新闻规律之“还”(惩罚)。

  也有业报者追逐权势。陈景韩认为权为公器,“人在其职,不过代为之运用耳”。仗着权势自便其私,必难持久。也因此,对于报纸上之记载与议论,他强调记者必须慎重,“断不可因权在于手”,而“任以私意侵入其间”。

  还有人借办报攫取钱财和地位,或者借以泄私愤、报私怨,凡此“皆报纸之贼”。陈景韩告诫办报者“丝毫不可有利用报纸之心”。即便道德高尚者“矜才使气,意欲自显其文章经济,而不暇计及事理(即不善经营)”,这也是未能忘情于利用,不足取法。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4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