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泛新闻化就业与新闻学的合法性危机

2018-06-25 11:23:32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6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学新闻的人不去做新闻,做新闻的很多不是学新闻的——这意味着“互相抛弃”。

  我曾写过一篇短文,题为《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最好别去新媒体》,后来在与同行讨论时又写了另一篇《没在传统媒体待过真不好意思说自己做过新闻》。我之所以一直建议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最好选择去传统媒体,是觉得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是内容的故乡,离新闻的本义更近,可以从采写编评校基本工作做起从而完成自己新闻从业原始积累,有了这种原始积累,以后才有机会增值和变现。而新媒体工作在当下的新闻生产分工中离核心和一线比较远,离传播和分发近,比较难积累新闻从业资本。

  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由于新闻系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最好去传统媒体”成为一种奢望。当下传统媒体正处于痛苦的转型期,人才需求大幅收缩,一些媒体单位好几年不进人了,甚至裁员。这种现实使新闻毕业生的传统媒体之路越来越难。2015年,范以锦教授的文章《究竟谁将谁抛弃——对传媒毕业生入职传统媒体大幅下降的思考》,分析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情况。2013-2015年每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有200人左右,2013年和2014年进入传统媒体机构的每年有40多人,占总毕业人数20%多;2015年有206名硕士研究生毕业,进入传统媒体机构的只有21人,占总毕业人数10%左右,呈大幅下滑趋势。其他人去哪里了呢?他们的就业领域有新媒体、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电力、烟草、公交、银行、基金、保险、能源、地产、物业、家居、贸易、信息科技,以及移动、电信、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等行业。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着悠久的新闻学传统,学生有去传统媒体的路径依赖,相对发达的南方媒体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可有着这样传统媒体就业优势的暨大毕业生都有这样的下滑,更不要说那些新闻学本就边缘、缺乏媒体就业传统、地方媒体欠发达的新闻院校了。一些新闻院系学生多喜欢选择银行、大国企、房地产企业等,新闻学院被毕业生戏称为“银行学院”“公关保险学院”“房地产学院”。

  虽然传统媒体在衰落,提供的岗位越来越少,但泛媒体岗位很多。比如由于应对舆情和舆论引导的需要,政府部门开设了政务新媒体,还有银行、能源、地产、学校等越来越重视舆情和宣传,提供了很多新媒体和宣传岗位。这种泛新闻化就业,其实在稀释着新闻学,学生就业后离新闻越来越远,自然就失去了新闻这个专业故乡,对自己所学专业变得越来越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无情地稀释新闻学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就业的泛新闻化、弱新闻化甚至去新闻化;另一方面,很多媒体招聘时不要新闻系的学生。陈力丹教授在《论市场经济对我国新闻人才的要求》一文中提到:“许多媒体需要的不是万金油式的新闻传播学毕业生,而需要各种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毕业生,因为新闻报道变得愈来愈专门化了。”这导致了一个尴尬的现实:学新闻的人不去做新闻,做新闻的很多不是学新闻的——这意味着“互相抛弃”。

  我之所以一直鼓励新闻毕业生去传统媒体就业,要“高层次就业”,是因为能形成一种滋润新闻教育的良性循环和传承生态。以我的观察来看:毕业生去传统媒体工作,离新闻内容生产近,对新闻教育和母校更有专业归属感,更愿意帮自己的学弟学妹到本媒体实习,也更容易通过自己有影响力的作品去影响学弟学妹对新闻就业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引导后来者流向传统媒体。毕业生在新闻界的规模影响,可以形成“传帮带”的传承生态。人大、复旦、中传、华科、武大、暨大等传统新闻院校在新闻界的强势影响,就是在这种传承生态中形成的。如果学生泛新闻化就业,离内容生产比较远,对母校的专业归属感低,也难以对学弟学妹形成专业示范,很难形成“人才培养-就业反哺”的传承生态。

  我们常能看到,一个学院几个学生去了主流媒体,士气大振,会对后面几届形成很好的示范影响。而如果就业零碎分散且远离主流新闻媒体,出不了媒体精英,无法传承帮带,学界业界就因为缺乏媒体精英的润滑而发生断裂,新闻教育就无法树立权威。这种意义上的稀释对新闻学可能是致命性的,使新闻学这一学科面临存在的合法性危机。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6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