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调查记者的衰落不只是中国现象

2018-08-31 13:52:15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8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调查报道是一种最昂贵和最具风险的报道方式,代价高昂而收益低。

  每当某个公共危机引发某种焦虑时,调查记者都会被抬出来“凭吊”一番。《深度调查行业的兴衰》一文刷屏后,《别假装爱调查记者》一文怒怼:“你们这帮‘新故事会’的阅读受众,还能记得原材料制作者——那些调查记者的名字吗?……调查记者濒临灭绝,是社会各色人等的一场合谋,写的没前途没尊严……假装爱,一回身水已漫到脚下,自己的眼泪也成了浪花的一分子。”这篇文章骂得很过瘾,直指现实。

  调查报道作为一种文体兴起,是从美国开始的。进步主义时代的“扒粪运动”使调查报道获得了一种道德光环,“水门事件”和越战报道更在这个行业的年轻人中激发了一种“成名的想象”。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对尼克松穷追猛打,并成功地将总统赶下台,让这种文体的声望如日中天,鼓舞了一代年轻记者去挖掘事件背后的“黑幕”。“水门事件”之后,本·布拉德利说,记者,尤其是年轻记者,报道农村的日常火灾就好像他们在报道“水门事件”一样。这些年轻记者回来之后会辩论道,水管里有汽油,消防队长是反犹分子,他们真的认为这是一条通往声望和荣誉之路。卡特的新闻秘书乔迪·鲍威尔抱怨说,在媒体眼里,处处都是越南与水门。

  中国调查记者的黄金时代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南方周末》、央视《焦点访谈》和《中国青年报》引领了这波调查报道热,成就了一批名记者,公众今天能数得出名字的那些名记,差不多都是这个时期闯出来的。在新闻业界,调查报道被视为一种英雄主义文体,处于新闻文体金字塔的塔尖。

  李红平在《后台》一书中谈到《南方周末》历史上的三道招牌菜:陈菊红的《文湘莉在1997年的最后三天》,余刘文、长平的《昆明在呼喊——铲除孙小果》,鄢烈山的头版国庆评论《从臣民社会到公民社会》。文章是三种不同风格:第一篇是对一个并不太张扬的新闻事件,发现它的独特价值和角度,然后再用一种很好的文笔去叙述它;第二篇则是典型的靠猛料取胜的揭露性报道;第三篇则以逻辑思维和见识取胜。第二种风格变成了一种路径依赖,最好是越来越猛的料在头版刺激市场,赢得高销量,不然,销量就会下滑,内部的士气也会变得低落。李红平反思说,《南方周末》后来不断出现风波,固然有环境收紧的因素,但久而久之形成的这种(调查报道,猛料)路径依赖恐怕是相当大的因素。

  实际上,如今调查报道和调查记者的衰落,不只发生在中国,而是全球性现象。新闻学者迈克尔·布罗姆利的考证是,这种文体和一个群体的衰落,遍及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另一个新闻学者斯蒂芬·巴尼特分析了衰落的原因,他首先归咎于企业合并及全球化过程,谈到调查报道是一种最昂贵和最具风险的报道方式,而且其本质决定了有时候可能一无所获——代价高昂而收益低。然后,在一个碎片化而多渠道的世界中,比起对政府不当行为的揭露,足球运动员的绯闻或王室王子的故事更易于吸引读者。巴尼特尤其分析了公关对调查报道的冲击,他说,严肃性新闻的衰退与公关的兴趣成正比,对于优秀的记者而言,公关已成为一种利润丰厚且极具吸引力的职业。BBC新闻与时事部前主管伊恩·哈格里夫斯说:记者的忧虑在于他们不再有资源去抵抗其宿敌日益老练的进攻,新闻界正被一些不怎么遮掩的说服者所坑害。

  中国在这方面倒很像,很多调查记者转型当了公关。不过在调查记者衰落这个问题上,中国要比西方国家复杂得多,西方国家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性的,随着诸如迪士尼、新闻集团等巨型跨国公司的增多,独立的新闻采访企业正不断减少。而中国调查记者的衰落,更多受到媒体环境的影响,还有媒体转型的压力。

  有调查报告称现在中国的调查记者只有100多人了,这基本是胡扯,过去没有那么多,现在也不至于这么少。调查记者其实并没有一个硬标准,记者证之外没有一个专门的“调查记者证”。理论上说,记者都可以去做深度调查,都可以成为调查记者。作为金字塔尖的文体,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多调查记者,单位也养不起那么多专职的调查记者。有些人喜欢自命调查记者,用这个给自己脸上贴金,忽悠实习生,敲诈煤老板,恐吓企业。自命调查记者的假记者,比真调查记者多多了,坏了这个群体的形象。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8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