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只凭数据库,论文难合格

2018-08-31 13:54:50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8月上   作者:刘宪阁

摘要:  年轻研究者要重视提高史料解读能力,不能仅凭二手资料。

  毕业生在完成学位论文时,只要踏实认真,即便难以获得优秀,一般来说获得通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今年有一篇外校的硕士学位论文,被我给了不合格。主要原因是迷信数据库,而不认真翻阅原报刊。应该说,基于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业务刊物,对最近三十余年来记者的职业形象进行分析,这并非不可以;但至少要对刊物背景及其发表文章等情况有更多了解和把握,而不能仅限于标题检索甚至电子文本进行考察。正是在这一点上,那篇文稿出现了纰漏。

  比如在谈到研究样本的选取时,文稿称:《中国记者》杂志“为新中国第一家新闻业务刊物”。这是一段常见的宣传性文字,但其实并不准确。要说业务刊物,它显然并非1949年之后的第一家;更早至少还有新华社的《新闻业务》等(地方性媒体的以及1949年前的则另当别论),当然是非公开发行的内部刊物。而《中国记者》正是基于这样几家内部发行的业务刊物改组而来,“第一家”的说法正是在这种语境下被叙述并得以成立。

  更关键的问题是,文稿称:“1985年以来至今”,《中国记者》几乎每期都刊有一线记者的传记介绍等,而且“1985年至今的文章都被中国知网所收录,资料齐全,较易获得”。正是这样的介绍,让作为评审人的我倾向于怀疑:文稿作者根本没有翻阅过该刊的纸本原刊。

  如前所言,现在我们熟悉的《中国记者》杂志,是改组后的产物,其第一期正式出版于1987年。关于该刊的酝酿改版及其诞生,无论是《中国记者》杂志的官网主页,还是该社相关人员的回忆,典型者如曾任杂志总编辑的余振鹏那篇《从〈新闻业务〉到〈中国记者〉》,都有明确说法。明乎此,可知1985年的时候,并无所谓《中国记者》杂志,而是仍以《新闻业务》等名义发行(另须说明,新华社至今还在内部发行《新闻业务》)。也正因此,这篇硕士学位论文之立论,以及随后依据1985年为起点所进行的相关统计,难免出现偏差。

  上述情况其实都是有关当代中国新闻非常基础的知识甚或常识。只要稍微查阅和浏览相关资料或工具书,就不难发现有关《中国记者》的真切情况。但是,要做一份刊物的研究,竟然不翻看原刊(其实该杂志的纸本并不难找),而仅仅凭借便利的、“较易获得”的知网之类数据库进行考察和写作,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

  须知即便是知网这样的数据库,也可能有误。原本为1985年、1986年的《新闻业务》杂志,却被知网标注以《中国记者》之名,误导了作者。而类似于这样的误会,在知网等数据库中并非特例。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的刊物名为《新闻与传播研究》,其前身为《新闻研究资料》,1994年以后改为现名;但是我们常常发现:发表于该刊1994年改版以前的文章,也被知网等标注为出自《新闻与传播研究》。又如徐铸成的《报人张季鸾先生传》,最初原载《中国建设》杂志;而知网等却标注和显示为连载于《今日中国》,其实这是1990年以后才改的现名。

  在具体使用中,我们还会发现数据库也可能存在其他一些不足。如果对这些刊物的演变史没有了解,如果不翻阅原始报刊,在上下文的具体情境中解读文献(更不用说了解这些文献发表的台前幕后等种种新闻生产史),而仅仅依据甚至迷信数据库,显然很容易上当。不幸的是,我评议的这篇硕士学位论文就因此中招了。

  正是因为这篇文稿在筛选刊物文本时有根本缺陷,以致随后的分析和立论也就难以站得住脚。可以说,不认真细致翻阅原始刊物,而仅仅根据标题、关键词等进行检索,在数据库里面选取特定样本进行分析,这样的研究方法是有问题的,甚至是危险的。

  十多年前,我刚开始踏上学术研究之路时,幸运抑或不幸地赶上了电子数据库的兴起。当时就有年长老师深以为忧:较之他们曾经受过的严格训练(当然还有他们那些不可复制的阅历),我们这一代年轻研究者之史料解读能力,不甚乐观。现在,较我们更为年轻的新一代研究者,是否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呢?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8月上

编辑:qnjz